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记载,唐德宗李适时期席卷唐朝整个北方的奉天之难是从河北藩镇叛乱开始的,而这场叛乱的失控是因为泾源兵变,因此也可以认为泾源兵变才是这场藩镇叛乱动摇唐朝根基的关键。在兵变发生前,泾源的任何政治、军事态势的变化,都对这场灾难的扩大化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分析奉天之难和泾源兵变时,一定绕不过一个关键人物,那便是前泾源节度使段秀实。因为段秀实在任时,泾源兵精将勇,成为拱卫京师长安的重要藩镇。而段秀实离任后,泾源却叛乱频发,最终才酿成了泾源兵变的大祸。
段秀实是唐朝安西名将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最早跟随安西节度使马灵察为别将,后来又跟随马灵察的继任者高仙芝参与了大名鼎鼎的怛逻斯。封常清接替高仙芝之后,段秀实又跟随他出征大勃律,后以战功出任绥德府折冲都尉。安史之乱发生后,唐肃宗李亨调安西节度使梁宰平乱,梁宰观望不前,段秀实便跟随副将李嗣业帶本部兵马投靠朔方军参与作战。吐蕃攻占长安时,段秀实被邠宁节度使白孝德推荐为都虞候,后又担任泾州刺史。为了应付吐蕃入侵,宰相元载提名马璘出任泾源节度使,马璘则推荐段秀实为行军司马兼都知兵马使。
击败吐蕃后不久马璘病重去世,段秀实代理节度副使兼任左厢兵马使,掌管泾源藩镇的军政大权。一年后他被朝廷正式任命为泾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四镇、北庭行军和泾、原、郑、颍节度使,受到唐代宗李豫的器重。因为段秀实是从安西军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干起来的,所以在军队中声望极高。他辅佐的几任节度使都是安西军出身,泾源军实际上就是原来安西军东迁的军队。所以段秀实治理这些军队得心应手,军队号令统一,对外作战勇猛,多次打退吐蕃的进攻,是拱卫长安的最重要的藩镇节度使,没有之一。
因为泾源是关中战略要地,是关中和西域的之间重要门户,有着“秦风咽喉,关陇要地”之称,所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所以历任皇帝和朝廷宰相都非常看重这个藩镇。守卫这里的将领一般都是皇帝非常器重和信任的人,在唐朝军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李豫在位时唐朝面对吐蕃入侵,他按照马璘给这里提供极大支援,使马璘率领泾源军挡住了吐蕃的入侵,力保京师长安不失。因为这里的重要性,所以李豫才让他器重的段秀实接任节度使,继续镇守这一战略要地。当时宰相元载提出修建原州城堡增强防御,也是为了抵御吐蕃入侵的考虑。
由于泾源军本身是边军出身,不少是边境少数民族的军士,所以是自成体系,而且桀骜不驯,排外习性严重,外来的将领很难在这里立足。在这种背境下,朝廷方面解除了段秀实的兵权,让朔方军出身的靺鞨族将领李怀光出任泾原节度使,便遭到了泾源军中宿将的反对。泾源副将刘文喜的叛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而且差点引发了吐蕃再次入侵的灾难。刘文喜的叛乱虽然被平定了,但是泾源军排挤外来将领的习性并没有改变,所以朝廷根本无法直接插手泾源军事务,李适只能让舒王李谟遥领节度使职务,这就为泾源兵变埋下隐患。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泾源军的稳定对长安如此重要,而内部治理难度又如此之大,为什么朝廷要撤换节度使段秀实呢?从史料上看,撤换段秀实的决定是当时的朝廷宰相杨炎做出的,他也被认为是引发刘文喜之乱的罪魁祸首。但从史料记载的原因来看,却是非常难以成立的。史料记载,杨炎上任后想要延续前宰相元载提出的修建原州城堡以加强防御的措施,但遭到了段秀实的反对。段秀实认为当时修建原州城堡会耽误农时,给百姓造成太大的负担。因为这个原因,杨炎就解除了段秀实的兵权,将其召入朝廷出任司农卿。
这个原因被认为是杨炎排挤同僚,嫉贤妒能的主要表现。但仔细分析其中的逻辑关联,这个理由在实际上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原州为泾源下属州县,在这里修建防御设施肯定要经过泾原节度使段秀实的首肯。地方上有不同意见很正常,这个可以在朝廷层面讨论。如果朝廷强行要修建,可以让皇帝李适下诏。即便是要调段秀实离开泾源军,按照常理也是从泾源军中提拔一位接替者。就当时的历史背景而言,空降一位其他藩镇的将领来接管这些骄兵悍将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最容易引发内部动乱的,甚至是兵变的做法。
但实际上朝廷并没有做过其他的操作和努力,很快就在杨炎的推动下调走了段秀实,然后便引发了刘文喜叛乱。从整个过程中操作的迅速程度,朝廷果断调走段秀实的手段,显得非常不符合情理。以当时刚刚结束安史之乱和吐蕃入侵的虚弱唐朝来说,这种过于强势的手段,除了引发动乱,不会有别的结果。以泾源对长安的重要性而言,这里的任何动乱都会威胁到长安,所以这种操作显然是非常冒失和鲁莽的,也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朝廷百官都是久经考验的人精,趋利避害的嗅觉非常灵敏,难道看不出这其中的危机么?
从上述的种种疑点中可以叛乱,当时的唐朝朝廷做出撤换段秀实的决策是非常草率的,但朝廷上下却非常诡异的没啥反对意见,让人感到匪夷所思。因此史料中将一切都归咎于杨炎的说法显然是托词,也是经不起推敲的。如果没有跟深层次的原因,和更高层次的政治力量推动,朝廷是不可能撤换段秀实的。
结合史料中对同时期的唐朝藩镇节度使的变动来看,力主撤换段秀实的并不是宰相杨炎,而是唐德宗李适。从利益得失上分析,杨炎在这个过程中没啥得利,反而因为刘文喜的叛乱惹得一身骚。就算刘文喜没叛乱,得利的也是朔方军来的李怀光或者凤翔尹朱泚,对杨炎没啥实质好处。
但站在唐德宗李适的角度,这个操作却与他即位以来一直推行的,对藩镇节度使采取的强硬态度契合。李适即位后不久就开始操作削藩的事情,第一个被拿来开刀的便是名将郭子仪。他下诏让郭子仪还朝,让其“摄冢宰,充山陵使,赐号“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增实封通前二千户,给粮千五百人,刍马二百匹。”从这个待遇来看,郭子仪所享受的是初唐以来绝无仅有的至高地位,即便是在开国元勋之中也是凤毛麟角的。除了郭子仪个人的殊荣外,李适还让郭家“子弟、诸婿迁官者十馀人”,在朝中风头一时无两。
李适在给予郭子仪如此高规格的待遇同时,却又免除了他所担任的,包括副元帅在内的一切职务。他将郭子仪原来统领的军队和地盘一分为三,让副将河东、朔方都虞候李怀光担任河中尹及、宁、庆、晋、绛、慈、隰节度使,朔方留后兼灵州长史常谦光担任灵州大都督及西受降城、定远、天德、盐、夏、丰等军州节度使,振武军使浑瑊担任单于大都护、东和中二受降城及振武、镇北、绥、银、麟、胜等军州节度使。经过这么分化瓦解,长安以外最大的军事集团郭子仪集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三个藩镇节度使。
如此顺利的就解除了郭子仪的兵权,这对于李适来说是去了一大块心病。郭子仪掌控唐军半壁江山,如果他真的要造反,天下藩镇必然景从,就凭李适在长安那点中央禁军,根本不够打的。郭子仪主动交出兵权,这也让唐朝最大的动乱危机消失了。解决了郭子仪的问题后,泾源军就成为对长安威胁最大的藩镇,以李适急于求成的性格,拿段秀实动手是很有可能的。从史书的记载来推测,段秀实并没有拥兵自重,而是主动配合交出兵权,对唐朝来说本来是好事。但李适没有像处置郭子仪的军队那样从内部提拔,而是搞空降将领,这就太过冒失了。
以杨炎这等执政经验丰富的老臣,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反而是李适这个刚登基不久的新皇帝,有可能出现得意忘形后的大意。从解除兵权的过程来看,郭子仪交出兵权是主动性的,而段秀实很可能是被迫的。郭子仪交权的时候已经时日无多,八十来岁了,当了一辈子的大元帅,在唐代宗时期就多次请求交权,所以内部关系应该已经理顺了。而段秀实正当巅峰,突然被解除兵权,军中毫无准备,出现叛乱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即便他本人服从于朝廷的诏令,但军中骄兵悍将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也会通过拥兵自重的方式争取。
由于郭子仪与段秀实的情况截然不同,而李适又采取了过于冒失的处理方式,最终才导致了泾源副将刘文喜的叛乱。叛乱平定后,他任命的李怀光和朱泚两人都无法统帅这只军队,只能让舒王李谟遥领,文官孟暤出任节度留后。如此一来,泾源军的权力还是在自己军队内部,但却又是名不正言不顺。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可,内部将领为了节度使之位展开争夺,这就为兵变和内乱埋下了隐患。由此可见,将领的忠臣对军队的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李适因为猜忌,草率撤换李豫留下的段秀实,最终酿成滔天大祸,造成了他一生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