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石头科技发布了2023财年半年报,营收、利润双双实现同比增长,各项核心指标都符合市场预期。这一情景与不久前公布财报的老对手科沃斯形成鲜明对比:科沃斯营收仍保持小幅增长,利润却锐减近三分之一。
科沃斯、石头科技都是扫地机器人市场的头部玩家,两家大厂的业绩,很大程度上也是整个行业的缩影。科沃斯利润下滑,和愈演愈烈的价格战有很大关系;石头科技盈利能力增强,则得益于上半年发布了多款高端智能扫地机器人、洗地机和分子筛洗烘一体机,但同样难以逃过价格战的侵袭。
狂奔数年,扫地机器人市场看起来要从狂热回归理性了。从红利期中走来的科沃斯、石头科技们要适应新时期的变化,比如愈发挑剔的消费者、比几年前更为拥挤的赛道。
(图片来自UNsplash)
科沃斯承压、石头科技血赚,头部厂商业绩分化从业绩来看,科沃斯、石头科技无疑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走出了截然不同的增长曲线。
先看优等生石头科技的情况。半年报显示,石头科技上半年实现收入33.74亿元,同比增长15.41%;净利润为7.39亿元,同比增长19.93%。单算第二季度,石头科技的净利润为5.35亿元,同比暴涨95.53%,毛利率也达到51.71%,同比增长了近三个百分点。
业绩远超预期,高层自然很高兴,也大方给股东派息。财报显示,石头科技计划向全体股东派发10股/9.2元(含税)现金红利,派发现金总额约为1.21亿元。资本市场的反馈也很积极,8月31日石头科技股价一度大涨逾10%。
对比之下,行业老大科沃斯的情况就没有那么乐观了。财报显示,上半年科沃斯总营收为71.44亿元,同比增长4.72%;净利润录得5.84亿元,同比大跌33.4%,核心业务表现差强人意。投资者的反应同样很激烈,8月28日,在印花税减半的利好消息刺激下A股大幅高开,科沃斯却逆市低走甚至一度跌停。
翻看历史数据可以发现,科沃斯的颓势已经延续了一段时间。2021-2023年半年报显示,科沃斯营收增速一直在下滑,从123.11%跌到27.31%,再到现在跌至个位数;净利润增速更是从三年前的543.25%断崖式下滑至负区间。
科沃斯业绩下滑的锅,要由主营的扫地机器人业务来背。
财报显示,上半年科沃斯品牌服务机器人销售收入为35.04亿元,同比仅增长0.22%,添可品牌高端产品收入32.08亿元,同比增长11.08%,两者的营收占比分别为49.05%和45.91%。科沃斯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增长接近停滞,直接拖累了集团的整体业绩。
光看销量的话,其实科沃斯的表现并不差。上半年,科沃斯自清洁产品出货量为75万台,同比增长37.2%,收入占比达到80.3%。问题在于,量上去了,价却被打下来了,对利润造成侵蚀。财报显示,上半年科沃斯销售毛利率为47.57%,同比大跌9.01%。
事实上,石头科技也有类似的问题。2021和2022年中报显示,石头科技营收分别为23.48亿和29.23亿元,同比增长32.21%和24.49%,这三年也一直处于下滑状态,净利润增速也较两年前的41.74%低了不少。只不过石头科技的下滑速度没有科沃斯那么夸张,且成本控制更出色,才能保住营收、利润双增长的局面。
说到底,扫地机器人市场陷入了萎缩和动荡,是头部大厂压力的根源。
奥维云网统计显示,今年1-7月扫地机器人总销售额、销量分别为62亿元和311万台,同比基本持平,增长已然停滞。在科沃斯、石头科技旗下各条产品线中,扫地机器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主业碰上天花板,自然会让它们十分紧张。
价格战愈演愈烈,更多难题还在后头过去两年,扫地机器人经历了多轮爆发,可谓量价齐涨。厂商的研发、生产计划都是后滞后性的,它们也没有预料到风口这么快就要过去,发新品的速度没有慢下来,这就造成了某程度的供过于求。
根据官方统计,截止8月底,科沃斯年内发布了T20PRO、T20PRO(上下水版)、地宝、窗宝、沁宝等系列的新品,继续贯彻“机海”策略。除了供应过载,新品加速迭代另一个结果就是销售及营销费用的加速上涨。财报显示,上半年科沃斯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3.66%至22.97亿元,给利润造成更大压力。
科沃斯之外,石头科技、云鲸、小米等对手也在拼命发布新品,内卷十分严重。
石头科技今年上半年推出了G20、P10、G10SPURE等多款扫地机新品,上新的频率要远高于洗地机。云鲸智能也在8月高调举办了主题为“清洁再突破,智能新标杆”的新品发布会,推出旗舰产品J4和入门级产品J4 Lite两款扫拖机器人。
选择多了,用户变得挑剔了。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和客户,各大厂商的火药味也更浓了。
追觅在介绍自家的X30时,提到扫地机器人如果使用方形机身会出现“容易造成碰撞、漏扫漏拖”等现象,并在宣传文案中打出了“拒绝方形机身”的字样。而这一番操作,就被部分网友怀疑是暗讽早前发布的科沃斯X2,因为后者是市面上第一款大力宣传方形机身的产品。
科沃斯当然也不是好惹的。在8月中旬的新品发布会上,科沃斯CEO钱程公开炮轰行业“恶意抄袭”事件。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科沃斯及其子品牌添可和追觅、戴森等品牌都发生过专利纠纷。追觅和石头科技之间,同样因为专利问题有过不愉快经历。
不同品牌、不同产品线,功能肯定是有差异的,但消费者的感知程度并没有那么高。看价钱挑商品,依然是最朴素却最实用的规则,这也直接导致了越来越激烈的价格战。
据奥维云网统计,截止今年6月底,自清洁扫地机器人的均价为3124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3%,全能款产品的价格则下滑了19%。按季度划分的话,去年三季度以来,自清洁扫地机器人器线上销售均价已录得三连跌。
其中,科沃斯的地宝系列、小米全能扫拖机器人、石头科技的G10S系列扫地机、云鲸旗下的J3扫拖机器人和追觅的S10系列都先后推出了不同程度的优惠活动,各电商平台的官方售价也大多比当初的发售价、甚至618活动价更低。
扫地机器人的价格战,其实早在去年下半年便初见端倪。据奥维云网监测,去年下半年扫地机器人出现量涨价跌的现象,和上半年恰好相反。其中,科沃斯的T10系列在去年9月降价10%,销量随即上涨了近4.3%。
来到2023年,这一趋势并没有太大变化。以618为例,自清洁、非自清洁扫地机器人均价分别下滑了3%和1%,对应销量则分别上涨了6%和16%。
短时间来看,降价促销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为了争抢有限的客户,厂商只能无奈打起价格战。可惜从财报能看出,价格战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数,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并非好事。
价格战并非长远之计,一起将蛋糕做大、吸引更多新客户,才是最健康的发展方式。
技术革新未完待续,提升智能程度很关键竞品太多、增长放缓,是厂商降价促销的重要原因。但想清掉库存、留下客户,不能全靠降价——功能,也是消费者重点考虑的因素。厂商之所以要靠降价抢客,说到底还是因为产品质量、技术没有明显优势和差异化特点。
事实上,几家头部厂商已经不断改进技术。科技自媒体雷科技(ID:leitech)的测评指出,除了清洁效果外,科沃斯、石头科技、云鲸、追觅们这两年推出的新品主要在软件、避障效果、灵活性上做文章。
以避障效果为例,科沃斯的T10 OMIN系列搭载了定制的“航天级”dToF导航和“自动驾驶级”芯片,X1 Pro则搭载了地平线旭日3芯片和科沃斯自研的RGBD传感器,号称能在黑暗环境内识别38种物体类型。石头科技的G10 S则主打Reactive AI识别避障系统,还有标配的雷达避障功能。
而之前受到不少诟病的APP适应性、连接稳定性问题,也在今年上半年的新品中得到明显改善。比如科沃斯的T20系列新品,边角清洁、地毯清洁、定制清洁功能都进行了升级,APP首页还增添了省心模式,A功能变得更加丰富。
不过很明显,用户想要得更多。
一方面,单一功能的扫地机器人已经越来越少,扫拖一体机早已成为标配,增加机械臂等部件的高端产品也越来越多。功能融合是消费硬件发展到后期的必然趋势,目的是拓宽使用场景、服务更多用户,手机、PC无一不是如此。
石头科技是将扫拖一体机理念贯彻得最彻底的头部厂商之一,如今就连官网上都没有给单一功能扫地机器人保留选购入口了。现在的几款主力产品如P10系列、G20系列和G10 S系列,都将扫拖一体视作卖点。而年内新发布的P10 Pro,更增加了动态机械臂边拖,能提高清扫的覆盖率。
往后的日子,预计各大厂商会对自动集尘、自动清洗、自动补水、自动上下水等功能进行不断升级。
另一方面,用户对扫地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也越来也重视,希望实现更好的交互效果,甚至要求机器人主动捕捉主人的需求。这种变化实际上是懒人经济发展到极致的结果,过去用户可以不动手就不动手,现在的用户似乎连口不愿意动了。
扫地机器人的智能化升级,肯定离不开AI技术的支持。智能避障、智能路径规划、智能清洁、智能交互等功能自不必说,更高阶的智能辅助模式也开始得到应用。尤其是在大模型兴起后,硬件的智能化路径打开了新思路,扫地机器人厂商可不能错过这个新风口。
具体到研发上,各大厂商都越来越重视AI技术的作用,对芯片、算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追觅、云鲸、科沃斯近期的新品都在智能化上大做文章,除了最基本的障碍识别、语音交互之外,还植入了更多带有AI色彩的功能。
比如云鲸J3的“鲸灵托管”模式就带有“DirtSense污水识别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识别污水成分并判断地面、拖布的清洁程度,自动生成清扫指令。二次清扫一直都是云鲸的强项,历代产品都在专攻这个方向,其200多项专利也大部分集中在识别、智能交互这些领域。
随着时间推移,消费者的要求必然会不断提高,厂商的技术革新也是没有终点的。好在多功能、智能化两条主线已经十分明确,现在只需要沿着这条路继续往前。
写在最后上市时间不算长,科沃斯、石头科技却经历了一段跌宕起伏的旅程。科沃斯在2021年7月曾创下1400亿的市值巅峰,如今只剩300亿左右,石头科技的股价也一度较巅峰时期跌去近八成,它们想重返巅峰都需要更多时间、付出更多努力。
历经阵痛,大部分厂商已经将重心放到研发上面,这是一个积极信号。毕竟消费行业,终究还是要靠产品说话。扫地机器人的热度确实有起伏,但也有自己的稳定受众,无论是拉新获客还是争夺这群死忠用户的关注,都需要拿出过硬的研发实力、足够优秀的产品。
风险提示: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