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已经55岁的熊丽,竟然还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在此之前,她还结过三次婚,每次都是靠着丈夫的钱生活,离婚之后,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她,靠着90多岁老母亲的退休金才能勉强生活。
甚至连母亲摔倒住院后,急需用钱,她也没有想要出门工作的意思。
那么,是什么让熊丽变得如此懒惰?她又长什么样能让周围人甘愿为她花钱?

1976年,熊丽出生在湖南长沙的一个普通家庭里,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可惜大哥却在十几岁时,因病早早离世。
母亲李凤玲在42岁高龄才迎来熊丽,这个老来女瞬间成了全家人的心头宝。

小时候,家里条件虽说不上优渥,但每次有好吃的,父母总会把最好的那份,小心翼翼地递到熊丽面前。
过年时,商店里摆放着崭新的玩具,哥哥姐姐们站在橱窗前,眼睛里满是渴望,却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而熊丽,在父母的宠溺下,总能把最新款的玩具抱回家。

时间一长,熊丽习惯了被众人捧在手心里的感觉,唯我独尊、刁蛮任性的性格在溺爱中慢慢养成,严重的“公主病”让她生活里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完全没有自主生活的能力。
熊丽13岁那年,家中的顶梁柱——父亲,突然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这本该是熊丽懂事成长的转折点,可母亲却陷入了对熊丽更深的溺爱里。

每天早上,其他孩子都已经早早起床洗漱,准备去上学时,熊丽还在被窝里呼呼大睡。
而母亲非但不生气,反而轻手轻脚地走进房间,先把毛巾用温水浸湿,拧干后,再帮熊丽擦脸擦手,甚至还亲自端来早餐,坐在床边,一口一口喂她吃。
哥哥姐姐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止一次地提醒母亲:“妈,熊丽也不小了,该让她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了。”
可母亲总是摆摆手,依旧我行我素,满不在乎地说:“她还小呢,等大些再说。”

那时,家里经济条件越发艰难,孩子们的学费成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能让熊丽继续读书,母亲把其他孩子叫到跟前,苦口婆心地劝说:“你们弟弟妹妹里,就熊丽读书最有希望,你们先出去打工,供她上学,以后有机会,再想办法。”
哥哥姐姐们虽然满心不情愿,但看着年幼的熊丽,还是咬咬牙,收拾行囊,踏上了打工之路。

然而,熊丽却丝毫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在学校里,别的同学都在教室里认真听讲,她却常常逃课,跟着一群小混混在外面闲逛。
有一次,同桌不小心碰掉了她的书本,她瞬间暴跳如雷,猛地站起身,把同桌的书包直接扔出了窗外,还大声吼道:“你长不长眼睛啊!”同桌被吓得脸色苍白,其他同学也都敢怒不敢言。

老师多次找她谈话,可她根本不当回事,没多久,学校实在无法忍受她的行为,将她劝退。
面对这样的结果,母亲心疼地抱住熊丽,轻声安慰:“没事,咱不读就不读,妈妈养你。”
哥哥姐姐们看着被母亲宠坏的熊丽,只能无奈地摇头,任由她按自己的想法生活。

很快,熊丽便19岁了,她结识了一位从浙江来的富豪。
富豪被她姣好的容貌和独特的气质吸引,便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熊丽呢,也被富豪的财富和优渥生活所打动,很快两人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熊丽过上了阔太太的生活。
出行有豪车接送,家里有保姆照顾起居,她每天只需悠闲地逛街、美容,日子过得好不惬意。
可熊丽骨子里的好吃懒做和任性却丝毫未改,她从不做家务,也不愿意出去工作,对丈夫更是任性指使。

早上,丈夫还在睡梦中,她就大声叫嚷着让丈夫给她买早餐;晚上,丈夫忙了一天回到家,她又要求丈夫陪她去参加各种聚会。
丈夫一开始还能容忍,可时间一长,也渐渐不堪重负。
终于,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丈夫无法忍受她的行为,提出了离婚,并分给她14万元的离婚费用。

拿着这笔钱,熊丽回到了娘家。
本以为她会有所收敛,重新规划生活,可她依旧挥霍无度,买名牌包包、去高档餐厅消费,没多久,14万元就被她挥霍一空。

没钱花的熊丽,很快又将心思打在了结婚上。
于是,经人介绍,熊丽又与湖南当地开小公司的商人结了婚,商人虽然财力不及她的第一任丈夫,但一开始也尽力满足她的需求。
然而,熊丽的消费习惯和任性脾气并没有改变。

她依旧不工作,每天除了逛街就是和朋友聚会,花钱如流水,商人的生意渐渐出现了问题,无法再支撑她的高消费。
两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多,争吵不断,仅仅结婚两年,商人就提出了离婚,结束了这段短暂的婚姻。

而此时的熊丽,已经年过30,青春不再,美貌也逐渐褪去,已经没有人愿意为人老珠黄的熊丽买单。
但在母亲的安慰下,她还是与一位环卫工人走到了一起。
然而,环卫工人的工资微薄,生活过得十分节俭,熊丽却依旧大手大脚,嫌弃丈夫没出息,不能满足她的物质需求。

她常常抱怨:“你看看人家的老公,开豪车、住豪宅,再看看你,就挣这么点钱,怎么养我?”
丈夫每次都默默忍受,但最终也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熊丽也觉得这样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主动提出了离婚。
每一次婚姻的失败,都没有让她反思自己,反而让她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之后熊丽的行为,更是让人大跌眼镜。

三次离婚后,熊丽灰溜溜地回到了娘家。
此时的她,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丝毫积蓄,只能靠着年迈母亲微薄的退休金勉强度日。

母亲心疼女儿,依旧像小时候那样,洗衣做饭照顾她,哪怕自己身体也不好,走路都颤颤巍巍。
日子一天天过去,家中那破旧的老房子迎来了拆迁。
这本是改善家庭生活的好机会,可母亲却做出了一个让其他兄弟姐妹心寒的决定——她把大部分拆迁款和房子都给了熊丽。

在母亲心中,熊丽是最需要照顾的孩子,却没想过这个决定如同导火索,彻底点燃了家庭矛盾。
哥哥姐姐们看着被母亲偏爱的熊丽,心中满是委屈和不满。

这么多年,他们为家庭付出了那么多,打工赚钱供熊丽上学,如今却在拆迁款的分配上被母亲如此忽视。
从那以后,隔阂在他们心中悄然滋生,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
另一边,母亲这么大年龄还在照顾熊丽,迟早身体会累出毛病,而这一天,很快就来了。

母亲94岁时,半夜上厕所时意外跌倒,被紧急送往医院,躺在病床上的母亲急需治疗费用,可熊丽身无分文,母亲给她的钱她早已挥霍一口,她终于慌了神。
她急忙联系哥哥姐姐,希望他们能出这笔钱,然而,电话那头传来的却是冷漠的拒绝。

哥哥愤怒地说:“这么多年,妈一门心思都在你身上,把所有好东西都给了你,现在需要我们了才想起我们?晚了!”
姐姐也在一旁附和:“她这是咎由自取,我们凭什么要为她的任性买单!”
无奈之下,熊丽只能找到调节员,希望能从中调解。

哥哥姐姐见到熊丽后,积压已久的情绪彻底爆发:“你看看你,这么大个人了,整天游手好闲,一事无成,就知道啃老。现在妈病了,你有什么能力照顾她?”
面对哥哥姐姐的指责,熊丽低着头,无言以对。

在院方和派出所的调解下,一家人终于坐下来心平气和地沟通。
哥哥姐姐态度坚决,希望熊丽能出去找份工作,不要再继续啃老,也该为老人的赡养出份力。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熊丽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她红着眼眶,声音哽咽地承诺:“我知道错了,我会出去找工作,以后好好照顾妈,不再让大家失望。”

熊丽的人生,就像一场荒唐又无奈的闹剧。
她的“巨婴”行为,是自身不思进取的结果,更是父母过度溺爱的苦果。
这个故事深刻地反映出,过度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有多大,人只有学会独立自主,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我成全。
熊丽虽然做出了承诺,但未来的路还很长,她能否真的改变,重新开始,我们拭目以待。

这也叫漂亮?真不知道你对漂亮是怎么定义的?
这就像人说的~会快活的快活一辈子,不会快活的累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