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方文山不是“消失”了,54岁的他,早已走上另一条大道

婧婧评娱乐新闻 2024-11-20 04:05:13

"昨天第34届金曲奖公布入围名单,网友纷纷吐槽表示大部分歌手他们都没有听过。。。"

这条热搜引发了很多人对那个周杰伦歌声遍地的年代的怀念。那个时候,华语乐坛真的可以用“周杰伦”来形容。

周杰伦获得了15座金曲奖杯,是华语乐坛的巅峰时刻的象征。然而除了周杰伦的光芒,我们也不能忘记那位在背后默默耕耘的词人-方文山。

你可能会疑惑:“哎,是啊,方文山的消息好像有点久违了,他是不是退出乐坛了?”

别着急,让我们先来听首歌。

当年那首《东风破》,记得吗?"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这首歌当年红遍了大江南北,很多人都在笔记本上抄写下这些诗意盎然的歌词,除了英文单词外,写得最多的就是这首歌的歌词。

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以中文写出的东西达到了极致,以至于音乐才子高晓松也忍不住赞美他:"用中文写歌词,纯以美来说,他(指林夕)是头一把。

能把中文之美写到这个地步,他的文采不输李商隐和李煜。

是的,高晓松甚至还推崇他,但你肯定想不到,这位"词圣"的学历竟然只有职高。

他却并未消失,相反,54岁的他反而在实现年少时的梦想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令人感到意外。

1997年7月7日,方文山的人生由此发生了重大转折。

那天,一个电话打了进来,电话那头竟是当时地位超然的吴宗宪。这通电话,改变了这个28岁男人的人生轨迹。

在这之前,方文山的生活并不顺遂。

他是一位词圣,你可能想象不到他是带着安全帽、拿着电钻,在尘土飞扬的工地里忙活的人。这就是他日常的生活写照。他还发过传单、端过盘子、送过外卖,只要能挣钱的活儿他都揽了下来。

他最为难忘的是当货车司机的日子,这些经历后来都被写入了歌曲《一路向北》中:“后视镜里的世界,越来越远的道别”。

23岁那年,方文山怀揣着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当一个电影编剧。为此,他白天打工维持生计,晚上仍坚持去参加编剧培训班。

然而现实总是那么无情。当时台湾电影业已经日薄西山,而音乐圈却仍一片红火。于是在1994年,方文山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暂时放弃自己的编剧梦想,转向歌词创作。

然后呢?他像个武侠小说里的练剑人,闭关苦练,将李宗盛的作品整理出来,研究宋词唐诗,一首首地模仿,一遍遍地修改。

半年后,他开始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我写了一百多首歌词,装订成册,寄给了索尼、滚石这些大公司,最终的结果是收发室拒收。

然而他没有放弃,这份坚持终于等来了改变命运的电话。

然而,故事并没有圆满结束。在吴宗宪的公司工作后,方文山接触的同事都是拥有高学历的人,他的自卑感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他选择了更加努力,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深入钻研业务中。

直到遇见周杰伦,两个人的才华相互交融,产生了惊人的火花。

谈到他的童年,似乎也揭示了他日后成功的关键密码。

1969年,在台北花莲的一个工人家庭中,诞生了一个男孩。日后,他将成为华语乐坛的重要变革者。

在有些人的观念里,穷人家的孩子可能童年都很艰难,但对于小方文山来说,那段时间却是他最快乐的时光。

父母是蓝领工人,忙于养家糊口,对他们的管教也不是很严格。他们每天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呢?那就是带上他们的小伙伴们去附近的工地捡废品。

你能想象吗?那个写出“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的人,曾经是个捡破烂的孩子。废铁丝、瓶瓶罐罐换来的零钱,买个汽水冰淇淋,那种快乐简直无法形容。

初中以前的日子都是无忧无虑的。

说来有趣,方文山虽然理科成绩不佳,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但是他的作文水平却是非常高。当别人还在费尽心思构思开头的时候,他的作文已经完成了。

写得好已经很棒了,竟然还经常悄悄地帮同学写作文。现在想来,这哪里是在帮助同学,明显是在给自己加练啊!

命运喜欢跟人开玩笑,这段看似空白的人生历程——高中毕业后的服兵役经历,却实际上成了他最重要的积累期。

他在部队生活的日子里,周围众人在打牌闲聊,他却总能沉浸在书海中无法自拔,手持书籍,如痴如狂。他涉猎的书籍种类繁多,包括古典文学、台湾新诗、文化观察、历史学等等,这些书无疑是他排解寂寞的最好伴侣。

谁也没有想到,这些看似无用的阅读,竟然成了他创作的源泉。

确实,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同样也没有白读的书。那些曾经读过的内容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液之中,在某个灵感突然迸发的瞬间,就能惊艳到所有人。

然而,词作之路真的那么好走吗?那我们来听听他在高晓松口中是如何被赞誉为"不输李商隐和李煜"的吧。

方文山被高晓松评价为"不输李商隐和李煜",这并不是高晓松一时兴起的评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将中国古典文学玩出新花样的。

知道《东风破》的灵感从哪来的吗?苏轼的《京口得乡书》:“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他改编了一首宋词,使其成为了一首现代人都能听懂的爱情歌曲。

当然,还有那首《发如雪》,灵感来源于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位词人的才华就在于,他能将千年前的诗句,巧妙地融入到流行歌曲中,成为一种新颖的表达方式。

他的《上海一九四三》是最牛的一首歌,被台湾北县的中小学韵文读本收录,供43万名学生阅读学习。著名诗人余光中也赞誉这首歌词。

方文山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可以创作出各种各样的题材。无论是《印第安老斑鸠》中的自然风光,《威廉古堡》中的神秘传说,《娘子》中的中国元素,还是《对不起》中的深情告白,《最后的战役》中的兄弟情义,他都能以独特的文风和生动的描写,让听众感受到如临其境的画面感,仿佛在看一部电影。

人民日报都忍不住赞美他:既能玩转时尚,又能把古典美玩得如此出神入化。就像他在《青花瓷》里写的:"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这句话简直就像是在描述他自己。

现在的流行音乐圈,除了方文山,已经没有其他人能把传统文化玩得这么溜了。

然而,故事还没有结束。这位把诗词玩出新高度的男人,现年54岁,他现在在哪里?他的编剧梦想实现了吗?

方文山并没有消失,有人说他"消失"了,但这是不准确的。

他在54岁这年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编剧梦。

那个曾经写词火遍大街小巷的男子,选择了低调行事。

在江西于都祖籍买了个院子,带着原配妻子和父母。空闲时,就坐在那里喝茶、看书。这画面简直就是他在《红尘客栈》中写的那句"封隐没在寻常家东篱下,闲云野鹤古刹"的真实写照。

谁能想到,那个以前捡废品换冰淇淋的孩子现在竟过上了这样的生活呢?

那个曾经在工地戴着安全帽干活的小伙子也进入了电影圈工作。

方文山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从来都不是单选题,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从词人到导演,他不再迷失于繁华的都市,而选择了乡村小院,以另一种方式绽放光彩。

正如他歌词所说,要在需要惊艳的时候展现惊艳,在需要沉淀的时候沉淀自我。

已经54岁的方文山,选择用新的方式来诠释自己的人生诗篇。

这哪是"消失"?这明明是一个闪闪发光的转场!

0 阅读:86

婧婧评娱乐新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