
近期煤炭市场呈现复杂多变的态势,港口动力煤价格持续下行,而产地煤价却稳中偏强,市场供需博弈激烈。本文将为您梳理当前煤炭市场的关键因素,并分析未来价格走势的可能性。
当前市场概况港口动力煤价格自年初以来持续走低,数据显示,4月9日CCI5500报收于672元/吨,较年初下跌98元/吨,跌幅达12.75%。这一趋势主要受电煤消费淡季影响,市场供应宽松明显。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潜在利好因素正在积聚,可能为价格反弹创造条件。
支撑价格反弹的潜在因素进口煤补充效果减弱外矿报价保持坚挺,降价空间有限,导致进口煤价格持续倒挂。叠加汇率波动和运费上涨,进口煤成本增加,部分需求已转向国内市场。北港库存去化加速大秦线检修期间(为期一个月),北港库存明显下降,目前已较检修前减少70多万吨。按此速度,预计4月底将去库200-300万吨。结构性供给问题市场预期偏弱和发运倒挂导致贸易商集港积极性降低,特别是低卡资源供给偏少。一旦需求回升,报价可能快速上调。成本端支撑强化产地煤价相对坚挺,多数煤矿调价以上涨为主。部分铁路运费优惠措施调整也推高了发运成本。抑制价格上涨的因素需求端疲软电煤消费进入传统淡季,电厂日耗小幅回落。沿海电厂以刚需采购为主,压价情绪浓厚。非电行业需求虽有一定韧性,但难以完全抵消电力消费的季节性回落。高库存压力环渤海港口库存维持高位,秦皇岛港库存仍在600万吨以上。江内市场同样面临库存压力,部分码头卸货困难,电厂将船舶作为临时仓库。产量增长预期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原煤产量达47.8亿吨,同比增长1.2%。2025年产量目标为48亿吨,供应端保持宽松态势。未来市场展望短期内,供需宽松局面可能持续,煤价上行面临压力。但随着大秦线检修深入、库存持续去化,以及成本支撑强化,贸易商挺价意愿正在增强。极端天气也可能导致电厂日耗在淡季意外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主产区价格已出现小幅上涨,神华产地外购价格较上期有所提升,这可能是市场情绪改善的信号。多数分析认为,显著的价格反弹更可能出现在"迎峰度夏"前的5-6月份。
结论当前煤炭市场正处于多空因素交织的复杂阶段。虽然短期价格仍受制于高库存和淡季需求,但潜在的反弹动能正在积累。建议市场参与者密切关注库存变化、进口煤性价比以及非电行业需求等关键指标,为可能出现的市场转折做好准备。对于终端用户而言,当前价格低位或为逢低采购的良机;而对贸易商来说,需平衡好挺价意愿与流动性管理之间的关系。
(注:本文基于公开市场信息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