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是许多儿童健康问题的根源,尤其是积食内热、免疫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
脾胃功能失调,食物无法正常运化,堆积体内形成积食,进而化热,导致津液不足、内热滋生。如何调理脾胃、清除内热,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今天,我们为大家推荐一种药食同源的常见食材——白萝卜,并分享3个食疗方,帮助孩子消积清热、健脾养胃,促进健康成长。

白萝卜性凉,味辛甘,归肺、胃经,富含膳食纤维和消化酶,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积食。同时,它还具有清热化痰、生津止渴的作用,适合内热重的孩子。
此外,白萝卜能够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并且白萝卜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能够提高机体抵抗力。
三个食疗方1.白萝卜蜂蜜水
材料:白萝卜100g,蜂蜜适量。
做法:白萝卜切块,用蜂蜜腌制2小时,取汁饮用。
功效:清热生津,润肺止咳,适合内热重、咳嗽痰多的孩子。

2.白萝卜山药粥
材料:白萝卜50g,山药50g,大米50g。
做法:白萝卜切块,山药切片,与大米一起煮粥。
功效:健脾养胃,消食化积,适合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孩子。

3.白萝卜陈皮汤
材料:白萝卜100g,陈皮5g,生姜2片。
做法:白萝卜切块,与陈皮、生姜一起煮汤。
功效:理气健脾,化痰止咳,适合积食内热、痰多咳嗽的孩子。

门诊接待的一位患者,5岁的小男孩,主要问题是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夜间盗汗、反复感冒。家长反映患儿平时爱吃零食,正餐进食量少,每餐进食量不足半碗,大便干燥,23天一次。
刻诊:面色萎黄,体型瘦小;口气较重,有酸腐味;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脾胃虚弱,积食内热。治疗需要以消食化积、清热生津为主,辅以健脾和胃。
开方:保和丸加减。包含山楂,神曲,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白术,甘草等。并叮嘱每天可食用白萝卜山药粥。
山楂、神曲消食化积;茯苓、白术健脾祛湿;陈皮理气健脾;连翘清热解毒;莱菔子消食导滞;甘草调和诸药。

服药一周后:食欲改善,每餐进食量增加至大半碗,大便通畅,夜间盗汗减少。
继续调理两周后:食欲恢复正常,每餐进食量达到一碗,大便每日一次,质地正常,夜间盗汗基本消失,面色红润,精神状态好转。
一个月后复查:患儿体重增加1.5kg,身高增长2cm,家长反馈其感冒次数明显减少,整体健康状况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