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匹夫
编辑/匹夫
视觉形式和提示本文从在许多交流方法中,提示是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文字讲述的是照片中所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而照片中的内容却是我们语言所没有表达出来的。

图片与图片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基本的隐含联系。而图片与图片之间存在着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相互提示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在绘画设计中会经常运用提示手法的内部原因和依据。
一般情况下,暗示是指利用语言(词语、声调、语气)和非语言(表情、手势、动作、服饰)等方式。
让被暗示者在没有对抗、没有批判、没有抵制的前提下,在潜意识层次上受到的刺激,进而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改变,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的意识保持一致。
索绪尔,瑞典近代语言学的鼻祖,认为“能”与“所指”是两个基本概念。“能指”是对现实中的象征以声音、图像等形式的外在表达,是可以被人的感觉所感知的。

“所指”是在人的精神层次上,对象征能指形式的认识,是一种具有主观性的精神领域。
隐喻是通过“能指”来体现“所指”的一种方式。在绘本中,一般都是通过文本来进行故事的铺垫和引领故事的发展,而插画和图片则会对文本所说的内容进行直接的证据,并对文本所没有明说或没有说的东西进行补充。
文章的提示,是一种以提示为主体、以提示为中心的提示。

影像是一种无声的提示,是客观的,使人能够设身处地的去观察、去感受。通过两个视角的观察,使我们对图画书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图画书和读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图画书中的图画是通过各种视觉形式的。“视觉形式”是一种综合性的观念,它既包含了直观而又直观的视觉要素:形、量、色、质等;同时也包含了与视觉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位置,空间,方位,重心,运动等。

各要素相互依存,紧密相连,各自都能起到提示的功能;同时,它们还能与读者现有的知识和经历相结合,对他们的心理和情感产生作用,最终达到了视觉意义的传递效果。
视觉形态以视觉符号的方式,表达了文本及文脉的主观的内部意义,即以非语言的方式,在文本的引导下,以外在的客观的方式,实现了对读者的提示。
由于绘画中的图画具有了视觉上的示意性,这使得它的提示功能变得更加丰富,更加高效,还可以实现一种交互的扩散。

造型提示。形作为各种视觉形式的载体,直接影响着我们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绘画形式中的形。
不但指的是图像中某个特定的人或者动物的形,还指的是图像自身的形,乃至书籍自身的形,它们都可以给读者以提示。

它的封面,往往能决定一本书籍的总体风格,甚至能决定人们对书籍的期望和领悟。在图画书《小房子》的书页上,作者将两个同心圆放置在图画的正中央,从而将视线的重心集中到了正中央的那栋小楼上。
门窗和楼梯的造型,恰到好处地给这座小屋加上了眼睛、鼻子和嘴巴,让它看起来像是一张脸。阶梯向上弯曲的弧度,让人想起一张笑脸。
小屋的外形采用了弧形,给人一种冰凉冰冰的硬邦邦的错觉。这种造型,隐含着“友善”、“亲和力”、“人性”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价值观。
绘画作品中的许多图形在文字中都没有提到。但是,它们的形成绝非巧合,它们都是被刻意塑造出来的。外形以比喻的方式表达出来,以此来衬托小说的主旨。

2.颜色的提示。颜色也是一种强烈而又极具说服力的媒介。不管是从其物理性的视角,还是从其心理学的视角。
又或者是从颜色的意义联想的视角来看,颜色都可以发挥出很好的提示作用,从而引起人们的心理或者情绪的共鸣。
《小蓝和小黄》是一个很抽象派的画册,用一张纸片画出了两个小孩互相抱在一起,然后就变绿了。

当他们回到家里时,他们的父母已经不认识他们了,他们的泪水让他们变回了原来的样子。在小说情节中,颜色的表现力起着主导作用。
颜色的色相,明度,纯度,都是一种心理上的提示。色彩鲜明,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并能以平和的心态看书。
而那些亮度较弱或较暗的图片,在给人以轻松感的同时,也会给人以危机的感觉。
纯净度高的音色,可以创造出欢乐的气氛,也可以隐喻出激烈的矛盾;而较小的音色,可以表现出较慢的、平和的、忧伤的情感。

图像的纹理提示。质感是指材料所呈现出来的一种表层效应,它包含了视觉质感和触摸质感两个方面。
纹理虽然是一种物质层次的感觉,但它不仅能给人以视觉的感受,还能引起一种精神上的改变,这关系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体验和经验记忆。
绘本作品中的图像纹理有很多类型:纸张的纹理,绘本作品所使用的介质,以及由印刷工艺产生的纹理等。
这种纹理的使用,将会影响到我们对于图画书所持的解读与理解的心态。设计者将使用具有高亮度的纸来表现沉稳,同时使用无光泽或具有粗糙纹理的纸来创造一种亲密的触感。
可以看出,图画书中的画面质感,会产生一种以外显内的心理提示。

表达介质和表达技巧的差异,会使图像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图画书《讨厌黑夜的席奶奶》以粗糙的笔触表现出对黑暗混乱、沉闷的隐喻,表现出席婆对黑暗的厌恶和不满足。
图画书《石头汤》以水彩画出一幅平平淡淡却又不失深邃的画面,隐含了一种宽广、宽容的气度和对人文的关注。
关联要素提示。视觉形式不仅包含了视觉要素自身,而且还包含了与其相关联的要素:位置,空间,方向,重心,运动等。

图画书以“页面”为形式单位,它们存在着时空的联系。
许多优秀的图画书,都把这种隐喻融入到图画的结构和空间的关系中。将屏幕的尺寸放在绘画书籍的整体空间中来进行规划,并利用书页间的转换和连接,来直接给读者一个情感或者是意识的提示。

《野兽出没的地方》这一页的插图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直到占满了一页,才慢慢变成了一页(普通大小)。
它不仅表现出剧情的跌宕起伏,而且也显示出主角麦克斯的消极情感是如何上升和消失的。
下面是一篇名为《莎莉,洗好澡了没?》的漫画书。本书的创办人约翰·伯宁汉使用了图画书的左侧和右侧,从母亲和女儿的视角来叙述这个故事。
这种左右页面视觉形态的不同与反差,让整个绘本故事在真实与幻想中进行着转换,体现出了真实的按部就班与幻想的自由自在的反差。
展现出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迥异,以一种隐蔽的方式来呈现出绘本想要表达的主题。

绘本插图中的视觉形式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比喻的真实重现,通过图像,设计师更希望传达的是隐藏在外表下的对物体的情绪和思想的诠释。
作为一种自然、含蓄、平等的交流手段,提示可以用唤起、影响和调动读者的经验、心理及情感,在不知不觉中将绘本的内容及深层思想表达出来。视觉形式的隐喻作用,其主要作用是实现如下目标:
增强和确定的文字。文本是我们对图书图景的“导游”,是我们对图书图景进行解读的精神依据。图画与文字之间最基本的联系,就是对文字所传递的讯息的肯定,以及对此讯息的加强。

这样的增强将从正面和负面两方面进行。积极肯定用是指对文字进行提示,并利用提示在读者心中所产生的共振来加强文字的内容。
第二种验证方法是“反语”,也就是两个人都在“揭短”,同时也在暗示着彼此的缺陷,这也是一种补充和对抗的方法。

“如果说,文字表达的是同一个东西,但图片表达的是另一个东西,那就是文字和图片的矛盾。”
在《母鸡萝丝去散步》这一图画书中,作者以一种从来没有在书中出现过的小狐狸来破坏了书中所传达的平静,并为书中的情节增添了一种张力。这种出乎意料的形象——一只狐狸,在“从容不迫”地走来走去的母亲身上,显得“不真实”。
看似图片是在“揭短”,是在“破坏”,但其实,这是一种强化,让图片都显得更加完善。

设置悬疑,推进剧情进程。封面、环衬、扉页等部位的视觉形式,往往以提示的方式,创造出一种让人产生对绘本故事的好奇心与期望,产生一种悬疑。
这样的悬疑往往随着情节的发展而被证实,从而使读者获得了一种完成任务的快感,并进一步强调了作品的主题。
比如《一园青菜成了精》,封面

和最后一页都没有农民的身影,但如果将它们连在一起,就会发现,农民的身影被有意地排列在一起,就像是一个古老的故事情节,既有“始”,也有“终”。
如此反复,才能将整个剧情连贯在一起。在图画书《朱家故事》里,随著母亲离去,一张又一张的「小猪」形象,也隐含著朱老爷子与他的孩子,他们的生活渐渐变得混沌,失去控制。而伴随着猪的不断增加,场面的混乱和不受控制,也渐渐将剧情推进到了一个高|潮。

增添趣味和性格的表现。提示作为一种隐蔽的表达方法,可以增加绘本的互动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同时又不会破坏绘本的主题和内容的表达。
许多图画书的插图作者将不同的图像形式融入到图画中,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象征意义。
这种细枝末节就像一个象征,用来表现自我,传达出文字之外的含义。同时,对这些细微的观察,给了我们一种强烈的快感。

英国著名的画师安东尼·布朗的画册里,到处都可以看到这种提示的标志,比如,大猩猩这种明显的视觉形象,在他的画册里。
以主角、配角和背景等不同的形象呈现出来,它不但是一种栩栩如生的客观对象,而且还是一种带有多重提示意义的主体性标志。
这种个性化的象征形式,让读者感受到画本创作者自己的生存状态。

由于阅览者自身的认识与经历,使我们能够对所见到的事物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绘本中,图片的视觉形式提示正是运用了这一点,加强并深化了这种感知,并以肉眼可见的形状、色彩、肌理、构图、版面等方式,来让读者去联系并感受到在绘本中所看不到的内部含义。
绘本中的图像形式可以借助提示进行隐喻、象征和移情,引起读者的共鸣,深化对图画的认识,与文字产生共鸣,丰富内容。

绘本中文字与图片的相互联系,是绘画形式产生强烈提示作用的内部“基因”,也是绘画形式产生提示作用的根本依据。
结语绘画作品中的可视形式的出现,恰恰说明了形式与内涵的隐含关系。“一部优秀的画册,不仅要描绘出栩栩如生的画面,还要赋予画面深刻的含义,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同时,提示也是使图片具有更深含义的一个主要方法。对绘本视觉形式暗示的了解,可以将读者的感觉进行充分地调动起来。

从而引发读者的内心意识和感受,从而引发出更深层的共鸣。“一本好的漫画书,总是会有很多暗示。
阅读并找到这本书是一件何等愉快的事。那一刻,仿佛两个人对视了一眼,然后相视一笑。”提示中所传达的隐秘讯息,让作家和读者之间有很好的互动和沟通,让图画书变成一种两个人的创作。

参考文献
1.《数米图画书的符号分析》
2.《欣赏绘本上的图片》
3.《好绘本如何好》
4.《我的图画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