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女孩卖血供4个哥哥读书,16岁意外离世,全家为她披麻戴孝!

时鸢故事栈啊 2025-03-21 19:40:35

在山东鲁西南农村,有个叫申春玲的女孩,她短暂的一生,感动了无数人!

11岁,因父亲离世,母亲带着她和弟弟改嫁。

12岁,继父在工地上高空坠落,终身瘫痪。

屋漏偏逢连夜雨,家里6个孩子,2个老人,1个病人,母亲嫌负担重,深夜带着弟弟一走了之。

在此后的4年时间里,年仅十来岁的申春玲,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这个支离破碎的家。

辍学务农、操持家务,卖血供4个哥哥读书,用板车拉着继父去四处治病……

16岁那年,在一次卖血后,她晕晕乎乎倒在了车轮之下,匆匆结束了她短暂的一生。

申春玲去世后,全家悲恸不已,继父破例让她进了申家祖坟,三个哥哥为她披麻戴孝。

绝境中一朵野花,却开得绚烂无比,让我们一起走进申春玲的故事。

01、随母改嫁,辍学养家

申春玲,出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

原本,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惜父亲英年早逝,留下姐弟俩和母亲相依为命。

孤儿寡母日子不好过,1994年,在媒人的介绍下,母亲带着申春玲姐弟俩改嫁到了申家。

继父申树平,是个为人忠厚老实的木匠,父母年迈,家中还有个4个儿子。

母亲算是嫁对了人,母子三人在申家很受欢迎,全家人都对姐弟俩疼爱有加。

申家的条件一般,申树平一个人要供4个儿子读书,一个大学,三个高中,日子也过得非常紧巴。

但是,当他得知申春玲11岁还没上学后,二话不说,立马拿钱出来供继女读书。

而申春玲也很争气,读书非常用功,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申春玲很懂事,每天放学后,她都会主动帮家里干活儿,还会帮继父搬木头、拉锯子。

申春玲的表现,远远超出了申树平的期望,他逢人就感慨自己有福气,添了个好女儿。

1995年,申家幸福的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

一天,继父申树平在工地上做工时,不小心从高处摔了下来,从此终身瘫痪。

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收入来源也断了,治病还欠下了一大堆的外债,家庭陷入了困境。

这时,二哥站了出来,提出他要辍学赚钱养家。

二哥即将参加高考,成绩在年级又是名列前茅,无论他怎么说,父亲都坚决不同意他辍学。

后来,三哥、四哥也争相提出要辍学养家。

申树平非常为难,孩子们都很优秀,马上就能摸到大学到门了,耽误哪个他都心疼。

这时,12岁的申春玲站了出来,她才读小学,最该辍学的人是她,既省了学费,又能帮着养家。

继父虽不舍得,但也只能含泪答应了。三个哥哥也许诺,日后考上大学,一定报答妹妹的这份恩情。

02、不离不弃,拼死干活

家里10口人要吃要喝,5个孩子要读书,1个病人要伺候,如此承重的负担,压得母亲喘不过气来。

三个月后,母亲心生绝望,她选择了最好走的哪一条路:带着自己的小儿子一走了之。

一场横祸,又来一场变故,这个家变得更加摇摇欲坠。

有人劝申春玲,“走吧,你妈都能走了,去你姥姥家,别留在这里受苦了。”

但申春玲却于心不忍,她要是走了,继父怎么办?爷爷奶奶怎么办?哥哥们的学业又该怎么办?

她对着继父和几个哥哥,拍着胸脯保证,自己绝不会抛下这个家走的,她要和他们一起共度难关。

从此,申春玲成了这个家的半边天,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大小活儿。

每天,天不亮,她就早早起床下地忙农活,晚上,披星戴月回家后,她还要操持家务。

小小年纪的她像个家庭主妇一样,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1966年夏天,继父病情加重,申春玲决定带着继父去济宁治病。

80多公里多路程,申春玲独自一人用板车拉着继父就上路了,路远车重,硬生生走了2天1夜。

申春玲脚也磨破了,肩膀也肿了,父女俩终于到达了医院。

城里住宿贵,申春玲舍不得花这个钱,便直接住在医院的自行车棚里。

保安以为她是乞丐,给往外撵了好几次,夏天蚊虫又多,被咬得浑身是包,但申春玲还是忍了下来。

带继父看完病,回到家,申春玲又得抢割麦子。

7亩地的麦子,全指望着申春玲一个人抢收,爷爷奶奶年迈,只能做饭、困麦子,打打下手。

那几天,申春玲吃睡都在地里,没日没夜地割麦子,困得不行了,就小睡一会儿。

割到最后2亩麦时,申春玲实在撑不住了,放声大哭了起来。乡亲们见状,非常同情,纷纷出手帮忙。

麦子割完后,申春玲整个人也累虚脱了,手和脚也都磨出了血泡,好在换来了一家人的口粮。

03、卖血供哥哥读大学

1996年盛夏,二哥收到了上海同济大学到录取通知书,三哥却意外落榜。

三哥哭了,他觉得自己愧对小妹的付出,准备放弃学业。

但申春玲却拉着三哥的手,安慰他不要灰心,鼓励他再复读一年。

二哥要开学了,3000元的学费成了申家最大的难题。无奈之下,申春玲想到了卖血。

第一次去,医生一听她才13岁,立马就拒绝了。

但申春玲不死心,隔天她又去了,这次她慌报了年龄,抽完血,拿到了400块钱。

没隔几天,申春玲第三次来到了血站,这次,医生说什么也不给抽了。

情急之下,申春玲扑通一声跪在医生的面前,红着眼眶说出了家里的难处。

医生沉默了,思考片刻后,他抽了申春玲一点点血,随后从自己身上掏出700块钱,递给了申春玲。

申春玲拿着1100元钱,悉数都交给了继父申树平,并借口是她找人借的。

剩下的学费没着落,父亲狠心卖了一块宅基地,爷爷奶奶卖掉了3棵留着准备打寿棺的大杨树。

举全家之力,终于凑够了二哥的学费。

苦难赋予了申春玲超出同龄人的成熟,小小年纪的她,满脑子都是怎么挣钱。

听说种棉花赚钱,她都吭哧啃哧去种棉花,结果,累了几个月也没赚到什么钱。

听说贩卖苹果赚钱,她又去苹果园贩苹果。小女孩,一个人拉,一个人卖,渴了却连个烂苹果都舍不得吃,得留着带回家给家人。

除了苹果,申春玲还在农闲时卖过槐米、黄豆、草帽等,就为了多赚几个钱供哥哥们读书。

四哥见小妹太辛苦,主动退学参军,准备以后报考军校。

04、16岁离世,破例葬进祖坟

1997年,申家开始走上坡路。

经过治疗,继父申树平的病情有了很大的好转。

大哥本科毕业后考上了研究生,三哥顺利考上了大学,而四哥在部队入了党,还当上班长。

1998年,奶奶去世了。

临终前,老人拿出了自己珍藏了一辈子的玉手镯,交到申春玲的手上。

原本,这是两位老人准备留给长孙媳的传家宝。但是,申春玲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老人改了主意,一定要传给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孙女。

“奶奶有你这么个孙女,这辈子不亏!”奶奶带着不舍,离开了人世。

四哥在部队听说奶奶去世后,给家里寄信,说准备放弃考军校。

申春玲不同意,她急忙找人回了一封,告诉四哥,让他安心备考,家里的事情,她一个人能搞定。

1998年8月,为了哥哥们多寄点钱,申春玲又想到了卖血。

没想到,这一次,竟要了她的命。

抽完血后,身体原本就瘦弱的申春玲,开始体虚,有点晕晕乎乎,但她还是强撑着身体去邮局汇款。

在过马路的时候,一个恍惚,申春玲倒在了一辆卡车的车轮之下,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6岁。

听闻噩耗,继父几度昏厥,爷爷也悲痛过度,一病不起。

除了读研的大哥无法抽身回家,其余三个哥哥,都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踏上了回家的列车。

二哥坐了2天的火车,一路不吃不喝,哭着回到老家。而三哥更是抱着妹妹的遗体,哭晕了过去。

申春玲在申家生活了4年,不是亲闺女,而且未成年早逝,按当地风俗,不能葬进申家祖坟。

但继父申树平和村里的长辈念申春玲情深义重,破例将她葬进了申家祖坟,并举行了一场当地最高规格的葬礼。

一朵16岁的美丽花儿,就此凋零。

05、写在最后

申春玲去世后,曾经采访过她的作家刘红,特意赶去参加了她的葬礼,并写下了一段祭文。

来源:360百科

正如祭文所写,申春玲是一朵野花,在苦难中托起了一个与她毫无血缘的家,那么坚强,又那么执着。

她也是一抹云霞,那么美,却匆匆走了,走得很轻,轻得不留痕迹。

短暂而炽热的生命里,申春玲留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也留下了一股不灭的亲情能量。

0 阅读:6

时鸢故事栈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