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中国的4艘测量船前往南太平洋海域引起关注,有观点认为这是中方在提前布局,为测试先进导弹做准备。为何4艘测量船的行动会引发猜想?若该情况属实,对中美正在进行的关税战有什么影响?
近日,有美国媒体注意到,在中美关税战不断升级的同时,中方在渤海北部划下禁航区,执行军事任务,再结合此前4艘远洋测量船:远望3、5、6、7号提前抵达南太海域的公开信息,传递出了不一般的信号。
【远望系列测量船是中国执行重要航行任务的常客】
4艘测量船同时出动不一般
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推断,是因为根据过往经验,中国在进行洲际弹道导弹试射或重要航天任务时,通常会派遣“远望”系列测量船前往相关海域执行数据收集和轨迹跟踪任务。
洲际弹道导弹(如东风系列或巨浪系列)试射需要对弹头落点、飞行轨迹参数及再入大气层速度等关键数据进行精准测量,这正是“远望”系列测量船的核心功能之一,因此这次测量船出动很可能与一次高精度、全射程的导弹试射有关。
而此次罕见地出动四艘测量船,可能意味着任务规模较大且复杂度较高,超出常规航天任务的需求,有可能是为测试先进武器的性能做准备。
众所周知,中方在去年进行的东风-31AG全射程测试,起到了预料之中的效果,不仅测试了中国核力量的可靠性,也成功让咄咄逼人的美国政府变得“理智而冷静”。
可以看出,具备极强战略威慑能力的导弹,其试射意义重大,在展示实力的同时,还可以直接针对当前国际局势中的某些威胁。
【洲际导弹试射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威慑作用】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中方展示可靠实力
事实上,包括此次渤海湾设置禁航区在内,回顾近年来中方在周边海域的演习次数,不难发现在频率上有着明显的提升。
在中美贸易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中方通过展示成熟的军事技术,可以向外界传递明确信号:中国拥有足够的自卫能力,任何企图通过军事手段对中国施压的行为都将面临巨大风险。
这种展示非常有必要,因为在贸易战中,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政策打压中国经济,但事实是美方不可能达成这个目标。
因此,不排除“气急败坏”的美方发现仅从经济层面入手无法实现目标时,会转向其他领域施加压力。
此时,中国的军事实力展示可以有效遏制潜在的安全威胁,为经济谈判争取更多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中方展示军事实力,是为了向全球表明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决心,不会因为外部挑衅而改变自身发展道路,与美方的行径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强大的军事后盾使得中方在多边外交场合,可以更加坚定地维护自身利益,并与其他国家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中国在军事和经济上同时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美方要学会接受现实
在这个背景下,美国政府需要认识到,无论是通过贸易战还是军事挑衅,都无法轻易削弱中国的综合国力,这将促使美方更加谨慎地权衡利弊,避免采取过于激进的措施。
此外,面对中国在军事和经济上展现出的全面应对能力,美方的关税政策其实已经可以提前宣告失败了。
【美方要学会接受现实】
不难预见,在国内外压力下,美国可能不得不对其现有政策进行微调,例如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壁垒,以缓解国内通胀压力和企业经营困难。
但我们也要小心,美方会通过加大对盟友的施压力度,同时凭借现有优势强行推动多边框架下的规则制定。
不过归根结底,已经在军事上丧失信心的美国,必将在经济领域面临同样的问题,中国通过增强国防能力和优化经济发展模式,正在逐步改变国际格局,无论美方怎样抉择,最后终将学会接受现实。
非常时期,中华民族亮剑精神!不屈不挠,不惧任何风暴!为祖国挺直腰杆加油![呲牙笑]
这就是该展示一下,国家的威严是神圣不可欺的。[加油][加油][加油]
非常时期,中华民族亮剑精神!不屈不挠,不惧任何风暴!为祖国挺直腰杆加油!
对美西豺狼必展示肌肉,更应来一次狠的打痛它!
中国人不惹事,更不怕事!
立体发射!水下、水面,陆地,空中。
让美国人看看,中国人没闲着。
贸易战我们奉陪,军事战我们奉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