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爆炸后,她驾机两次冲向蘑菇云2

未来之鹰航空 2024-12-11 09:53:12

“我张连芳干啥都要十全十美”

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原子弹爆炸后形成的火球,在空中变成一个巨大的蘑菇云烟柱,看上去很漂亮,却隐藏着巨大的辐射力和杀伤力。

当时,张连芳和战友们一直在现场待命,他们趴在坑道里戴着墨镜、塞着耳朵等着爆炸。“一个小战士一睁眼说'成功了’!我们才把眼睛睁开,就往飞机上跑,要去采样。”

为了获得分析爆炸效果的第一手资料,空中取样是原子弹爆炸实验中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在国外,这些工作都是由无人机完成的,可在当时那个年代,我们还没有无人机,只能采用空中人工取样。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这次取样任务,张连芳他们驾驶的飞机进行了专门的改装。

核爆发生30分钟后,蘑菇云形成最好的时机。这时,虽然蘑菇云已变成一团黑色残云,但残云中仍有放射性物质和未知的高温等,飞机会遭遇什么情况,没有先例,无法预测。蘑菇云附近气流强劲,能见度很低,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使飞机出现剧烈摇晃。

机组努力保持飞机平飞,等待张连芳计算好进入云团的最佳角度和最佳时机。张连芳回忆:“飞机震动得上窜下跳,脸都被烤得像发烧一样。”

张连芳和战友们临危不惧,他们驾驶着飞机尽可能地贴近蘑菇云。“从边上'噌’一下穿过去,大概几秒钟,样就采到了。”

然而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第一次采样工作完成后,张连芳和战友们却作出一个决定:返回,再采一次!

好不容易成功了,为什么还要再采一次?张连芳的回答气势十足:“要保证任务完成得好。我张连芳干啥都要十全十美,不能半途而废!”

“只要有西北的任务,准有我张连芳”

任务结束后,张连芳和她的战友们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污染,检测结果显示,张连芳受污染最重,没几天,她的头发就全部掉光了,但她并没有当回事。为了让她安心疗养,丈夫张文波两次推迟婚期,婚后更是全权负责家里的大小事务。

因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是“地爆”方式,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因此,实现“空爆”被提上中国核试验的议事日程。

1965年,空军接到空投原子弹的试验任务。已经参加过一次核爆任务的张连芳在经过短暂休养过后,奉命再次来到大西北,这一次她的任务是“万里长空追蘑菇云”。

“只要有西北的任务,准有我张连芳!”明知有生命危险,张连芳却由衷地感到高兴,“我这人就这样傻兮兮的,所以我那些战友叫我'傻连芳’,傻得可爱。”

核爆试验之后,张连芳回到部队,继续默默从事飞机领航员的工作,直到1990年退休。如今,88岁的 张连芳虽然离开了蓝天,但仍在书写蓝天的故事。她把记忆里那些惊心动魄的日子变成落在纸上的文章,将那段尘封的过往讲给更多人听。

尽管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和努力,张连芳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她说:“高高兴兴也活一天,愁眉苦脸也活一天。到任何时候我都高高兴兴。”

张连芳在飞机前

0 阅读:3

未来之鹰航空

简介:致力于航空模拟器研发制造及青少年航空航天科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