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风光大葬想必并不陌生,尤其是皇室之家更是众所周知,不仅葬礼声势浩大满城风雨,随葬品也是极尽奢华,应运而生的盗墓贼也因此长盛不衰。为了能够在携带大量财宝的前提下还能入土为安,他们与盗墓贼的博弈也从未停止。
为了能够有效的防止盗墓贼的光顾,在设计陵墓的时候便要同时考虑防盗的因素,而作为身为地位尊贵的皇族或者贵族,通常都会采用当时较为先进的防盗措施。最为常见的便是疑冢,以“曹操72疑冢”最为有名。用这种方式来混淆真实的安葬地点,确实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被盗的可能。然而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存在许多不稳定性,许多的古墓被盗都是偶然发现,在常年累月的风化及地质活动下,许多古墓都很轻易的暴露于田野之间。所以要想真正的防盗,还得在陵墓设计本身上下功夫,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至今仍让盗墓贼头痛不已流沙墓。
而流沙墓中最有名便是郭庄楚墓,在考古学家发掘之前,此地早已被盗墓贼多次光顾,村民耳闻的爆炸声便有数起,墓葬遗址已经摇摇欲坠。2005年得到相关部门同意后开始抢救性发掘,专家揭开封土层后清理时发现盗洞竟然多达17个,盗洞产生的时间从战国时期到当代跨度数千年。其中现代盗洞9个,东汉盗洞7个,战国时期的盗洞1个,可见这个古墓在建立之时便已经有人觊觎了,不过战国的这个盗墓贼挖到积沙后便停止了,可以说是无功而返,东汉的7个盗洞中只有一个盗洞因采取揭顶盗而避开了流沙得以盗走墓室东部大量随葬品。
而现代的9个盗洞大多采用爆破的方式推进,最长的达27米,采用的是架设竹木巷道的方式。同时借鉴煤矿巷道的顶木方式来防止流沙塌方,用竹木板靠着墓壁遮挡流沙,竹木板短的话就用合页连接,可谓是处心积虑。专家通过这个墓道中遗留的水瓶和面粉袋推测这个盗洞产生的时间应该就在2005年前几年。
然而,即便是盗墓贼已经集团化、智能化、现代化,但在面对两千多前的古人智慧时依旧相形见拙。他们费尽心思和人力搭建的“巷道”终究还是没逃过墓道坍塌后流沙涌入的结局,最后不得不悻然而归,临走之时还恼羞成怒的炸毁盗洞以泄愤。其余8个盗洞也大多半途而废,见沙则止。
虽然东西部的随葬品被盗严重,但中部墓葬的随葬品依旧保存较多。专家解释说这与该墓构思巧妙的防盗设施密切相关,除了在常规的选址、封土、填土、墓葬结构、设置木箱疑棺等方式上下足了功夫外,其积沙积石的防盗方法尤为有效,大大缩短了盗墓贼的停留时间,如果稍有坍塌或者流沙涌入,多呆一分都可能沙尽人亡。
专家介绍说这座古墓有近11米厚的积沙在填土层下,推测最初应该有3000立方米以上的积沙,这些沙子全是非常纯净的黄色细沙,其流动性与沙漠中的沙子无二。如此多的沙子涌入必然有去无回,难怪许多盗墓贼见沙则止。而棺椁与木箱室则置于积沙正中,而积沙中还有精心埋藏的积石,专家从清理时发现的1000多块积石中发现,这些积石大小不一,分别在3到165公斤之间。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边缘非常锋利,显然是人为刻意打磨或者的挑选,其杀伤力不容小觑。而原理则是利用沙子的流动性,因为盗墓贼不清楚具体构造分布,必然会触及流沙区域,流沙流动产生的动力会使得石头塌方,沙石俱下便是活埋,所以盗墓贼往往不敢在大范围内施盗,见沙一次便已心有余悸。
而这种防止盗墓的方式在许多艺术作品中都有提及,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中也有形象的体现,在大量的流沙面前盗墓贼能够原路逃命已经实属万幸。可见古人的智慧着实让人叹为观止,而秦始皇陵、成吉思汗陵等千古大墓的防盗措施至今是谜,也再次体现了当前科学在古人智慧前的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