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请弟弟吃饭,倒杯毒酒说:祝弟弟活千岁,弟弟一句话保住了命
世人都说南塘霸主李昇心狠手辣,却不知他与弟弟徐知询之间还有这样一段惊心动魄的往事。那是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一场看似平常的家宴,却暗藏杀机。当李昇端起酒杯,笑着向弟弟敬酒时,殿中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众目睽睽之下,这杯看似普通的美酒,竟成了生死攸关的试炼。
徐知询面对这杯酒时,究竟说了什么话?又是如何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游戏中全身而退的呢?这其中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
一、南塘霸主的崛起
世人都道李昇是个孤儿出身,可谁又能想到,这位日后的南塘霸主,竟是从一个贫苦的牧童起家的。
那是建中元年,吴王杨行密路过宿州时,看中了正在放牛的李昇。这个面相清秀的少年,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不寻常的气度。杨行密当即就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这个贫苦的牧童带在了身边。
就这样,李昇告别了贫苦的生活,来到了吴王府。可天不遂人愿,没过多久,杨行密就染上重病,驾鹤西去了。
正当李昇以为自己要重回贫困之时,一位名叫徐温的大将军出现了。徐温是杨行密的心腹重臣,对主公的遗愿一直铭记于心。他不但收养了李昇,还将自己的亲生儿子徐知询与李昇一同抚养。
在徐府的日子里,李昇过得可不轻松。徐温是出了名的严厉,他让两个孩子跟着自己习武练兵,每日天不亮就要起床操练。若是动作不够标准,就要挨上几下军棍。
可就是这样的严格教导,让李昇的武艺和兵法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转眼间,他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少年,成长为徐府最出色的年轻将领。
后来的事,更是让人始料未及。徐温见李昇天资聪颖,就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孙子兵法》和《六韬》传授给了他。不仅如此,徐温还经常带着李昇参与军政要事,让他在实践中学习为将之道。
转眼间十年过去,李昇的声望在军中越来越高。他带兵打仗屡建奇功,不但平定了江南的叛乱,还在与北方诸侯的争斗中连战连胜。渐渐地,他的威名远播四方,就连一些老将看到他,也要退避三舍。
就在这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徐温突然召集众将,当众宣布要将军权交给李昇。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尤其是徐知询,他怎么也没想到,父亲会将大权交给一个养子。
从此以后,李昇开始掌握军政大权,成为了南塘实际上的统治者。他在军中推行新政,重用能臣,革除弊政,使得南塘的势力日渐强大。
可是,随着李昇权势的不断增长,他与徐知询之间的关系却越发微妙起来。表面上,两人还是如同亲兄弟一般和睦,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对曾经的兄弟,早已暗生嫌隙。
有人说,这是因为徐知询对父亲偏心李昇心怀不满;也有人说,是李昇功高震主,故意疏远徐家。但这些都只是外人的猜测,真相究竟如何,恐怕只有当事人才清楚了。
二、权力旋涡中的兄弟
当李昇坐上南塘军政大权的宝座时,谁也没想到这对曾经形影不离的兄弟,会演变成如此微妙的关系。
建昭三年的一个早春,徐知询在军中设宴,宴请各路将领。席间,有人提起李昇近来提拔新人的事,徐知询举起酒杯,笑着说道:"我这位兄长,最是赏识人才,南塘军中能人辈出,全靠他慧眼识珠啊!"
话音刚落,一位将领立即附和:"大帅提拔新人,自然是为了军中长远之计。"可话还没说完,就被徐知询打断:"是啊,只不过这些新人,怎么都姓李呢?"
这一番话传到李昇耳中,他连夜召集心腹商议。第二天一早,那些被徐知询提到的将领,全都被派往边关驻守。这一手,可谓是高明至极,既不伤及兄弟情分,又巧妙地化解了徐知询的攻势。
可徐知询也不是等闲之辈。建昭四年春,他借着祭祀祖先的机会,将南塘各地的老将都请到了徐府。酒过三巡,徐知询开始向这些老将们诉说父亲徐温的功绩,说到动情处,不少老将都落下泪来。
这件事很快就在军中传开了。一时间,不少将领开始议论,说李昇虽然能力出众,却终究是个外姓人。这番话,直指李昇的软肋。
李昇得知此事后,并未发作。他只是在下一次军中议事时,提起了当年徐温临终前的嘱托:"徐将军临终前说,南塘军中,当以才能为重,不可论出身。"这番话,既表明了立场,又暗含警告之意。
建昭五年冬,朝廷突然下旨,要提拔徐知询为右军都统。这本是件喜事,可李昇却在军中放出消息:此事是徐知询私下托人运作所致。这一招,可谓是釜底抽薪,让徐知询的升迁蒙上了一层阴影。
徐知询也不甘示弱。他开始在军中广结善缘,特别是对那些老将的家眷格外照顾。每逢节庆,必定派人送去丰厚的礼物。渐渐地,不少将领的家眷都对徐知询颇有好感。
就这样,两兄弟之间的较量,从明面上的军政争夺,转向了暗地里的人心争取。表面上,他们依旧是兄友弟恭;私底下,却是你来我往,斗智斗勇。
这场较量一直持续到建昭六年初,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出现了——那就是舞姬申渐高。她的出现,让这场兄弟之间的争斗,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三、那场惊心动魄的家宴
建昭六年正月十五,南塘城内张灯结彩,李昇在府中设下家宴,声称要与弟弟徐知询把酒言欢,共叙兄弟情谊。
这场家宴看似寻常,却处处透着不同寻常。按往常规矩,李昇设宴必定广邀宾客,这次却只请了徐知询一人。更奇怪的是,李昇特意吩咐府中下人,将宴席设在了后院的兰亭阁上。
要知道,这兰亭阁可是个不寻常的地方。传闻当年徐温在世时,曾在此处处决过三名谋反的将领。从那以后,这兰亭阁就少有人来,更别说在此设宴了。
宴席当日,徐知询准时到达。刚入兰亭阁,就见李昇已在座中等候。桌上设了两副杯箸,酒菜齐备,看似简单,实则讲究。
让人意外的是,席间还安排了一位舞姬献艺。这位名叫申渐高的舞姬,据说是李昇从江南新得的歌姬,舞技出众,尤其擅长一曲《霓裳羽衣舞》。
就在申渐高翩翩起舞时,李昇亲自为徐知询斟酒。这一幕看似寻常,却让在场伺候的下人们都暗暗吃惊。要知道,以李昇如今的身份地位,给人斟酒这等事,早已多年不做了。
更让人惊讶的是,李昇递酒时说的那句话:"贤弟,今日这杯酒,为兄亲自斟的,你且好好品尝。"这话听着平常,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徐知询接过酒杯,忽然发现杯中酒色微微泛青,与往常饮的美酒大不相同。就在这时,舞姬申渐高的舞姿忽然一滞,手中的丝帕轻轻飘落在地。
这一幕,恰好被徐知询捕捉到了。他抬头看了看正在舞蹈的申渐高,又瞥了眼案上的酒杯,一句话便道出了此中玄机。
恰在此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身着道袍的老者匆匆走入,正是南塘城中颇有名气的道士张悦。他的出现,让这场原本就诡异的家宴更添几分神秘色彩。
张悦一进殿,便直奔李昇身边,在他耳边低语几句。李昇的脸色顿时大变,猛地站起身来,将案上的酒杯一把打翻在地。
那杯酒洒在地上,竟然在青石地砖上腐蚀出一道明显的痕迹。这一幕,让在场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看到这一幕的徐知询,却仍是一脸平静。他缓缓起身,对着李昇深深一揖,说出了那句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话。
四、命悬一线的对答
就在那酒杯被打翻的一刻,徐知询说出了那句传遍南塘的话:"兄长待弟如此,是否因为那日城南巷口的旧事?"
这句话一出,李昇的脸色瞬间大变,连忙挥退了殿中众人。原来,一个月前,李昇曾在城南巷口遭遇刺杀,虽然有惊无险,但凶手至今未被抓获。
这时,道士张悦突然开口:"大人,那日老道正好路过城南,看见一个身穿绿袍的人匆匆离去,手中还握着一柄寒光闪闪的匕首。"
徐知询听罢,不慌不忙地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件,递给李昇:"兄长若是不信,不妨看看这个。"
李昇展开信件,只见上面写着:"计划已定,城南动手。"落款处赫然是舞姬申渐高的名字。
就在这时,申渐高突然跪地痛哭:"大人明鉴,那日确实是小女子设计要害大人,但这都是奉了徐将军的命令啊!"
徐知询闻言冷笑:"兄长,这舞姬可是你从江南带来的,如何反倒成了我的人?"
这一问,让申渐高顿时语塞。张悦在旁边忽然道:"这位舞姬,老道在三月前曾在扬州见过,那时她正在徐府门前候着。"
李昇一听此言,立即让人将申渐高拿下。经过审问,申渐高终于道出实情:原来她是受人指使,故意接近李昇,目的就是要在关键时刻反咬一口徐知询。
这时,徐知询又说出了第二句惊人之语:"兄长,你可还记得父亲临终前说的话?"
这句话一出,殿中气氛顿时凝重起来。当年徐温临终前确实留下遗言,可这遗言除了徐知询,竟无人知晓内容。
李昇沉默片刻,突然大笑起来:"好一个贤弟,这些年来,原来你什么都知道。"
徐知询缓缓起身,从袖中取出一块玉佩:"父亲临终前将此物交给我,说若有朝一日兄长误会于我,就将此物交给兄长。"
李昇接过玉佩,只见背面刻着几个小字:"同心同德,休戈相向。"这正是徐温生前最常说的一句话。
就这样,一场本该以悲剧收场的家宴,因为徐知询的几句话和一块玉佩,竟然峰回路转。当晚,两兄弟相对而坐,直到天明。
而那个始作俑者申渐高,却在第二天一早被发现死在了牢房之中,据说是服毒自尽。至于她究竟是受谁指使,到底为何要挑拨兄弟二人,这个秘密也随之永远埋葬。
五、权力游戏的结局
那场惊心动魄的家宴过后,南塘的局势却并未就此平静。建昭六年夏,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南塘城——申渐高竟然并未死在牢中。
据当时守牢的狱卒透露,那天夜里,确实有一个与申渐高体貌相仿的女子死在牢中。可第二天早上,有人在城外的驿站见到申渐高骑马疾驰而去,身边还跟着几名蒙面骑士。
这个消息传到李昇耳中,他立即派人四处搜查。可直到搜索了整整一个月,却始终没有申渐高的踪迹。倒是在搜查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封藏在城南古寺中的密信。
信中提到了一个叫"玉衡"的神秘组织。这个组织似乎与南塘周边几个势力都有勾连,而申渐高正是这个组织的一员。她潜入南塘的真正目的,是要挑起李昇和徐知询之间的争斗,借此削弱南塘的实力。
得知这个真相后,李昇和徐知询终于放下了多年的隔阂。两人携手合作,开始了对"玉衡"组织的围剿。
建昭七年春,一场大战在南塘城外爆发。"玉衡"组织的首领终于现身,此人竟是当年徐温的老对手,北方军阀赵匡胤的心腹谋士。
战斗异常惨烈,李昇亲自率军冲锋,徐知询则负责指挥后援。就在胜利即将到来之际,一支暗箭从乱军中射来,正中李昇胸膛。
徐知询见状,立即冲到兄长身边。此时的李昇已经说不出话来,只是将随身携带的那块玉佩交到了徐知询手中。
战后,徐知询继承了南塘的大权。他下令追查申渐高的下落,却发现这位神秘的舞姬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传言说她逃到了海外,也有人说她其实是北方派来的细作,但这些都无从考证。
建昭八年,徐知询在李昇的灵位前立下重誓,要继承兄长的遗志,守护南塘的和平。他将那块玉佩一分为二,一半陪葬李昇,一半则由自己佩戴,以表示兄弟情谊永存。
后来的南塘,在徐知询的治理下逐渐走向繁荣。他采纳了李昇生前的很多建议,重用能臣,安抚百姓,使得南塘成为了当时最为安定的地区之一。
至于那个神秘的"玉衡"组织,也随着这场权力游戏的落幕而销声匿迹。但在南塘的民间,直到很多年后,人们依然会讲述那场惊心动魄的家宴,以及那对命运多舛的兄弟的故事。
据说在徐知询晚年时,曾有人在他的书房中发现了一本残破的日记。日记中记载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包括申渐高的真实身份,以及那场家宴背后更深的隐情。可惜的是,这本日记在徐知询过世后就神秘消失了,至今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