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要历史人物都或多或少留下了影像资料。
但是,我们在阅读研究这些人的历史时,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很少有史料记载这些人物的外貌与行为细节特征。
尽管他们的历史照片大多数被保存了下来,让我们得以一窥他们的庐山真面目。
但是,这些照片毕竟比不上对一个人的近距离观察与生动描述。
由于笔者对晚清历史人物比较感兴趣,所以平日阅读史料时,格外留心史料上关于他们这方面的记载。
左宗棠这位晚清传奇人物,历史上是否有过对他近距离的观察与记录呢?比如身高、外貌特征、行动与神态等。
关于左宗棠这方面的记录,与之同时代的人,国人的记录比较罕见,倒是外国人对他有不少的记载。
今天笔者就分享大家,用以满足晚清历史爱好者们对左公功业之外的好奇心。
左宗棠的身高是多少?他的外貌有哪些基本的特征?图:1881年,时年69岁的左宗棠(图左),与醇亲王奕譞(图左)的历史合影照片
左宗棠,生于1812年,其祖上七代都是秀才,基本上是以教书授徒为生。
但是,在那样一个年代,一家十来口人的生活,仅仅靠一点授徒的收入是十分艰难的。所以,他家里面一旦有点节余,其父祖辈们都会在湘阴东乡左家塅买进几亩的农田,以便自己或请人耕种,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左宗棠5岁时开始随父念书,念书之余他十分喜欢乡村田园的农活。
他的这份兴趣与爱好持续了一生,几乎没有停止过。
即使在其任陕甘总督率军西征收复新疆的战事之余,他也会在督抚衙门或军营驻地附近开辟出一块空地,种上些农作物与蔬菜。
1880年,即光绪六年。
当时左宗已经68岁,他在西北一晃有十余年了。多年的戎马生涯,加之西北风沙苦寒的气候,左宗棠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了。
但他在军务之余,仍然坚持适量的体力劳动。
这年的5月8日,西征军离开肃州(今酒泉市)大本营到达了新疆的哈密驻扎了下来,为收复沙俄所占伊犁作武力军事斗争的准备。
当时大清驻英法公使、外交家曾纪泽正在俄国圣彼得堡,为收回伊犁与俄国政府展开谈判。
左宗棠将大本营移驻于新疆哈密,也是为了在背后以武力支持远在欧洲圣彼得堡的曾纪泽。
全疆的全境收复,就只剩下俄国人所占领的伊犁地区,战事并不多了。
左宗棠到哈后,恐怕士兵闲居无事,丧失斗志,就在大营附近开辟了一片荒地,命士兵们耕种杂粮。
他又在营内开辟菜园地20亩。
左宗棠对种菜很有兴趣,又有经验,他每天都要去菜园督看几次,有时也自己亲自动手,与士兵们一起劳作,往往一两个时辰下来还不知疲倦,乐在其中。
因为这个习惯,左宗棠的身体一直比较结实健康。
从目前的各种史料记载来看,左宗棠自少年到暮年,几乎没有大病过,身体条件一直不错。
他这种身体体质,也是他能在花甲之年后还能亲率大军西征新疆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古代,我国人均寿命都比较低。
左宗棠戎马一生,自48岁以后走上战场,东征西讨,很少有过长时间的休闲轻松时光,但他最后却活到了73岁。
这一切,与他有一个良好的健康身体是分不开的。
左宗棠留下来的历史照片不多,目前发现的大约只有5张。从照片上我们也能发现,这样一位威震天下的西征统帅,其身材并不高大,甚至可以说没有达到南方人的平均身高。
在清代,我国南方人成年男子的身高一般在一米六五上下,达到一米七零以上的,总的占比并不高。这就导致了那时我国南方人的平均身高远远低于现在南方人的平均身高。
根据左宗棠留存下来的历史照片,以现在的科技手段测量分析,普遍认为左宗棠的身高只有一米六零左右。
考虑到科技手段检测也有误差,我们即便上浮几厘米,一般说来,左宗棠的身高应该不会超过1.63米。
为什么这样说呢?
那我们看一看与之同时代的外国人的真实记录。
西方人笔下对左宗棠的细节描述图:陕甘总督任上的左宗棠
由于左宗棠出山较晚,待其登上大清历史政治的舞台中央时,他已经是50岁已过的人了。
所以,西方亲历者对左宗棠的描述与记录基本是他晚年的形象与特征。
1875年5月,朝廷正式任命左宗棠为西征军统帅,以完成收复新疆的使命。
为了取得对西北用兵的绝对领导权,左宗棠向朝廷申请了西北外事活动的权利。也就是说,凡是西北方面的事务,需要与外国人打交道的,一律要得到他这个陕甘总督、西征军主帅的同意。西北方面的外交事务,他左宗棠可以相机决断。
这样一来,左宗棠便拥有了很大的外交权力。
沙俄、英国、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人员,在进入西北或者新疆时,就必须与左宗棠本人打交道。
于是,左宗棠接触外国人的机会多了起来。
在其收复新疆的后期,即1880年5月,有一个叫福克的德国人与一个叫满德的奥地利人带上一位翻译从上海出发,不久来到了哈密。
福克与左宗棠有旧,他曾在上海开洋行时,为左宗棠经办购买过德国的织呢等机器运往甘肃。
当时的德国还没有在中国动武生事过,加之德克办事比较认真可靠,所以左宗棠对他很有好感,招待他们一行也比较热情客气。
左宗棠请他们就住在大营内上房后侧,每日三餐一同吃饭饮酒,常常是边吃边交谈,借以了解西方的工业与海外情况。
因为这个机缘,福克有机会与左宗棠在一起相处了一个多月,对左宗亲有过近距离的观察与接触。
后来福克离开哈密回到上海后,写了一篇《西行琐录》的文章发表于上海的外国人报刊。
该文章生动详细地记录了左宗棠这一段岁月的很多日常画面,可谓弥足珍贵。
这也是外国人较早详细记录左宗棠的一段史料。
德克在《西行琐录》中写道:
“每天的生活很有规律,天刚黎明,左宗棠就起床,先到菜园里去眺望一会儿。
“早上空气新鲜,他在菜地里走走,活动活动筋骨。然后回营房,立即接见属员,洽谈工作。谈完差不多7点钟了,于是开早饭。
“他和随员们一同吃,我与满德及翻译3人也同吃,有6碗菜。
“早饭毕,他开始批阅各方公事,草拟奏折,回复来往信件等,一直工作到中午。
“12点吃中饭,饭后继续工作,直到下午五六点钟。他又到菜园去,督看士兵们浇水灌地。菜园内瓜菜品种很齐全,他看到菜长得好,地里一片青翠,满怀喜悦,一日的疲劳也恢复了。然后回到营房晚餐,饭后与营务处人员谈谈天,我与满德也参加,谈话有时会持续到深夜12点,才各自回房休息。”
文章中福克感叹道:
“左爵相年七旬(注:当时左宗棠68岁),身在沙漠之地,起居饮食,简省异常,内无姬妾,外鲜应酬之人,其眷属家人多未带带至任上,性一人在塞。老臣蹇蹇,砥柱中流,不特清廉寡欲,硕辅朝廷,凡一切爱民敬事之诚,尤旷代所罕见也。”
文章结尾处,福克又由衷地赞叹左宗棠爱国爱民的精神,写道:
“一月以来,觉爵相年已古稀,心犹少壮,经纶盖世,无非为国为民。其忠正丹心,中西恐无其匹。爱民犹如赤子,属员禁绝奢华,居恒不衣华服,饮食不尚珍馐。
“如此丰功伟业,犹不改儒生气象。”
福克面对眼前这样一位品德如此高尚的大清国功勋重臣,见他生活上如此简朴,有时也免不了很好奇。
有一次,他见左宗棠很高兴地谈到了自己的家乡湖南,于是好奇地问道:
“爵相如此高年,家中不积攒房屋田地,何必自苦如是?”
左宗棠顿了顿,捋了捋胡须回答道:
“君子做官,是为国家利益做事,而不是为了私利。我不愿留财产给子孙,是恐怕给他们添麻烦,反害了他们。”
这些记载应该是外国人对左宗棠比较早的近距离观察访谈了,它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关于左宗棠的日常生活画面。
1881年元月,收复新疆的一切战事已接近尾声,远在俄国圣彼得堡的曾纪泽已经与俄国政府的谈判已经结束。俄国人同意归还伊犁地区给中国,新的条约已经签订。
于是左宗棠返回甘肃兰州总督衙署。
在兰州时,他又接待了一批俄国客人,并留他们就住在总督衙门,前后差不多有一个月。
为了了解俄国人国内的情况,他几乎每天都与俄国客人见面交谈,有时也与他们一道共进晚餐。
这批俄国客人中有一位名叫皮亚塞茨基的博士,他后来对左宗棠有一段文字记录,颇为生动传神。
对于他们第一次与左宗棠的会面情形,皮亚塞茨基写道:
“我们的长官也让我们按照等级,面对着门排成一列。总督很快就出现在门口,大约有12名身着官服的官员跟随其后,而他(指左宗棠)本人只戴了顶官帽。”
“总督身材矮小而壮实,看起来年龄不超过60岁。我觉得他的外表与俾斯麦亲王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他的肤色较深。他的胡须稀疏,但唇上的髭须却非常浓密。
“他的动作夸张,富于感染力,也许是为了让人留下深刻印象。他进门时,微微点头,算是友好致意。接着他站住了,似乎忽然想起了什么,但他什么也没说,又向前走了一步,然后站在那儿打量着我们。”
皮亚塞茨基还记录了关于左宗棠一件颇有意思的事。
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窥见在那个时代,左宗棠对西方文化艺术的态度。
由于皮亚塞茨基颇通西洋画,一次他主动提出为总督大人画一幅素描。
本来皮亚塞茨基也没抱多大的希望。
因为这种西方艺术对当时古老的中国完全是陌生的,并且人们也不大认同西洋画,认为没有中国画特有的神韵。
谁料,左宗棠竟然爽快地答应了,做起了皮亚塞茨基的人像模特。
当他作画时,好多人还在一旁观看,并发表了议论。
皮亚塞茨基因此有机会成了左宗棠人体肖像画的第一位西方人,估计也是唯一的一位。
他后来在回忆文章《俄国旅行家在蒙古与中国》一文中写道:
“左宗棠(中途)忍不住站起身来看画。他对画作极为满意,不过他说我把他画得太年轻了,又说我没有把他帽子上的双眼花翎画上。
“那些孔雀羽毛从帽子上垂到后面去了,从前面的角度是看不见的。但左宗棠不管这些角度的问题,一定要我画出这个官衔的标志……
“我画完了这幅肖像,左宗棠和他的随员们马上仔细查看,时不时双手举画到远处欣赏。
“最后他又派人拿来他的双筒望远镜、显微镜和立体镜,用这三个仪器来看画。”
左宗棠对这些俄国旅行者给予了很大的活动自由空间,允许他们在兰州城里自由走动,想看哪个地方都可以去。
当这批俄国旅行者要离开兰州之前,左宗棠与他们一道做了最后一次参观。
这次,左宗棠向这些俄国人说起了他对中国的看法。皮亚塞茨基在该文中写道:
“左宗棠的意思是要我们明白,他的祖国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相比,都不相上下。若非超越了它们,至少也有着同等的地位。
“这增强了我对他的好感。他把中国和其他国家做比较,又说道,欧洲人以众多新发明引起世界瞩目,而中国人则在他们的古物与文字记录中寻觅新的灵感,他们的古代历史是无尽的宝藏,有许多秘密无人知晓,等待人们去发掘。”
1881年1月,左宗棠回到京师。朝廷由其主管兵部,入值军机处,并命其在各国事务总理衙门上行走。
处于军事与外交事务核心枢纽的左宗棠,与外国人打交道则更多,但这时外国人对他的相关记录反而很少了。
晚年左宗棠巡视江南沿海防务,途经上海租界,外国人无不畏服;图:左宗棠晚清时期的历史画像
1882年,即光绪八年。
此时的左宗棠又回到了南京两江总督任上。
这年的四月初十,左宗棠离开南京,前往镇江、常州、苏州、上海等地。此行目的,一方面是检阅江南防务,另一方面是视察上海机器局(即江南制造总局),了解其兵器生产情况,积极备战,准备迎接法国来自海上及中越边境上的挑衅。
4月23日中午,左宗棠的出行仪仗队经过上海租界时,本来对清朝官员傲慢无礼、不屑一顾的租界当局,听说是左爵相左宗棠到了,他们急忙扯下他们的国旗,换升起大清黄龙旗,派洋兵警执鞭清道,鸣炮十三响,恭谨有加。
这天正下雨,外国人乘坐马车者遇到左宗棠的绿呢大轿前的“清道飞虎”和“肃静迴避”牌子时,赶紧避道而行。
当时,道路两边中国人观者如堵,都诧异说,此为从来所未有者。
当有人告诉左宗棠:
“按照洋人租界章程,凡带刀持械者,必须先到租界工部局取得照会,方能通行。”
左宗棠听后大怒道:
“上海本中国之地,外国人只租借尔。以我中国军人行中国地,何照会之有?”
他命令护兵荷枪实弹,刀剑出鞘,昂然而行。
租界当局非但不敢干涉,还命令巡捕沿途照料,并告诫租界兵警道:
“左公乃中国名将,今以驰驱王事过此,慎勿犯其怒也。”
次年,当左宗棠又一次到上海时,外国人对他依然恭敬有加,观者如堵,时人莫不感叹: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在当时,外国人向一位中国官员鸣炮致敬,左宗棠是享此尊荣的第一人。
由此可见,左宗棠在外国人心中,声望很高,威严甚隆。他们就崇拜如左宗棠这样的强者。
西方人对左宗棠的评价及文章结语作为一个从湖南三湘大地走出来的中国人,左宗棠尽管身材不高大,但他无疑是西方人心中的强者,是一个时代的伟人。
他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在那个西方列强普遍不看好的前提下,以其卓越的军事才华,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一举收复了脱离大清中央政府控制长达10年之久的新疆。这在他们看来不可能收回的伊犁,最后却被他率军成功收回。
这不仅让西方列强感到惊讶,也让他们发自内心地由衷敬佩这位中国晚清历史上伟大的将军。
左宗棠作为我国近代史上卓越的军事将领,他在整个西方拥有很高的知名度。
他的名字如后来的李小龙一样,曾一度是西方世界传播最广的中国人名字。
1894年,美国著名学者亚瑟·史密斯在其享有盛名的著作《中国人的气质》中这样评价左宗棠,他说:“左宗棠的农垦大军彻底完成了他的使命,其伟大功绩放在任何国家的史册上,都是极其卓越的。”
曾任美国副总统的华莱士说:“左宗棠是近百年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也展现给了世界。”
左宗棠之所以被美国人如此高度认可,是因为左宗棠征服了当年连美国人、英国人都头疼的沙俄。
这在西方人看来,左宗棠在清朝那样虚弱的国力环境下,以垂暮之年冒着决死的信念,竟然把面积达166万平方公里的整个新疆收了回来,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思议的。
回顾那一段历史,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从心底感谢这位外国人眼中“身材矮小而壮实”的湖南汉子左宗棠。
他是外国人眼中的伟大人物,是中国史学家眼中“自唐太宗以后,对国家领土贡献最大的人物”,是民族英族林则徐眼中的“非凡之才”,是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眼中“五百年来第一人”,更是毛泽东主席所讲的“新疆的完整要感谢两个湖南人”中的其中一人。
他是我国晚清历史星空中最闪亮的一颗星星。
他的名字犹如西北的新疆,永远是镶嵌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的珍贵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