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两旅猛攻,俄士兵呼求炮火支援,两师急援别城

深海遗珠的诗人 2025-03-28 15:45:46

近日,俄罗斯战地记者接连遭遇不幸,继24日三名同行在炮火中丧生后,26日早晨,又一名俄罗斯记者不幸遇难。据军事纪实报报道,第一频道的记者安娜·普罗科菲耶娃,在别尔哥罗德州杰米多夫卡一带,触发了乌克兰军队布置的地雷而不幸身亡,同行的摄影师亦受重伤。据悉,这些地雷由乌军利用重型无人机远程投放,无论是村庄还是郊外田野,均未能幸免于地雷的覆盖。该区域依然是乌军的主要攻击目标,其地面部队定期侵袭杰米多夫卡及波波夫卡地域。为了深入别尔哥罗德腹地,乌军集结了一支规模庞大的打击群,人数逾4000,相当于两个旅以上的兵力。

为了规避俄罗斯导弹与无人机等远程武器的袭击,乌克兰军队的打击群并未采用传统的战斗阵型,而是采取了分散隐蔽的部署策略,转而依靠步兵小分队的灵活机动,向俄罗斯领土悄然渗透。这些小分队计划穿越波波夫卡以南的密林峡谷,潜入杰米多夫卡西侧茂密的森林地带,并进一步向村庄内部渗透。在此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遭遇俄罗斯无人机的侦察,从而面临被追踪和围剿的风险。一旦成功规避了这些威胁,乌军小分队将迅速占领一处或多处房屋作为据点,但紧接着就会面对附近俄军士兵的紧密包围。同时,乌军也会利用自己的无人机对俄军士兵实施反击。这样的攻防转换不断循环上演。乌克兰军队希望通过这种步步为营的战术,先固守一处房屋,再逐步向外扩展,最终实现对整个村庄的控制。事实上,他们之前已经利用这种策略成功占领了村庄的大部分区域。

然而,在俄军的反击之下,该村的大部分区域再度成为烽火连天的战场,无人能真正主宰这片土地。现阶段,乌军据守着村落西侧,而俄军则掌控着村子东北部的两条要道,二者之间的地带则成了激烈交火的战场。波波夫卡村的局势依旧扑朔迷离,有情报指出乌军仍在村内坚守,而其他信息来源却声称乌军已被逐出村庄,转而屯兵于村南的田野与林带间。至于格拉夫卡与普里列斯耶村,乌军始终逗留在村庄外围,未敢轻进,仅依赖火炮与无人机对村内的俄军阵地实施远程打击。

马什通讯揭示了乌克兰军队初次袭击波波夫卡的具体情形,该攻击行动自24日14时发起,延续至次日早上9时。事发之初,村中仅驻守10名俄罗斯边防哨兵,他们遭遇了超过150名乌克兰特种部队的猛烈冲击。紧接着,俄罗斯第128旅迅速派遣15名士兵前往支援,守军力量增至25人。乌克兰军队分批次推进,每批约45人,辅以坦克、火炮及无人机支援,对村庄展开攻势,甚至有无人机低飞至俄军上空投掷手榴弹。历经十多个小时的鏖战,全体俄军虽均负伤,但仍坚守阵地。某一瞬间,俄军惊觉自身已被乌军团团围住。于是,守军紧急呼叫后方炮兵,请求对己方阵地实施炮击,逼近的乌军瞬间被炮火吞噬。凭借这一近乎牺牲自我的防御策略,乌军的进攻势头得以遏制。

这25名俄罗斯士兵功勋卓著,假使该村落入乌军之手,乌军便能借由环绕村庄的森林地带潜入戈普塔罗夫卡,继而自后方威胁杰米多夫卡。一旦此地失守,乌军将在别尔哥罗德地域建立起一座重要的桥头堡,自此可从双路夹击格拉夫卡。由于该村心脏地带的大桥已被乌军摧毁,格拉夫卡已被分割为南北两半,届时位于村北的俄军补给线恐遭切断,面临乌军轻易突破的风险。届时,乌军将循此处的公路深入至少6公里,直指纳德热夫卡与扎布热夫卡村,别尔哥罗德的局势亦将瞬息万变,急转直下。

为防范潜在的最糟局面,俄罗斯军队正大量向此地集结兵力。乌克兰军事分析家马绍韦茨透露,俄方已调动第3摩托化步兵师、第88及第85摩托化步兵旅,以及第6机械化步兵师的部分兵力至此。此外,还从库皮扬斯克、莱曼及西维尔斯克-恰索夫亚尔方向,分别调遣了第6空军、第20空军及第3空军的部分队伍前来增援。

针对库尔斯克战区的最新态势,过去24小时内未见显著变动。据北风报报道,俄军仅成功收复了格沃村以北的一片林区。为巩固该村防御,乌方派遣了多支特种部队及第132侦察营增援,并围绕村庄部署了第95空中突击旅、第129国土防卫旅及第17重型装甲旅的兵力。种种迹象表明,格沃村一带的战斗即将步入更为惨烈的阶段。

2 阅读: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