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落难乞讨时,每天给他好饭好菜吃的孙寡妇,最后结局如何?

白晴聊历史 2025-02-23 10:43:13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

落魄时的一碗饭,能否换来飞黄腾达后的知遇之恩?

张作霖称霸东北前,曾有一段穷困潦倒、四处乞讨的日子。

就在他最落魄的时候,一位善良的孙寡妇,每天都默默为他端上一碗热饭,甚至拿出家中仅有的好菜款待。

她或许未曾想到,眼前这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日后竟会成为叱咤风云的东北王。

多年后,张作霖权势滔天,坐拥百万雄兵,而当年的恩人孙寡妇,又迎来了怎样的结局?

少年张作霖:家道中落 无奈离乡

光绪十六年的冬天,张作霖出生在河北省怀来县一个富庶人家。

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地主,家底殷实,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张作霖从小锦衣玉食,在管家的悉心教导下,学习文史四艺,过着无忧无虑的少爷生活。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张作霖14岁那年,家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父亲张有财本是一个好赌的主,常在赌场挥金如土。

赌久必输,渐渐地,家里的家底败光,就连祖宗留下的田产都被输得一干二净。

为了偿还赌债,张有财不得不借高利贷,最后竟落得被追债的人失手打死的下场。

家中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为了给父报仇,张作霖的二哥找到凶手算账,没想到一怒之下失手打死了对方,被官府逮捕入狱,从此杳无音讯。

张母悲痛欲绝,一病不起,只能带着年幼的孩子们投靠娘家。

年仅16岁的张作霖,一夜之间失去父亲,失去家园,成了寄人篱下的孤儿。

他看着母亲日渐憔悴的面容,看着弟妹们叫苦连天的生活,心如刀割。

作为长子,他必须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了。

谋生不易:求职受挫 流落他乡

张作霖并没有在亲戚家多留,不愿拖累母亲和弟妹。

他独自离家,踏上了谋生之路。

此时光绪年间,正值武运昌盛,商贾云集,张作霖寄希望于在繁华都市里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没有一技之长又出身贫寒的张作霖,找工作处处碰壁。

他曾跟着木匠学过手艺,学过卖包子,当过兽医,甚至连当学徒的机会都屡屡与他擦肩而过。

流落街头的日子里,他常常饥一顿饱一顿,夜晚只能露宿街头,忍饥挨饿。

有那么一段时间,张作霖甚至不得不装作一名工人,偷偷混入别人家的队伍里,只为蹭一口饭吃。

黑暗无助笼罩着他,似乎人生已经走到了尽头。

就在他万念俱灰之际,一位好心的孙寡妇,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孙寡妇相助:慈悲为怀 善待他人

孙寡妇是当地颇有名望的大户人家。

年轻时,父母为她定下了一门好亲事,嫁给了同样家境优渥的孙家少爷。

然而,天妒红颜,婚后不久丈夫便英年早逝,留下孙寡妇独自打理家中的生意。

孙寡妇虽然身居高位,但为人却宽厚仁慈。

她常常救济贫苦,接济流浪汉,在当地名声很好。

那天,当管事的发现张作霖混在队伍里领饭时,把他拎到了孙寡妇面前。

满身泥污、衣衫褴褛的张作霖跪在地上,颤抖地等待着主人的训斥和惩罚。

出乎意料的是,孙寡妇并没有斥责,反而吩咐下人给他拿干净衣裳,打来水让他梳洗。

"孩子,你这是遇到什么难处了?"慈祥的孙寡妇看着瘦弱的张作霖,语气温和地问道。

顿时泪如泉涌的张作霖,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孙寡妇。

孙寡妇叹了口气,她有一个儿子,要是活到这么大,也该有张作霖这般年纪了吧。

可她的儿子,还在他父亲去世以前,就夭折了。

"不必说了,既然上天让你我相遇,便是缘分。

往后你就好好在我这里做事,有我罩着你,不会让你再吃苦的。

"孙寡妇拍了拍张作霖的肩膀,将他收留在身边。

从此张作霖有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他把孙寡妇视为再生父母,跟着管家学习账目、打理庄稼。

张作霖聪明能干,又肯吃苦,很快在孙寡妇的庇护下站稳了脚跟。

他暗暗发誓,总有一天,他一定要出人头地,不辜负孙寡妇的养育之恩。

张作霖从军:屡立战功 仕途顺遂

在孙寡妇家勤恳工作了一年多后,24岁的张作霖萌生了参军的念头。

那时正值甲午战争前夕,朝野动荡,军阀混战。

张作霖看到征兵告示,认准这是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便毅然决然地告别孙寡妇,应征入伍。

初入军营,张作霖并没有获得什么殊遇。

但他吃苦耐劳、机敏灵活的表现,很快得到上司赏识。

从一个普通士兵做起,张作霖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智谋,很快在部队里崭露头角。

义和团运动中,张作霖作为清军统领所部,表现出色,镇压有功。

此后十余年间,他又随军南征北战,对日方面也毫不退让。

尤其在奉天战役中,张作霖率部英勇杀敌,令日军闻风丧胆。

步步高升的张作霖很快掌握了一支自己的军队。

1916年,他被任命为北洋政府的陆军总长。

此后历经多年征战,终于在1926年成为了北洋政府的陆海军大元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风云际会,张作霖用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完成了从一介草民,到执掌北洋的传奇蜕变。

权倾朝野的大帅,却从未忘记昔日孙寡妇的恩情。

不忘恩义:重金酬谢 养老送终

多年来,身居高位的张作霖从没有忘记孙寡妇。

每逢佳节,他都会抽空回到孙寡妇家中,陪老人家吃饭说话,嘘寒问暖。

张作霖还拨出大笔银两,帮助孙寡妇置办田产,在当地开设铺子,保证孙寡妇的晚年生活无忧无虑。

作为北洋政府的大帅,张作霖本可以过着声色犬马的糜烂生活。

可他却把孙寡妇视若亲娘,事事以她为先。

每次探望,张作霖都会为孙寡妇梳理家务,听老人唠叨往事。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在权谋算尽的政坛,这份温情显得尤为珍贵。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孙寡妇毕竟年事已高,在张作霖的悉心照料下,安详地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

得知噩耗的张作霖悲痛欲绝,他放下手中的军务,亲自操办孙寡妇的后事。

在孙寡妇的灵堂上,张作霖以干儿子的名义,给养母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葬礼。

翌日他又登门拜谢孙寡妇的亲属,言明从今以后,他将永远以孙家子孙自居,今后但有事需,定当鼎力相助。

孙寡妇虽然离世,但她的恩情却永远铭刻在张作霖心中。

直到奉系军阀统治结束,直到1928年,张作霖葬身火车炸弹,他生前最念兹在兹的,仍是当年那个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慈祥寡妇。

结语:

人世间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

张作霖和孙寡妇的故事,映射的正是人世间相互扶持、善行回报的真谛。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善举,一次回眸,就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在迷茫无助时,总会有人向你伸出援手。

在得志风光时,别忘了回报曾经的恩情。

冷暖人生,方显人间真情。

愿我们在世间百态中,不忘留一份纯真,护一段善缘。

毕竟人生在世,善良二字,才最可贵,最动人心。

1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