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中俄百年大计,退居幕后的三朝元老,用苏联的下场警醒普京

杨煜祺侃国际 2025-03-14 18:29:41

一位曾辅佐三代克里姆林宫主人的战略智囊突然发出尖锐警告,直指美国试图用“和平倡议”瓦解中俄战略协作。 俄罗斯前总统顾问谢尔盖·卡拉加诺夫近日抛出重磅分析,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中美俄三方裁军计划定性为“21世纪的美人计”,其历史参照系直指苏联解体前夕的致命决策失误——这场跨越时空的警示,正在莫斯科与北京之间引发深层战略震荡。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近期抛出“中美俄共同削减国防开支”的倡议,迅速获得克里姆林宫原则性认可。 普京公开表示愿推动三方对话,俄外长拉夫罗夫更强调核大国应“坐下来谈责任”。 表面看,这似乎为全球军控开辟了新路径,但卡拉加诺夫一针见血地揭露:该计划本质是削弱俄罗斯核威慑、离间中俄关系的双重陷阱。

这位参与制定俄罗斯新版核学说的战略家指出,美国在常规军力、科技储备和全球基地网络上的压倒性优势,恰被俄中核武库所平衡。 若按美方设想削减战略武器,相当于解除制约美国军事霸权的最后枷锁。 更危险的是,该计划刻意将中国捆绑入局——尽管中国核弹头数量仅为美俄零头,但美方试图借此制造“中俄核力量不对等”的矛盾点。

卡拉加诺夫将当前局势与1980年代末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作对比,揭开血淋淋的历史教训:当年苏联轻信西方裁军承诺,单方面削减战略武器,结果丧失与美国平等对话的资本,最终导致华约解体、国土分裂。 如今美国对俄递出的“橄榄枝”,与当年诱使苏联自废武功的“新思维”异曲同工。

这位三朝元老创建的“卡拉加诺夫主义”,始终强调地缘博弈的残酷本质——没有对等武力支撑的外交如同空中楼阁。 他深度参与的俄罗斯新版核学说明确规定:当国家生存受威胁时,可使用战术核武器实施先发制人打击。 这种战略思维的延续,恰恰是对历史教训的制度化回应。

面对美方精心设计的战略棋局,中俄展现出差异化应对。 中国明确表示国防建设聚焦主权安全,拒绝参与任何形式军备竞赛。 莫斯科虽表态开放对话,但克里姆林宫消息人士透露,俄军现代化换装计划仍在加速推进,包括部署可覆盖北美全境的萨尔马特洲际导弹。

卡拉加诺夫特别提醒,特朗普方案暗藏三重离间逻辑:其一,利用俄罗斯财政压力诱使其削减军费; 其二,制造“中国不愿配合”的认知偏差; 其三,在能源、科技等领域分化中俄互补结构。 这种攻势与北约东扩、乌克兰危机形成组合拳,意图复制冷战末期围剿苏联的战略模板。

作为“融入中国”战略的首倡者,卡拉加诺夫始终将中俄协作视为多极世界的基石。 他参与推动的中俄联合巡航、北极航道开发、本币结算机制,正在重塑欧亚大陆的力量格局。 在乌克兰战场,俄罗斯获得的无人机芯片、精密机床等关键物资,60%以上通过中俄边境陆路通道输送。

这种深度融合的战略协作,恰是破解美国离间计的核心屏障。 正如中国外长近期强调,中俄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基础上,这种超越传统同盟的协作模式,反而具备更强的战略韧性。

当华盛顿的裁军倡议遭遇莫斯科的战略警觉,当苏联解体的历史阴影与21世纪的大国博弈重叠,卡拉加诺夫的世纪警钟已然长鸣。 这位见证过柏林墙倒塌、北约东扩、克里米亚回归的战略家深知:在大国竞争的牌桌上,真正的底牌从来不是谈判桌上的微笑,而是隐藏在发射井中的毁灭力量与背靠背的战略信任。 中俄能否续写这份跨越时代的生存智慧,将决定欧亚大陆下一个百年的权力版图。

0 阅读:19

杨煜祺侃国际

简介:保持锋利,但也不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