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版《大决战》二度走红,豆瓣评分上涨,红色经典生命力旺盛

宋胖子 2021-07-14 10:28:57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句话用在电影版和电视剧版《大决战》的对比上再合适不过了。

《大决战》

客观的讲,电视剧版《大决战》自开播以来热度很高,众星云集、名导坐镇,央视一套晚间黄金档播出,收视率也居高不下。

但是,从大部分观众的真实反映来看,这部剧“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不管是演员选角,还是编剧对这一宏大题材的把控能力都露怯不少。

选角上,缺少对历史人物最起码的敬畏感,尤其是我党我军主要角色。

唐国强

唐国强领衔伟人特型演员阵容,说实话他们太老太胖了。

一个个肥头大耳还老态龙钟,饰演朱老总的王伍福都做不出完整的表情了,面部僵硬,像个吉祥物坐在那里;

刘劲

刘劲着实让人失望,本该风度翩翩、年富力强的周总理被他塑造成了满脸赘肉的油腻大叔;

卢奇30年前主演了电影《大决战之淮海战役》,没想到竟然在30年后又主演了电视剧版,脸上的皱纹都能夹死苍蝇了,难道剧组真的找不到能演此角色的特型演员了?

这一批特型演员曾经联手创作过《长征》《解放》等优秀主旋律作品,但是如今他们年龄大了、身材管理差了,已经不适合塑造新中国成立前的伟人领袖形象了。

《大决战》

于和伟塑造的林总目前看来也是不太成功的。

他没有沿用此前马绍信塑造林总时的表演方式,而是从自己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入手,加入更生活化的表达,比如因为找不到装黄豆的袋子而对下属耍小性子;

《大决战》

这样的表达方式让林总更接地气,但也失去了历史人物的真实感,非但没有表现出林总“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的大将之风,反而像个深闺怨妇。

其他诸如罗荣桓、刘亚楼等几位主要角色也塑造的不太理想。

剧情和制作水平不要说和电影《大决战》相比,连2009年播出的《解放》都能碾压它。

战争戏的薄弱是国产剧里的普遍现象,我们暂且不提,就以电视剧版《大决战》的文戏来窥探编剧等主创的水平。

《大决战》

可以说,大到“林彪决心打锦州”“粟裕不过江”,小到“蒋介石对陈布雷的称呼”“蒋介石讽刺辣椒酱”,整部《大决战》充斥着编剧“自以为是”甚至“自鸣得意”的论调,历史该有的真实感和厚重感尽失。

另外,电视剧版《大决战》引以为傲的小人物“基层线”也不高级,抗日神剧既视感。

《大决战》

比如国军战士乔三本看透国民党反动本质,弃暗投明加入我军,最终为人民牺牲;

比如解放区妇女主任王翠云为爱情奔赴辽沈战场,经历“枪林弹雨中抢救未婚夫”“土改智斗地主”“遭遇廖耀湘部主力”等事件,最终毫发无损,和解放军们一起迎来三大战役的胜利(预告片可见)……

《大决战》

看得出,剧版《大决战》试图从各个方面展现三大战役,但却乏善可陈。

用一个鲁迅笔下的人物形容编剧很合适——孔乙己,明明缺乏文化历史底蕴,偏偏想要卖弄三种“回”的写法。

《大决战》

所以,这样的文戏水平,哪怕再像电影版《大决战》一样拉几万解放军战士真实出演、全国各地行政军事单位大力支持,一样扛不住这种拉垮的剧本。

有意思的是,随着电视剧版《大决战》的播出,电影版再次受到了关注,豆瓣评分在“沉寂”多年后开始上涨。

《大决战》

目前,《大决战辽沈战役》豆瓣评分上涨至8.7分,《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分别上涨至8.5和8.3分。

此前,电影《大决战》三部曲因为制作年代久远,资源较少,比较“小众”,豆瓣评分停留在8分上下;

如今,电视剧版《大决战》让电影版二度走红,也彰显了红色经典旺盛的生命力。

古月

电影版《大决战》里没有“辣椒酱”这种低级隐喻,也不会把“粟裕不过江”归因于“桂系”和蒋介石的矛盾,而是从“大视角”聚焦历史进程,让观众感觉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彰显了三大战役的实质——人民主导的解放战争;

马绍信

人物性格饱满,古月老师演的教员、马绍信老师演的林彪、谢伟才老师演的粟裕,还有戏份不多的邱清泉、黄白韬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通过寥寥几笔,人物性格便跃然于银幕之上,可见作品的经典程度。

当然,红色经典翻拍俨然成了一种潮流,是不可阻挡的。但是,奉劝各位导演编剧,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人贵有自知之明!

文/宋胖子

7 阅读:2133
评论列表
  • 2021-07-14 23:12

    原来不是我一个觉得电影版更精彩

  • 2021-07-14 14:05

    可能之前年轻,电影版三大战役没看懂,现在结合地图,放慢节奏,开始了解了三个战役的过程,回头再重温电影版[鼓掌]

  • 2021-07-14 12:48

    小编说的好,大决战的问题确实不少,但是不可否认这部剧也有些优点,个人认为在7.5-8.0之间吧!

    用户59xxx63 回复:
    给太高了,有七分算是他福星高照了
  • 2021-07-14 22:24

    解放思想更重要。当年电影大决战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剧本创作上的解放思想。

  • 2021-07-14 23:16

    评价中肯,客观。赞!

  • 2021-07-14 15:56

    其实粟裕认为桂系部队是国军中最难啃的,当时实力确实不能打桂军精锐,输了会影响士气和大局,赢了也会伤亡惨重。所以杂牌的!廖耀湘集团突兀成了淮海战役首个打灭的目标

    sdcgy 回复:
    你想说啥

宋胖子

简介:文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