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文旅经济发展大会(简称大会)将于4月17日至19日在南平举办,这是福建连续3年举办省级文旅经济发展大会。2021年,文旅经济被福建列为“四大经济”之一,发展进入快车道。
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
“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在福建考察时,要求我们‘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我们要全面展示新时代八闽文化的气韵和风采,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源生表示,福建将紧紧围绕建设更高水平文化强省、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聚焦“11537”布局,紧盯“五抓五聚焦”“六个新突破”的重点任务,扎实推动文化和旅游各项工作奋勇争先、再上台阶。
闽派文化新气象
打开“清新福建”的世界窗口
在西班牙马德里,福建木偶戏与西班牙斗牛士共舞,闽剧、京剧、越剧与西班牙国粹弗拉明戈舞蹈同台;在南美三国之滨伊瓜苏港市,阿根廷、巴西、巴拉圭交界的巴拉那河与伊瓜苏河汇合处,“清新福建”尽情绽放……
福建木偶戏
闽派文化走进欧洲,“清新福建”惊艳欧美。4月6日至11日,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祖翼率福建省代表团访问西班牙、阿根廷期间,“清新福建”文旅推介会与“清新福建”文旅图片展先后亮相马德里与阿根廷伊瓜苏港市,“周末戏相逢”展演和“清新福建”沉浸式非遗国潮快闪引爆马德里街头,闽派文化独特魅力“圈粉”无数。其间,福建与西班牙有关方面签约10个文旅合作项目,发布“世遗探秘之旅”“世界茶乡之旅”“多彩文化之旅”3条入境游经典线路,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与米西奥内斯省旅游部签订战略合作。迎着春光,展演以闽派艺术为媒促进文化交流,提升八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扩大“清新福建”的世界知名度。
“周末戏相逢”
“闽派文化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展示福建新形象,提升闽派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此次‘周末戏相逢’的出海是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有益探索,也是打造闽派文化品牌、推动闽派文化‘走出去’的生动缩影。”张源生说。
闽派文化惊艳欧美,“周末戏相逢”走进西班牙。
闽派文化铺展新时代气韵风采,打开“清新福建”的世界窗口。
今年大会突出“闽派文化味”,将围绕“闽山闽水物华新”策划开展一系列具有感染力、传播力的主题活动。以“万紫千红总是春”为立意的开幕式,将从朱子文化、山水文化、戏曲文化、海丝文化等维度展示闽派文化魅力,呈现新时代福建精神特质;“闽韵风华”文化大观园文旅融合项目,将打造闽派文化集萃区,构建“一城看遍千年福建”全景式闽派文化体验生态;“何以中国 闽山闽水物华新”活动,将艺术化呈现朱子文化和张山头无名烈士墓、廖俊波先进事迹、“三茶”统筹等;大型山水文旅史诗《月映武夷》突破传统文艺演出模式,通过情景表演,将音乐、舞蹈、戏曲等与科技手段融为一体,构建全新的叙事结构和舞台呈现形式,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绘就八闽文化的宏图画卷……
独具特质的闽派文艺,成为福建文化的亮丽名片。福建聚焦新时代文化使命,立足八闽大地,赓续八闽文脉,打造出一批闽派文艺佳作,以艺术力量提升八闽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
福建土楼南靖景区
福建将持续实施新时代闽派文艺精品工程,打造闽派文艺精品和文化品牌。聚焦福建独特理论“富矿”和“新福建”场景,用福建特质艺术审美话语抒写福建奋斗历史;聚焦福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等优势,深入挖掘革命题材,呈现红色经典;聚焦八闽文化深厚底蕴,以艺术解读激活“福”文化、海洋文化、朱子文化、船政文化等;聚焦创新艺术形态,增强技术敏感、挖掘数字潜能,鼓励“破圈”“跨界”等正向效应,创新创造增强作品感染力;聚焦近台、多侨、向海和改革开放前沿等独特区位优势,请进来、走出去,加强文艺交流交往,共同讲好福建故事、中国故事,创作推出更多“福建出品”经典之作走近群众、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现闽派文艺新气韵、新气象。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文化繁荣新地标
共享人间烟火的幸福密码
“周末戏相逢”虽然是首次走出国门,但在八闽各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每到周末,“周末戏相逢”就会如约出现在群众身边。
从2025年起,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动各市县,面向大众推出艺术形式丰富、地域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体现创新融合的“周末戏相逢”福建优质文化文艺资源直达基层公益性演出活动,建立“政府引导、院团牵头、社会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打造常态化可持续福建文化惠民新名片。活动被列入2025年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年推出不少于560场示范性演出。
莆仙戏《踏伞行》
《福建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将于6月1日施行。福建始终着眼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有效推进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2024年,福建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满意度居全国第6位。
“周末戏相逢”欧美行让世界看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风采。福建现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0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5项,10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5个世界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众多。福建大力实施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出台《福建省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加强全省1831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4.3万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的系统保护,开展“闽人智慧”传播计划。
3月1日,由福建省委宣传部指导、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创新打造的福建省首个复合型地方文献阅览空间“八闽书房”启用,它集图书阅览、参观导览、互动体验、文化交流等服务于一体,是“福建省情展示窗口”和“福建资料聚合智库”,集中展示“闽人闽事闽书闽智慧”,自主研发智慧阅读平台,线上线下汇聚福建文献资源。“八闽书房”还设置福建文化记忆观影区、古代刻书互动体验区,将常态化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打造融合多重感官体验的地方文献资源立体阅读场景。
泰宁大金湖
当前,福建奋力打造文化繁荣新地标,聚力深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实施文物保护强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三大工程;加强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建好长汀段、宁化段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扎实推动世界闽南文化中心建设,建好2个国家级、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扎实推动万里茶道等申遗工作;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打造簪花围、三条簪等“闽派国潮”IP矩阵,打响“福建礼物”文创品牌;深入打造东南演艺经济高地,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旅游街区、非遗特色街区、文化产业基地,推进文物主题游径建设,扶持沉浸式演艺、智慧文博等新业态;持续探索开展闽派文艺精品创作,优化完善文艺院团建设发展机制,探索建立省市县三级协作精品创作机制,打磨更多反映时代风貌、讴歌人民创造的文艺作品;力促文化惠民,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建设一批乡村戏台、城乡公共文化新空间,优化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延时错时开放服务,让文化热度在基层、烟火暖人间。
福建还将打造情感交融的第一家园,加强闽台文化交流,建设打造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两岸流行文化中心等,增进闽台乡亲常来常往更亲近。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武夷山
“一路山海一路歌”
奏响文旅经济的福建乐章
簪花旅拍“圈粉出圈”,古城古厝人潮熙攘,红色旅游人气高涨,跟着演出、赛事去旅行成新爆点……
2024年,福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效突出、成绩喜人。全省文旅经济供需两旺、量价齐升、逐季走高,是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活跃市场、提振信心的新亮点,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年举办8000多场文旅消费活动,推出300多条精品线路。福建文旅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持续扩大,入选全国“2024年度中国品牌建设案例”,簪花围等入选2024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中央电视台“2024十大文旅经济创新案例”。2024年福建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6.5亿人次、游客旅游总花费8350亿元。
三簪花围
当前,福建紧抓文旅消费扩投资。深化开展文旅消费主题年活动,省、市、县三级联动举办万场文旅消费活动,组建“福建文旅宣推官”达人池,线上线下开展立体式宣传推介,持续擦亮“放心游福建”品牌;创新打造文旅消费热点,抢抓首发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型消费,策划引进培育一批高品质、高流量文旅项目,培育一批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等,布局露营基地、观星屋等新业态,打造“跟着演出/影视/赛事/唱着山歌去旅行”等消费线路产品,构建具有影响力的文旅消费新高地;全力激发文旅投资增量,加快推进230个年度重点项目:突出“加力扩围”,做好超长期国债等资金争取,培育文化和旅游领域的耐心资本,为福建文旅高质量发展持续增添新动能。
通过举办大会,福建持续深化做好人气聚合、产业融合、资源整合“三篇文章”。
持续深化人气聚合,在提升影响力、展示新形象上呈现“新高度”。大会通过层次高、质量优的海内外代表性机构企业参会,带来丰富资源和先进理念,提供高质量合作机会。大会举办的福建文旅经济发展论坛将围绕“打造文化繁荣新地标、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主题,从不同维度围绕人工智能、文旅消费促进等,共同研讨文旅高质量发展新趋势、新思路。
1号滨海风景道
持续深化产业融合,在政策赋能培育新业态上激发“燃动能”。大会前后,全省将举办文旅消费各类活动1200多场,推出文旅惠民措施120多项,策划推出10条滨海精品旅游线路,以福建1号滨海风景道为核心,串联全省优质文旅资源。联合携程举办“幸福追光·一路山海一路歌”福游4·18福建文旅消费季活动。福建省22家剧院将加入福建剧院联盟,推出惠民票价。7家金融机构将发布相关文旅消费优惠举措。拟举办“一路山海一路歌”文旅消费主题年迎“五一”、暑期主场活动,以及全省群众广场舞总决赛、“清新福建”文旅脱口秀推介活动等系列活动,推动“文旅+百业”,开展“迎宾客引人流”等活动,发行“清新福建”文旅惠民卡,让“游福建”更实惠、更便捷。
福建文旅推介脱口秀大赛“WAHA 欢喜就好”
持续深化资源整合,在以投融资对接助力福建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跑出“加速度”。大会期间,将搭建文旅产业投融资对接平台,推出115个文旅经济重点招商项目,总投资超2000亿元,助力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加快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深入开展文旅景区“强基焕新”行动,培育以5个世界遗产地为核心的文旅集聚区,成立全省世遗景区联盟,深入打造“观山阅海”1号风景道,联通“闽韵福游”世遗廊道,开发“一程多站”串点成链的业态产品,推动创建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世界级旅游乡村等,培育一批八闽文旅名县;持续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中西部文旅大省的区域协作;常态化开展政银企项目对接,深化拓展文旅领域“两新”工作,加快文旅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抢抓入境免签政策机遇,出台促进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12条措施,发布10条入境旅游经典线路。
福建还创新举办文旅推介脱口秀大赛,以生动有趣的创新表演持续讲好福建文旅故事,为优质文化直达基层探索新路径。
八闽文化影响力
培育文旅支柱的灵魂引擎
4月11日,在“山海交响 世遗联动”福建文旅推介会上,福建省世遗景区联盟成立,首张福建世遗旅游年卡“世遗追光有福卡”发布。游客可五折起一年内畅玩6家5A级旅游景区,一站式感受福建“山、海、湖、楼、城”的世界非遗魅力。这张福建文旅新名片背后,是探寻文化遗产赋能文旅经济的福建路径,是以提升八闽文化影响力培育文化旅游支持产业的引擎密码。
今年大会以“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为主题,福建省委、省政府将出台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的政策文件,从推动文化旅游业强链延链补链、提升文旅设施和管理服务水平、数字赋能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文旅消费市场扩容提质增效等方面推出具体措施,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
作为文化和旅游资源大省,福建把文旅经济作为“四大经济”之一,发展文化旅游业基础实、品牌强、态势好。“清新福建”品牌享誉海内外,累计创建5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15个国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5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2家13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福建将围绕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深化“11537”布局,扎实做好人气聚合、产业融合、资源整合“三篇文章”,采取优化产业布局、丰富产品供给、强化数字赋能、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五措并举”,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实施全域文旅提升工程,委托联合国旅游组织编制《福建作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愿景和行动规划》,培育5个世界级文旅集聚区;深挖地域特色文化内涵,构建蓝色海丝、绿色休闲、红色文化3条旅游带;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福建段)等线性文旅资源,精心打造“七沿”文旅产品。重点抓好文旅融合、景地联动、县域文旅、品牌推广、项目建设,丰富供给。升级福建数字文旅管理平台,培育“未来文旅研究院”,打造一批智慧型景区。将落实“放心游福建”服务承诺,推进旅游信用体系建设,营造“放心游福建 满意在八闽”的优质文旅环境。争取财税、金融、用地用海用林等多方面支持,补齐旅游基础设施短板,完善文旅公共服务体系。
福建从提升红色文化、传统文化、闽派文艺、文化产业、文化交流等8个方面下功夫,推动文化影响力提升与福建新形象塑造。打造一批非遗街区、村镇,擦亮闽派文化标识体系。打响乡村旅游品牌,创建一批“金牌旅游村”“水乡渔村”等旅游产品,推动乡村旅游向特色化、精品化发展。将实施对外文化贸易“福船出海”行动计划,展示福建新形象。
世界文化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在地域文化建设中,福州将持续打响闽都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中轴”“诗画闽江”“魅力海滨”文旅轴线;厦门以“海上花园 乐动厦门”城市旅游品牌为核心,致力打造流行文化中心;“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将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全国最具烟火气旅游城市、世界海丝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厦漳泉将合力推动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建设;“山海宁德”以“闽东之光”为主线,打造全国知名山海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中国绿都”三明市将打响“风展红旗·如画三明”;“五彩龙岩 缤纷之旅”打造龙岩客家文化品牌“见人见物见生活”;三明龙岩将共同推动实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南平将“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福建会客厅、世遗地文旅集聚区”,构建大武夷文化旅游圈;莆田市打响“妈祖故里·灵秀莆田”城市品牌,实现妈祖文化深度输出与品牌强化;漳州将立足“田园都市、文化名城”,打造“漳州闽南文化周”;“星辰大海 浪漫平潭”打造海上文旅新引擎,更具国际风范、更加青春时尚。
张源生表示,福建将持续聚焦精品创作、直达基层、保护传承、交流合作、创新发展,在打造文化繁荣新地标、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探索两岸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做热做旺文旅市场、夯实县域文化旅游发展基础6个方面取得新突破,全面推进福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贡献文旅力量。
(图片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责编:武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