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斗战圣魔归来
回想目前,手机是否已然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现象!然而,我想真正表达的核心观点,恰如标题所揭示的那样——“手机越智能,人性似乎就越懒散”。此处所谓的“懒散”,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真正的慵懒懈怠,而是指一种我时常提及的“依赖”状态。

不过,就今天的话题而言,最终的结论是:表面上看,一切的“罪魁祸首”似乎是手机,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剖析,根源其实并非手机本身,而是我们内心的某种倾向。
①手机是什么?
说实话,或许很多人对手机都颇为熟悉,可若要问手机究竟是什么,恐怕会得到形形色色的答案。
这些答案,我即便不看,也能大致猜到它们与大多数消费者内心的需求息息相关,所以,要评判这些答案的对错,其实并无多大意义。

在我的认知里,“手机从最初单纯的通讯工具,发展到如今集多种需求于一体的智能终端”,其智能程度也在不断刷新。可以说,如今手机的功能包罗万象,但要论及“精”,或许还稍欠火候。毕竟,现在的手机功能虽多且全,然而若与专业设备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②手机对不同年龄的用户到底有什么影响?
⑴未成年:说实话,谁不是从未成年时期一路走来的呢?回首80后、90后的那个年代,不得不说,如今孩子玩游戏的门槛着实降低了许多。
想当年我们80后、90后玩游戏,那可真是困难重重,首先,得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游戏设备或者电脑,而且这买不买还得全凭父母做主。父母往往会提出各种要求,比如考试要达到多少分才同意购买。反正那时候玩个游戏真的是难上加难。

要是学习成绩不好怎么办呢?那就只能去网吧了。可网吧又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这个规定基本上让很多老实的孩子直接断了玩游戏的念头。而那些调皮的孩子呢,就开始寻找所谓的黑网吧。总之,在那个年代玩个游戏真的是费尽周折。
现在,任何年龄段的小孩子,想玩游戏只需要一台小小的手机,无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畅玩,一点没有限制与阻碍,这种方便程度自然会容易沉迷其中,但是我们真的可以把所有的错误归咎手机吗?讲实话可以肯定是可以,不过在我印象中罪魁祸首还是“你的一颗心”,自控与价值观很重要

∵一个基本思维:手机只是一个工具,它没有思维,它不会强制你玩,不玩不行,都是我们内心想法,然后还找各种理由说服自己“玩是对的,最终依赖心态就起来了
同样,别高估成年人的自控力,其实相较于“我觉得成年人或许有时自控力还不如小孩子”这一观点,原因在于小孩子即便自控力欠佳,却有他人管束,而成年人全凭自身。
甚至工作之余,直接沉浸于手游、刷手机、浏览社交媒体,看似在放松身心,可稍不留意便能熬上一个通宵。想想如今,“现在的年轻人谁没熬过通宵呢?”为何会通宵?答案很简单,是自控力薄弱所致

我想表明,今日撰写此文,并非意在指责任何人,而是单纯想阐述一个客观事实——手机的确为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然而,其背后潜藏的挑战与问题亦不容忽视,在此,我衷心希望大家能深入思考。
就像我之前发布了一则微头条,大致内容是说,35 岁的我萌生出重新使用大哥大的念头。或许不少人对此嗤笑、嘲讽,但我仍鼓足勇气将其写下,只因我内心已然明晰:手机愈发智能,便越有可能主宰人心,故而我们需适度与之保持距离,如此方能保有真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