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历史照片和影视资料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志愿军战士们扛着一个袋子,向前线阵地运送着食物补给。
但那些袋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吃的,却都没有细说!
现在偷偷告诉大家:那些袋子里装着的,一般都是高粱米,土豆和炒面等食物。
由于美军的轰炸,后勤食物补给一度陷入困境。志愿军入朝作战初期,后勤条件十分艰苦:我们当时制空权和制海权都没有,很多后勤物资很难运送到前线。就算好不容易运到了,在运输的路上也已经损失了很大部分。因为美军飞机不间断地空中狂轰滥炸,至少有40%的物资在运输途中被炸毁了。
因此,不论是武器弹药,还是食物补给,志愿军部队都很缺。
例如过冬争需的军装,当时很多部队也无法得到保障。特别是那些直接从南方调来的志愿军部队,当他们来到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上时,士兵们甚至还是穿着那种很薄的冬装。
而后勤上的巨大短板,给部队造成了很多非战斗减员。其实,当时大后方一直都在源源不断地为前线运输物资,但因为没有制空权而吃了大亏。
没有制空权不仅让后方的粮食运不上来,而且刚开始时,志愿军一些部队连饭都做不了:当时很多志愿军部队,仍然沿用传统的“埋锅造饭”方式做饭。
结果一做饭就暴露了目标,很快便招来了美军飞机的轰炸,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后来,志司便要求一线部队不得“明火做饭”,除了让炊事员送上去一些热饭外,其余时间都只能吃干粮充饥。
在战斗期间,很多战士经常八九天都吃不上一顿热粥,吃不上一口面食。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所有志愿军指战员都能吃饱饭,一份我国传统的干粮速食:炒面,便开始派上大用场。
1950年10月至1951年下半年,志愿军部队的主食是炒面。所谓炒面,其实就是东北军区用70%的小麦、30%的大豆、玉米或高粱炒熟混合后,再加入一些食盐制作而成的。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说:是不是和现在我们吃的方便面差不多!当然不是,和方便面相比,炒面的口感要差得多,调料也就只有食盐而已。
不过,这种炒面保质期长久,而且运输方便。最重要的是:食用起来简单。“食用简单”这一点其实最受战士们的欢迎:毕竟在炮火连天的前线,能方便地吃饱肚子就是一种幸福。
彭老总当年亲自品尝过炒面后也很满意,当即要求为志愿军准备的口粮中,要提供三分之一的炒面。
此后,全国便开始热火朝天的“炒面行动”:志愿军每月至少需要炒面1482万斤,但整个东北地区仅能提供1000万斤的炒面,供给缺口很大。
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得知后,便要求全国各地一起行动起来,大力弥补前线的炒面缺口。一时间,全国男女老少、家家户户都掀起了炒面的热潮,周总理在工作繁忙之余,也带领着干部们一起亲自下厨:炒面。
从1950年冬至1951年6月,国内一共为前线运输了6000多万斤炒面,基本满足了前线的最低限度需求。
而志愿军战士“一把炒面,一口冰雪”的生活,其实苦中也有甜。每一斤炒面,就像是人民送来的每一份温情,不仅解决了战士们口粮的燃眉之急,也在冰天雪地的战场上温暖了战士们的心。
当时,很多志愿军战士们吃着炒面,都喊出了“为炒面立功”的战斗口号。不过,由于运输线依然遭受着美军飞机的威胁,志愿军断粮的情况依然屡见不鲜。就算是这种简单的炒面,志愿军战士们也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
所以,有时候战士们随身也会带着一些土豆充饥。但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气候下,土豆又会冻得变成一块“硬石头”,啃都啃不动。就像《长津湖》里易烊千玺饰演的伍万里那样,啃着一个冻硬的土豆,结果把一颗牙齿崩掉了。
在战斗中,志愿军战士平时最喜欢缴获的物资,自然是美军的那些丰盛的食物。就算是美军士兵最瞧不上的C口粮,对于我军将士而言也是一场“饕餮盛宴”。只要能缴获到一辆美国人的野战餐车,就会得到大量丰盛的食物。
话又说回来,其实就算志愿军的食物补给很充足。但战士们长途作战时,他们身上的那个干粮袋,最多也只够维持一个星期左右。
因此在前线,美军经常只要苦苦支撑一个星期后,志愿军的进攻便会主动停止:因为没有弹药和食物了。而这种情况,后来也被美军称为“礼拜攻势”。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时,纵然我们的战士眼中有百般的不甘,也只能无可奈何。
第五次战役后,志愿军伙食开始有了较大改善。第五次战役结束以后,随着志愿军空军实力的大大增强,严峻的防空形势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因此,志愿军的后勤补给条件也开始好转,前线部队的饮食情况自然也就得到了改善,至少要比刚入朝时好了很多。
一线的作战部队虽然还是不能生火“埋锅造饭”,但是已经能吃上苏联援助的压缩饼干了。1952年上半年,压缩干粮已经基本取代了原先的炒面。
不过,压缩干粮虽然在营养上比单纯的炒面好很多,但吃起来还是比较硬,口感一般。而且如果天天吃压缩干粮的话,营养也太过于单一了。
很多战士当时都出现了夜盲症,毛主席听说此事后,就特意交代后勤部门:一定要想办法给前线送鸡蛋,保证每名战士们每天都能吃上一个鸡蛋。
可是鸡蛋在长途运输中很容易打碎,于是,后来后勤部门便开始往前线运输花生、黄豆、蛋粉、蔬菜和动物肝脏等食物。战士们吃上了这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后,夜盲症终于得到了治愈。
从1952年开始,国内的食品加工厂开始为前线生产罐头食品,志愿军部队伙食情况再一次得到改善。
到了战争后期,战斗模式已经从运动战转变为阵地战。因此,在前线的志愿军战士甚至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饺子了。
1953年战争快结束时,由于战线基本稳定,前线部队改变了之前从坑道送饭的方式,转而让炊事班在炕道口搭建一个小型厨房,以便让战士们能吃上一口真正的热饭。
结语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和美军相比最大的短板就是后勤和伙食。美军平时午餐肉吃到吐,在感恩节和圣诞节时,他们还能啃上奢侈的火鸡。
但相比之下,志愿军最大的优势就是士气!志愿军战士虽然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吃着冰冷的炒面,甚至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但是,志愿军战士们的士气却要比美军高得多!正是有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战斗精神,才能把武装到牙齿,不可一世的敌人,最终打回到谈判桌上来。
图源网络,侵删。
作者:驿站枫雪(未经允许,请勿复制全文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