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教皇方济各。他自己携带行李,选举后自己支付了他的酒店账单。住在一家简单的宾馆里。他的谦逊是挑战了2000年教会等级制度。

这是他的故事。教皇方济各,在成为教皇之前,他叫豪尔赫·贝尔格里奥,曾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家夜总会担任保镖。
这段不寻常的经历塑造了一位从未忘记自己平凡出身的领导者。
2013年,他成为教皇时,选择了方济各这个名字——贫穷与简朴的圣人。

大多数新教皇都会搬进奢华的宗座宫,那里有10个房间,30名工作人员。方济各拒绝了,而是选择了梵蒂冈宾馆里一套简朴的两居室公寓。
2013年,当他为12名囚犯,包括妇女和穆斯林洗脚时,这震惊了传统主义者。2000年来,教皇只洗过牧师的脚。他的行为改变了教皇的象征意义。

方济各开的是一辆行驶了19万英里的1984年款雷诺,是一位神父送给他的。他尽可能地拒绝防弹的“教皇专车”。当被问及他那些简朴的汽车时,他回答道:“上帝的仆人怎么会变得如此富有?”

他最具领导力的时刻源于一句话:“我有什么资格评判?”
2013年,当被问及同性恋神职人员时,他的回答标志着一场深刻的转变。不是教义上的转变,而是方法上的转变。
他任命更多女性担任梵蒂冈的高级职务。他改革了梵蒂冈腐败的财政状况。他分散了权力。

21岁时,他切除了一侧肺的部分,公开谈论自己的健康问题。2025年最后一次住院期间,他拒绝了特殊治疗。脆弱变成了另一种力量。
保守派枢机主教们发表了正式的质疑,质疑他的教义。有人称他为异教徒。另一些人则认为他的不拘礼节损害了教皇的权威。
但批评揭示了威胁他们的真正原因——权力分享。
方济各的足迹遍布教皇鲜少涉足的地方,战区、难民营、监狱、贫民窟、环境灾难区。去那些没有权力的地方。

如果教皇不需要奢华,哪个主教需要豪宅?如果他自己拎着行李,神父们又何必需要尊敬?他的榜样影响深远。

方济各曾将教会比作“战后野战医院”,而非办公室。这个比喻揭示了他的领导理念——与痛苦中的人们相遇。先疗愈,后评判。去探望伤员,而不是等待他们
他的领导风格在一个著名的时刻得到了体现——访问美国时,方济各放弃了与政客的正式午餐,而是与无家可归者共进午餐。传达的信息很明确,领导力服务于权力最小的人,而不是权力最大的人。

在他最后的几年里,弗朗西斯面临着批评:支持民事结合,同时保持传统婚姻原则。在发表冲动言论的同时促进对话。主张怜悯,同时对传统主义者很严厉。
方济各于2025年4月21日去世,留下了一个分裂的教会,但也带来了变革性的领导模式。
他的谦逊是他个人的美德,还是教皇领导力的一场持久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