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名状》庞青云这个非死不可的结局当中,大家看到了背后哪些隐藏的争斗呢?
在这个社会当中,我们怎样才能学会为人处世,避免自己成为庞青云那样的牺牲品?
庞青云上任两江总督
如果你是庞青云,你会怎么做,怎么解救自己?
本期来跟大家深度解密探讨一下,庞青云怎样做才有最优解,才能活着呢?
我认为需要先有目标,才能有理想庞青云先犯下的一个错误,就是思维层面的。
目标和理想有什么区别呢?目标是指短期内你要做到的事情,而理想是达到这个目标之后,要长期去做的事情……
这个长期意思为很久,可能是你的一生,甚至不止一代人才能够做到的。
但庞青云是一个过于理想化的人,以至于他没有目标,只有理想。
他的理想是:自己要做有话语权的那个人,要让自己的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还有很多时候庞青云都是行事过于急切,迫切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正是因为没有区分到理想和目标,所以才在面见慈禧太后的时候乱了分寸。
好不容易经过了5年鏖战,庞青云才闯出了个名堂,拿下了南京和苏州,也成了一方诸侯。
他有这样的功绩,成为总督那自然是应得的。
但过于理想化的庞青云,却没有想过几个问题:
就算是当上了,总督位置能否坐得稳呢?
就算是当上总督,能否立马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就算当上了总督,应该如何去长远发展呢?
庞青云没有思考过,他只是过于主观站在自己的层面,想用最短的时间实现自己的理想。
当他面见慈禧太后的时候,慈禧太后还说了一句话:
你还年轻,君臣相伴会长久。
这句话到底包含了哪些意思呢?
从明面上来讲,就是让庞青云好好干,以后机会有得是。
当然还有更隐藏的意思:
相当于慈禧想拉拢庞青云,意思就是你只要听我的,就可以成为我的人,可以进入我的圈子,那就是自己人了,而不是外人。
还记得电影里“外人”这句话吗?
片尾行刺庞青云的时候,三位大人说到:
南京是重镇太后,太后怎么会把他交给一个外人呢?
意思就是庞青云不是太后圈内的人,得不到太后的信任,既然进不了圈内,在圈外对于慈禧太后来说自然就是障碍和威胁。
所以肯定是要铲除庞青云的!
庞青云错就错在,不该刚开始面见慈禧太后被封赏为两江总督之时,立即向慈禧提出要求,说免除两江百姓三年的赋税。
大家都知道庞青云这么做,是为了自己的百姓着想,从出发点来说是很好的,他是好人。
但是他根本不懂当时清朝的形势和朝廷的格局,两江是朝廷赋税的重要来源之地,而当时慈禧太后已经国库空虚了。
你刚刚立了功,仰仗着自己有点功劳,就给慈禧太后发难,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慈禧太后敢不答应吗?
如果不答应,那就显得慈禧太后,一点都不关心老百姓,一点都不博爱天下,她不配成为天下之主。
所以在这种压力之下,慈禧太后哪怕内心很害怕,她的手拿着烟斗往后缩了,但仍然还是得先答应庞青云。
当庞青云提出这样要求的时候,慈禧太后内心就已经给庞青云下了定论,这个人不能留。
所以庞青云在面见慈禧太后的时候,根本就不应该讲这些话,他可以先得到封赏,先谢恩,先坐稳两江总督的位置。
一般的人都不敢初次面见慈禧提出要求,具体该怎么做其实陈大人告诉了我们答案,他在旁边提示庞青云让谢恩,但是庞青云没有理会。
接着又是庞青云的自以为是他觉得自己获得了封赏,成为了两江总督,终于不用被这三个老头踩在脚底下,终于不用和他们同流合污。
终于自己有了话语权,不屑和三个老头坐在一起。
原本陈大人和狄大人还想拉拢一下庞青云,但是庞青云不上道。
这样的话,两位大人肯定只能采取别的策略了。
既然你不能成为我们的人,那你对我们对朝廷对太后来说都是威胁,那就要抓你的辫子。
所以两位大人趁机提出了两点要求,这两点要求的目的,我想应该大家都看得很明确了!
狄大人:叛乱虽平,可地方督府各个手握重兵,庞大人,这太后不放心。
意思就是你手上的人太多了,对朝廷是个威胁,你自己看着办。
庞青云:山字营带头裁军
陈大人:好,庞大人跟军队做了了断,便可专心履行你总督的事务啦
两位大人真的希望庞青云手上没有人马吗?
当然不是的,他们刚开始都想拉拢庞青云,庞青云手上的人马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有帮助的。
只要庞青云听他们的,成为他们的人,那他们就会像姜大人一样,身后有魁字营撑腰,以后在朝廷讲话非常有底气。
但庞青云看不起两位大人,不想和他们站在一起。
这样一来的话,庞青云手上的人马对两位大人来说反而成了新的威胁,所以他们必须要削弱庞青云的实力。
狄大人接着追问庞青云!
狄大人:你兄弟赵二虎在苏州说要走,结果呢…一呼百应。在南京,有私分朝廷军饷,你山字营姓赵啊?
狄大人这一句话,可谓把庞青云拿捏得死死的。
意思就是告诉他,你兄弟的事情我们这都知道,他犯了这些错误,你居然还纵容他,你到底想怎么样?
其实赵二虎的这两件事,可大可小可化了!
只要庞青云跟两位大人站在一起,那什么都不是事,根本就不是事。
但现在庞青云不想和两位大人站在一起,那别人就要把这个事情拿出来当事说,并且成为庞青云的辫子给别人抓在手上。
这两位大人态度很明确,也很现实:你不上道,你不是我们的人,那就是我们的对手。你是我们的对手,我们肯定不会放过你啊,那就按照朝廷的规则来办。
结果庞青云害怕落下把柄,就直接把赵二虎解决掉了。
庞青云做的这两件事,减少人马并解决了赵二虎,无非是想向朝廷和太后表明自己的忠心,但他太小瞧朝廷的格局了。
他根本不知道,水有多深?
对于朝廷和慈禧太后来讲,每个人都希望有自己的圈子,有自己的人马,因为这些是他们手上重要的筹码和说话分量的体现。
而任何像庞青云那样,不受控制的,不确定的,不入圈的人,对于朝廷和太后来说都是一种威胁。
他们会这样想,你不成为我们的人,不听我们的差遣,难道想自己一方独大,还是有什么别的想法呢?
那我们不能让你有这样的苗头,必须进行遏制,以免破坏本来就不够稳定的朝廷格局。
所以他们的策略也很明确,直接从内部去削弱庞青云的力量,让他减少人马,让他的团队自乱阵脚,兄弟之间出现裂缝。
这样庞青云对朝廷和他们的威胁就降到了最低,庞青云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时时刻刻在被人拿捏,就是一枚棋子。
说到这里,对于庞青云这个角色,怎样才能活着?怎样才是最优解,想必大家一定有了一定的眉目。
庞青云想要做的事情,无非是实现自己的理想,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这有一个前提,你得坐稳总督的位置,巩固自身的实力,才有机会去实现理想。
而不是说刚刚被封为了总督,不观望形势,不懂得看清局势,而非常自我急切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其实到了总督的那个位置,并不是说你有权利了,你就什么事情都可以做。
位置越高,其实要考虑的事情反而要更长远,名义上是总督封疆大吏,但整个朝廷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谁不都在盯着你呢?
庞青云就是没明白这一条。
我们在社会上,在职场当中,也会遇到很多类似的情形。
到处都充满了竞争,到处都充满了博弈,到处都充满了格局与平衡。
学会做人,懂得人情世故,看清形势是非常重要的。
先不讲庞青云这样的大格局,一心为自己的百姓着想。
站在普通人的角度来讲,你得先学会自保,只有经过沉淀之后,你的人生才能走得更远,你的理想才能够实现。
就如同陈大人当时对庞青云的劝阻一样:你得先好好活着。
大家觉得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呢?
喜欢文章的家人,请点赞关注[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