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强烈的控制欲,会让孩子反抗更激烈和彻底。
在我陪跑父母中,焦虑的父母很多,但控制欲非常强烈的父母并不多见。
我自己是有控制欲的家长,但不至于强烈控制,这可能源于我有点佛系,有教育功利之心但不至于强烈。
控制欲太强烈的家长,功利心比较重,有着非黑即白的强烈价值取向,要么生存,要么毁灭。
我也是非黑即白的价值观,但并不强烈,也可以接受黑白之间的灰,都可以,都好说,比较容易随遇而安。
强烈控制欲背后是掌控感,是必须按我的意思来的安全感。
我很多看法是,我想控制,但发现掌控不了时,会放过自己。能干就干,干不过我就跑,就退一步。
反正我秉承家庭教育理念就是,好汉不吃眼前亏,惹不起咱躲得起,而不会跟孩子硬碰硬撞个头破血流,两败俱伤还不回头。
放下执念,放下功利心,接受孩子原本的样子。你的孩子可能只是普通人,虽然有点让你扎心,但接受现实也更释然。
我曾经想我娃起码得985起步,不然就是浪费了才华,辜负了天分。
后来想明白了:我和孩爸都是普通人,孩也是普通人,能向上走就行。985是锦上添花,211也坦然接纳,一本也怪好,即便上大专也不代表我孩子差。
家长接受了一切皆有可能的结果,孩子就轻松的一路前行。
家长被娃气到抓狂时咋办?是忍一忍,还是发个飙治一治?
我觉得得看情况,该温和温和,该严厉严厉。
这周我对娃完全没客气,批评和严厉为主,试错了一个多月,期间对他接纳,宽容,理解,不干预。可是承诺我要做到的改变,只心动不行动。
这时候我要是再宽容,随着孩子性子来,那我就是糊涂到家了。
我很不留情把他近期的所作所为批判的体无完肤,摆事实讲道理,反正一通批评,把娃吵得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
吵完拿不上学和不学习摆烂威胁我,我直接跟他说:要不要上学,要不要学习,要不要上进都是你自己的事,自己选择自己承担后果。
说完我就出门了,让他自己思考和权衡。
等我再回家时,看他在听数学和物理课,还笑着跟我说:妈妈,我是不是有进步了?
送他返校前,我跟他说:再不收心好好学习,再敢搞幺蛾子,我直接会呼几巴掌过去,没得商量。
孩嬉皮笑脸说:我是好宝宝,我肯定好好学习。
好几年都没这么凶吵过娃了,关键的路只有几步,千万不能走错。原则问题,决不姑息,其他都好商量。
我现在特别相信自证预言效应以及影响力。
昨天老大整幺蛾子,一回来就说周日不想返校,我直接拒绝说不行。周日下午已经出门了,突然反悔咋滴也不去学校,先允许然后又缓和下关系,晚上8点送学校了。
今天早上老二晚上睡前说:晚上发烧吧,这样明天就可以不上学了。我说别盼望自己生病了,你不去上学肯定不行,
烧是没发,肚子又疼开了,哇哇说直不起来腰,果然如他期待不能去学校了。
有样学样,果然没商量。
我允许他先休息,看会电视,约定一会好了,9点送学校去。
孩子一旦打定主意,潜意识会千方百计履约,硬碰硬完全搞不赢。
你说孩子明明没事,却又真的不舒服,潜意识可以激发身体不适,这大概就是躯体化症状?
接纳,退后一步,然后再友好协定,最后各退一步,天下太平。
养孩子真难,考验技术也考验心力。
父母不要给孩子过度付出,弊大于利。
没有一个父家长不爱孩子,但过度操心,过度共情,过度关注,有害无益。
我家两个娃都比较独立,我现在很少包办他们生活和学习,基本尊重他们选择,只要不违背我的底线要求,小事一律不过问,也不唠叨,一句话都不多说。
大部分时候,我和孩子各忙各的,除了需要我做的,一概不插手逾越。
孩子能自己洗的衣服自己洗,做不了的事来让我做。像收拾书包作业等的小事从来不管不催也不问。
所以一般没有冲突,也没有唠叨,孩自己自主安排,自行承担,我也落得一身清闲。
就是最近老大连续好几周没给我学习和生活的反馈了,两眼一抹黑的小失控。
但我也用正念思维看待孩子的自运行,我不去担心恐惧和忧虑,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忙自己的事,也相信孩子能信守承诺,做好分内之事。
孩子,挑战!家长,挑战!
孩子越像风筝,飞多远飞多高飞哪里,半点不由家长,唯有目送孩子的背影,然后告诉自己:不必追。
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焦虑爆棚的家长,只想改变孩子,根本没有耐心改变自己。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家长,表示你别再说让我放下焦虑,做好我自己,也别让我不着急也别总告诉我怎么去缓解我的情绪,我只想让你告诉我怎么让孩子养成好习惯,让孩子好好学习。
我深呼吸了一下,缓了缓自己想要评判的心。后退一步,觉察到的是父母的焦虑爆炸了,才会出现情绪崩溃。
此时,我什么都不解释,不言语。而是给父母一个空间和时间,从崩溃和失衡中修复。
陷入焦虑的父母,除了情绪爆发,是听不进去任何话的,只剩下了急切改变孩子和把孩子掰过来的执念。
完全忽略了十几年家庭教育错误方式,高压和严厉以及唯成绩论带来的负面影响。
前期埋的雷炸了,问怎么阻止爆炸?这个想法有点魔幻。
醒了就是转角晴空,不醒只能原地循环。每个人是自己的救世主。
有时也会有无能为力,但竭尽全力之后,尊重各自选择和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