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放寒假引发的教育之思:谁在绑架教育的”温度”?

夜半惊梦 2025-01-31 14:24:27

提前放寒假引发的教育之思:谁在绑架教育的”温度”?

这两天,四川成都一位家长的投诉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事情说来也简单:一所小学原本打算1月11日就让孩子们开始放寒假,却被一位较真的家长投诉说违规提前放假,结果不仅影响了本校,还连带着让其他学校也不得不延期放假。

看到这个新闻的瞬间,我不禁想起自己年少求学时的寒假记忆。

记得那时候,每到期末考试结束,老师们就会让我们在家自习几天,等着去学校领新书和成绩单。

那种慢慢过渡到假期的节奏,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

可如今,这样的”温度”却被一纸投诉打乱了。

作为一个在教育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江湖,我不得不说,这位投诉的家长虽然看似”较真”,实则暴露了当下教育中的一个严重问题:过度追求”刚性”而忽视了”柔性”。

先说说眼下的形势。成都正值流感高发期,教室里一群孩子挤在一起,本就容易交叉感染。

学校考虑到这一点,提前几天让孩子们在家自习,这不是很人性化的安排吗?

再说了,期末考试都考完了,孩子们在学校能学到什么新知识?

可这位家长却非要拿着尺子量时间,说什么”本学期课时不足”。

我们不禁要问:教育的意义真的就是堆砌课时吗?

再说说去年9月因为高温让孩子”在家自习”的事。

这位家长把它当作批评学校的论据,说明他对教育的理解实在太过机械。

天气太热的时候让孩子们待在家里,这是对生命的尊重。难道非要让孩子们顶着高温去教室里”打卡”,才叫负责任?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位家长的投诉还真起了作用,不仅自家孩子的学校,连带着其他学校也不得不延期放假。

这不禁让人想起一句俗语: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教育不是工厂流水线,孩子也不是等待被加工的产品。

每一个教育决策背后,都应该考虑到孩子的身心健康,考虑到家长的实际需求,考虑到教师的工作状态。

一刀切的较真,只会让教育变得僵化。

现在的教育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被这种过度追求”刚性”的思维带歪了。

动不动就谈课时、谈进度、谈达标,却很少有人关心孩子是否快乐,是否健康,是否真的在成长。

真正的教育应该像春风化雨,既有规矩的刚性,也要有温情的柔性。

就像这次提前放假的安排,看似打乱了既定计划,实则体现了对师生的关怀。

这种”温度”,恰恰是教育最宝贵的东西。

回想自己的求学经历,印象最深的从来都不是某一节课讲了什么知识点,而是那些富有人情味的细节:下雪天提前放学,生病时老师的关心,考试后轻松的氛围……

这些看似”不够规范”的时刻,却是教育最动人的部分。

我想对那位投诉的家长说:教育不是只有黑白对错,还有人情冷暖。

与其纠结于一周的上课时间,不如想想怎么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寒假。

对于教育部门来说,也要有勇气坚持正确的决定,不要被个别极端的声音牵着鼻子走。

教育的温度,不该被投诉函的冰冷浇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