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结拜为兄弟,建国后:一人是农民,一人是铁匠,一人是主席

阿智通鉴 2024-11-02 03:02:48

1952年的一天,在北京的中南海,毛主席接见了一位来自湖北的农民。

见面时毛主席非常高兴,还管这位农民亲切的叫“二哥”。

原来,这是早年毛主席从军时的好友,除此之外还有一位,当初三人还结拜为异姓兄弟。

那么,他们与毛主席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

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革命年代的兄弟情

除了毛主席外的惹人分别叫彭友胜和朱其升。

1911年的湖南,战火纷飞,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

彭友胜和朱其升相识于湖南新军。彭友胜出身贫寒,为了糊口参了军,凭借勤恳踏实很快当上了副班长。

朱其升

朱其升曾是个铁匠学徒,因不堪忍受欺压而逃离,最后也投身军营。两人同为苦出身,一见如故,很快成为挚友。

那是个秋高气爽的午后,朱其升正在操场上教新兵使枪,忽见一个身材高大、面容清秀的年轻人正与征兵处的军官争执不休。

朱其升好奇地走近,只听那年轻人慷慨激昂地说:“我虽无担保人,但有报国之心!为何不让我参军?”

朱其升被他的热血所感染,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说:“小兄弟,我来给你做担保!”

年轻人惊喜地看着朱其升,连声道谢。朱其升又把彭友胜叫来,三人一拍即合,顺利让这个叫毛润之的年轻人加入了新军。

从此,三人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战友。彭友胜和朱其升都比毛润之年长几岁,便把他当弟弟般照顾。

少年毛泽东

初来乍到的毛润之对军营生活还不熟悉,彭友胜便把自己的上铺让给他。

朱其升则手把手教他使枪射击,还经常从自己的口粮里匀出一些给他补充营养。

毛润之虽然年轻,却学识渊博。每到休息时间,他就给战友们讲历史故事,说些天文地理的见闻,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

有一次,一个兵痞欺负新来的毛润之,说他文弱书生来当什么兵。毛润之据理力争,那人恼羞成怒就要动手。

朱其升见状立刻冲上前去,挡在毛润之身前怒斥道:“有本事冲我来!”

彭友胜闻讯赶来,三人并肩而立,那兵痞见势不妙只好悻悻而去。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敢欺负毛润之了。

1911年底,部队接到向浏阳进发的命令。三人随大军急行军,翻山越岭,风餐露宿。

一天夜里,毛润之因体力不支落在了后面。朱其升发现后,二话不说背起他继续赶路。

彭友胜见两人都不见了,心急如焚,连忙折返去找。三人终于在半夜里重逢,相拥而泣。

平安脱险后不久的一个傍晚,三人相约来到营地附近的红枫坡上。满山红叶如火如荼,映衬着夕阳,美不胜收。

毛润之望着这壮丽的景色,忽发奇想:"我们何不在这红枫坡上结为异姓兄弟?"

彭友胜和朱其升欣然应允。

三人于是折下树枝当香,捧起泥土为炉,跪地叩首,庄严宣誓:“今日我等三人,虽非同根生,却志同道合。从此同甘共苦,生死与共,但有违背,天地不容!”

誓言话落,三人相视一笑,紧紧握住彼此的手,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从此,彭友胜、朱其升、毛润之成为了比亲兄弟还亲的异姓兄弟。

各自命运的转折

1912年春,湖南新军驻地一片萧条。辛亥革命的硝烟刚刚散去,中华民国初立,新军即将解散。

毛泽东站在营房门口,望着远处的青山,眼神坚定而深邃。他转身对彭友胜和朱其升说:“两位哥哥,我决定离开军队去读书。”

这个决定虽在意料之中,却仍让两位兄长心头一震。

青年毛泽东

朱其升拍着毛泽东的肩膀,语气中带着不舍:"润之,你真要走啊?"彭友胜则显得更为豁达:"弟弟,我知道你不是池中之物。去吧,外面的世界更适合你。"

为给毛泽东送行,朱其升特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菜,还亲手做了一盘红烧肉。

席间,三人推杯换盏,回忆往事,畅想未来。酒至半酣,朱其升忍不住泪流满面,搂着毛泽东的肩膀说:“弟弟,别忘了我们啊。”

分别之际,彭友胜悄悄塞给毛泽东两块银元,这是他积攒多时的积蓄。毛泽东推辞不过,最终收下,心中满是感动。三人相拥而泣,依依不舍地道别。

从此,三兄弟的人生轨迹渐行渐远。毛泽东怀揣着理想和抱负,踏上了求学之路。

他先后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和北京大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革命思想。

在这期间,他参与创办了新民学会,组织工人运动,为日后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基础。

朱其升选择回到家乡务农。他用自己的积蓄开了一家小铁匠铺,一边种地一边打铁。虽然生活清贫,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

每当夜深人静时,他总会想起当年在军营里的日子,想起那个意气风发的毛润之。

彭友胜则继续留在军队。凭借着过硬的军事素质和忠诚的品格,他很快晋升为少尉排长。

但是渐渐的,彭友胜亲眼目睹了国民党军队内部日益严重的问题。

他看到长官们贪污腐败,中饱私囊;士兵们纪律涣散,欺压百姓。这些现象如同一把把小刀,不断割裂着他对军队的信念。

每天清晨,当他穿上那身曾经引以为豪的军装时,心中都会涌起一阵失望和苦涩。

彭友胜开始质疑自己继续留在这支军队的意义,他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与眼前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内心的矛盾与日俱增。

1926年的一个秋日,彭友胜在广州偶然得知毛泽东正在此地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他立即前往拜访,两人相见恍如隔世。

毛泽东热情地拉着彭友胜的手,亲切地喊道:"大哥!"

彭友胜打量着眼前的毛泽东,惊讶地发现昔日的青涩书生已经变成了一个成熟稳重的革命者。

两人彻夜长谈,畅叙别后的经历。毛泽东热情邀请彭友胜加入革命队伍,但彭友胜婉言谢绝,认为自己学识浅薄,帮不上什么忙。

分别时,彭友胜看着毛泽东远去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

这次相见让他对国民党的失望更加深刻。不久之后,他毅然决定离开军队,回到家乡过起了平凡的农村生活。

岁月如梭,三人各自经历着人生的起起落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遍全国。彭友胜和朱其升听说毛泽东成为了国家主席,心中既自豪又感慨。

他们望着天空,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毛润之,不禁热泪盈眶。

建国后的兄弟情深

1951年春,湖南一个偏远山村里,年过花甲的彭友胜坐在昏暗的油灯下,凝视着面前的一张白纸。

他想给远在北京的结拜兄弟毛主席写封信,但多年不曾执笔,竟然忘了该如何下笔。最后,他只好请村里的老先生代笔,将自己的心声倾诉在信中。

信中,彭友胜婉转地表达了自己想为新中国贡献一份力的愿望,希望毛主席能为他安排一份工作。

这封朴实无华的信,却让身为国家主席的毛泽东感慨万分。

四十年前红枫坡下的结拜情景仿佛就在眼前,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历历在目。

毛主席很快给彭友胜回了信。他婉言谢绝了彭友胜要求安排工作的请求,建议他安心在乡下生活。

同时,毛泽东还特意嘱咐湖南省委,要妥善照顾这位老革命。

毛主席给彭友胜的亲笔信

从此,彭友胜每月都能领到30元的生活补助,这在当时可是不小的数目。

彭友胜深受感动,想起毛泽东爱喝茶的习惯,便开始精心种植茶叶。

每年春天,他都会将自己种的上好谷前茶寄往北京,以表心意。毛泽东每次品茶,都会想起这位结拜大哥的深情厚谊。

1952年秋,湖北一个小村庄里,铁匠朱其升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秘书室"的信。

原来是毛泽东给他回信了,还附上了200元钱,鼓励他做点小生意。朱其升激动万分,立即收拾行装,踏上了进京的列车。

在中南海,阔别多年的结拜兄弟终于重逢。毛泽东热情接待了朱其升,两人促膝长谈,回忆往事,畅想未来。

朱其升在北京住了一个多月,每天晚上,毛泽东都会抽出时间陪他聊天。临别时,毛泽东将自己的500元稿费给了朱其升,鼓励他回乡创业。

回到家乡后,朱其升并没有将这笔钱据为己有。他召集了当地的手艺人,成立了一个"和平油布雨伞厂"。

这个小厂子不仅解决了许多人的就业问题,还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1954年,朱其升再次进京,带着雨伞厂的照片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看后连连称赞,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企业。

可惜好景不长,1956年朱其升因病去世。得知这个消息,毛泽东悲痛万分。

彭友胜虽然再也没有见过毛泽东,但他每年都会按时寄去自己种的茶叶。

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1969年彭友胜去世。毛泽东对两位结拜兄长始终牵挂在心,每当品尝彭友胜寄来的茶叶,或是回忆起与朱其升的重逢时,都会感慨万千。

结语

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见证了三位结拜兄弟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

这段情谊不仅是毛泽东、彭友胜和朱其升三人之间的兄弟情,更是那个激情燃烧岁月里,无数革命者患难与共、生死相托的缩影。

从彭友胜寄出的一封朴实无华的信,到朱其升千里迢迢进京相见,再到三人晚年依然互相牵挂的深厚情谊,无一不体现了这段革命友谊的珍贵。

如今,虽然他们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故事却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

这段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兄弟情谊,将永远激励后人,传颂不息。

参考资料

1.毛泽东的第一次从军生活——人民政协报,2018年12月20日发布

2.关于彭友胜工作安排问题的信——毛泽东

0 阅读:386

阿智通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