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我们的教材有很多种,比如人教版、苏教版等等,不同的教材虽然有所区别,但整个内容是差不多的。本人教过多个版本的教材,存在的问题都差不多,综合来讲,现在的教材才是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的主要根源。因为从老师的教学来看,目前的教材真的存在很大问题,这些问题都极大的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
第一:现在的教材普遍比以前提高了难度,很多奥数内容都成了必学内容。很多人说目前是教材简单考试难,其实现在的教材比以前还是难了很多。
数学上,原来的奥数现在很多都是必考内容。比如我们熟悉的爬楼梯问题、植树问题、鸽巢问题等等,这些以前教材上都没有,也不会考试。但是现在都出现在了教材上,而且是必考内容。这些其实就是以前的奥数,都是比较难的知识点,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都是有难度的。
语文上,不但古诗词的背诵量多了很多,学生的识字量也增加了很多,特别是一二年级。课文很多原来是高年级的课文现在也下放到了低年级,对写作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很多三年级的孩子就要求作文字数在500字左右了。
至于英语更不用说了,教材都是全英语,几乎看不到汉字,无论是对单词量的要求还是阅读语法的要求都比以前高了不少。
我们的学生并没有比过去的孩子聪明多少,但教材难度却提高了很多,可想而知他们学起来怎么可能轻松?
目前的学校基本都有两套课表,一套用来应付检查,一套自己用。学校为什么要这样?就是因为目前的教材如果真按照国家规定的课时安排,根本就讲不完。
比如小学数学,按国家规定,每周是四节课,实际上学校每周安排的是九节课,照样很紧张。如果真是每周上四节,估计新课都讲不完。
还有英语,按国家规定,每周是3节课,现在大多数学校安排是6节课,比国家规定的整整多了一倍。还有语文、科学、道法等,国家规定的课节都很少,根本就讲不完。
说白了,现在的教育既想减负还不想减少内容,所有的困难都推给了一线老师和学生。
现在的教材最大的问题就是编的不系统,知识点不完整。以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为例,教材中只有最基本的概念及公式的推导,但实际上就算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公式,很多也不会举一反三。况且这一单元的知识点很多,书中很多都没有涉及,老师们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给孩子们讲解,这样必然导致孩子们要练更多的题。
还有我们熟悉的小学必须掌握的几大类型题,如归一问题、归总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路程问题等等,书中都没有详细的归类讲解,所以很多学生对这一类型题思路都不清晰,不得不上外面的辅导班。
现在的教材都是把高年级的知识点层层下放,大学知识下放到高中,高中知识下放到初中,初中知识下放到小学。教材本身已经加大了难度,但是考试比教材更难,基本不考书本上的知识,所以学生怎么可能减负呢?拼命补课可能还学不会呢?
义务教育本身不属于选拔考试,但是现在的中小学也开始注重选拔人才而不是培养人才了,各种题型是越来越难,让很多孩子早早就厌学了,连基本的知识很多也没有掌握!
教育的目标首先是培养人,其次才是选拔人才,但是现在的教育恰恰弄反了,从小学一年级就考察很多难题,试图拉开学生之间的档次。但这样做的后果是很多孩子连基本的知识都没学会,另外也导致很多孩子为了胜出,开始超前学习,当人人都试图超前学习,全民补课的时代也就来了。
大家对此怎么看?也分享一下吧!
义务教育语文那么多文言文。。关键课本上的还不考!
今年九月份的英语新教材更让人头疼。我们教材培训的时候,教研室的专家也认为新教材很难了。我们学校一个英语老师要带三个班,这种新教材对于三级级前零起点的学生非常不友好。但是因为英语老师缺人,而且上面检查的要求,我们学校一二年级,实际上是全市范围内的一二年级英语都被砍掉了。假使一二年级学校上一点,拖拖拉拉多少有点口语基础会好很多。现在这个局面,估计除了机构高兴,没人高兴
一部分人想减负,另一部分人想增负,为难的是老师!
教材越难,培训机枸越开心
编教材的不教学,教学的不出题,出题的不看教材…
专家们到乡镇小学上一个星期课就知怎么改了![得瑟]
是资源垄断,证书是工资待遇的依据,如果只靠大学颁发,大学有限的,名校是有限的,资源就是有限的,内卷是无效劳动,就无效在资源上限锁死了。那么,废除高考,废除毕业证和学历,证教分离,全民考证,就是把资源从院校手中垄断,解放出来。虽然教育资源还在院校手中,但至少不会一直只能在院校手中。
有人总说,我们学生被箍被凝固在解题上,不懂得活泼开朗开放打问号,不懂得创新,这个说法是自标高人,所有这些说法几十年天天存在,吓得我们学生们只能往外奔活路,但说这些话的全是睁眼撒谎,因为他们没有一个能写出西方神奇教育的具体方法步骤的详细论文来。但只有一点我经历过,我五六十年的时间,虽然有做过生意,也参加劳动,但更多时间浪费在逛街看报栏及新闻联播上,确实不错,但国学一窍不通,虽然看过四名著中的一半,总共也才花去约半个月的匆匆浏览。但现在才真正的学。所以时间偷偷遛走特无情。因此,快乐教育还不好过么,只是等待着一事无成罢了。但我们也不要让学生太辛苦,小学生保住睡十小时并给予一二小时自由时间。中学生保护八小时?并给于喘息时间。
教学大纲的调整完全是为了给资本创造机会,逼着家长到外面补课。
故意为之但屁民又能如何,傻子都知道怎么回事
都要能在校就搞好了,家长还会花大钱么?
要看是真想解决问题还是假想解决问题。如果不是真想,不如不说。
吾在想,应该出一计,高考招生九成学生英语不计分?让大家放开手脚学有用的东西?一成学生考进英语专业?英语占分二百分?语数各占一百五分?理化各占一百分?其它酌情?毕业后,归属专业机构安排工作?如果没有安排出去的,给按国家最低工资的百分之五十补助?这样做的好处是,一,可以让许多内心不愿学英语的学生得到解脱,减少很多压力。二,可以让想学英语的同学如愿以偿,三,全体大学生都无补贴,唯有英语专业的且找不到工作的学生得到补偿,这样可以弥补小初高学英语所付出的成本,四,有专业部门调拨,使供需渠首更加暢通精准。
我还想说什么呢?喔,有人说我们的教育出不了开拓的顶级人才。我说,你想出人才,就要学会当玩家,人家玩家把知识的冠冕请在自己的供台龛中,然后跑到外面来,世界各地寄来了成千上万份的灵感创意创想论证的的论文,就像送来的珍贵原料,然后经过他们内部人员润色加工,就成了桌面上丰富的美味,然后就请知识的冠冕品偿,知识冠冕赞不绝口,把荣耀冠冕统统戴在玩家身上,跟那些送论文的半毛面包屑也没有。这些苦主就像被割了舌头一样,有苦难言。你们说,论文容易么,都是一生的心血哪,自己傻了还在哀叹既生瑜何生亮呢。所以我们不要羡慕别人,在国内,要出于良心,而不是凭印象关系圈子而造成冤抑,我们大家懂得大家都不容易,实事求是。
砖家叫兽太多
语文是个笑话,书上的几乎不考。
专家们不仅把我们的孩子都当成了天才,而且还当成了摇钱树!因为他们都知道,天才与蠢才只🈶一线之隔;孩子是国与家的未来,大小家长为孩子花钱从来不手软!!![得瑟][得瑟][得瑟]
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文化水平和为国家培养人才,干脆一个年级分两种班级,两种教育模式,一种是把智商高的孩子集中为国家培养人才,一种普学班以提高文化素质和掌握基本生活技能为目的,可以目的性强点
应该不是,小升初多校划片,禁止分快慢班,然后觉得中小学生的压力小了很多,考试也简单不少,就是中考面临分流,初中生压力还是不小,最好是,把普高高一的内容转为职高文化课,高一全部讲完,期末时进行分流,并且采取凡是能上普高线的通通也是多校划片,禁止分快慢班
大语文罪大恶极!人是铁饭是钢,但不代表吃饭就要干饭桶!
你说的都对,说那么好又有啥用?他就是叫你学不上
专家不了解实际情况,问问一线教师吧。课时不够用
做得好[点赞]
教材一方面,科技又是一方面,现在弄个试卷打印太容易了,一堆题目,学生当然累了,还有就是家长群里通知太方便了,家长会啥的,制造各种焦虑,说机构只是转移话题,为什么机构会突然多起来
说到点上了。
教材点到为止,专家一句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把拓展空间无限扩大
教育部把减轻学生负担踩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