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传奇总统:46岁上台,连任四届带领国家走向强大,至今备受爱戴

品味红梦史说 2025-03-27 05:09:07

2003年8月,46岁的保罗·卡加梅以压倒性优势当选卢旺达总统,随后连任四届,至今依然是卢旺达的最高领导人。

卡加梅上台以前的卢旺达,是非洲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

不仅饱受美西方国家经济殖民的压迫,国力贫瘠,也因为“大屠杀”事件影响,导致约八十万图西族平民惨死,占据全国人口的八分之一。

因此卢旺达内部社会矛盾十分严重,整个国家在内外危机中处于失控边缘。

在这种背景下,卡加梅硬是靠着一本中国著作,带着卢旺达走向了富强道路,至今备受卢旺达人民爱戴!

那么,在卡加梅身上都有着怎样的故事?他得到的那本中国书籍又是什么?

一 、卢旺达总统卡加梅

在世界历史上,因为个人命运而改变国家命运的事迹并不少见,以中国近代史为例,正是有了毛主席的出现,才能将整个国家从黑暗中拉出来,建立了新中国。

就像毛主席对于中国的伟大贡献一样,卡加梅对于卢旺达的改变也是无比巨大的,而他在国家建设过程中所沿用的理论知识,正是来自于《毛泽东选集》。

卡加梅出生于1957年的卢旺达吉塔拉马省,在他幼年时期,卢旺达内部的民族矛盾就已经很严重了,胡图族和图西族经常爆发流血事件。

深受这种动乱影响的卡加梅一家,只能搬迁至乌干达生活,因此上卡加梅的童年和青少年时光都是在乌干达度过的。

当时的乌干达也不太平,年轻气盛的卡加梅因为不满政府军的压迫政策,就在1980年加入了反政府武装,开始了军旅生涯,并在七年后参加爱国阵线组织。

这个爱国阵线组织是图西族主导建立的,目的就是推翻卢旺达内部胡图族的统治政府,争取民族权益。

已经成为军官的卡加梅此时也有了去往美国军校学习的机会,可刚到美国没多长时间,卢旺达爱国阵线的一次军事进攻就失败了。

得知这一消息的卡加梅直接中断学习,开始出任爱国阵线军事组织的领导人,几年后的“卢旺达大屠杀”事件,让他成为了全国皆知的著名人物和实际掌控者。

有关“卢旺达大屠杀”事件的起因还要追溯到列强殖民政策的影响,在一战以后,原本是德国殖民地的卢旺达被分给了战胜国比利时当战利品。

比利时为了加强殖民统治,就用十分荒唐的政策搞民族分化统治。

使用方法就是按照拥有牲畜的数量和平民鼻子高度。

将原本统一的卢旺达民众分成了胡图和图西两个种族,并且让只占国内人口总数两成的图西族来管理胡图族。

这种无比草率的管理方式,一时间让原本一家人的卢旺达民众分化为两派,整日为了土地等资源打仗,因为图西族在比利时的支持下有着管理权,胡图族因此吃了不小的亏。

二 、终结大屠杀的领袖人物

1962年以后,世界范围内开始搞民族独立,比利时不得已放弃了卢旺达,并且在走之前留下了隐患,那就是让长久被压迫的胡图族执掌国家权力。

忍受几十年压迫的胡图族突然“翻身农奴把歌唱”,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图西族人报仇,两个族群之间常年内战,卡加梅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背井离乡,加入爱国阵线的。

胡图族和图西族内战在1993年迎来短暂和平,但彼此已经结为仇人的两个民族,已经到了难以化解仇恨的地步,开始酝酿着下一次流血事件。

次年四月,一场空难事件拉开了“卢旺达大屠杀”的序幕,当时乘坐飞机的卢旺达总统朱韦纳尔遭遇空难,飞机上同时乘坐着布隆迪总统,两人连同整个机组成员无一生还。

有关空难的具体原因无人知晓,但是当时的卢旺达内部民族矛盾已经到了爆发边缘,并且遇难总统朱韦纳尔是胡图族人,一时间图西族暗杀总统的消息满天飞舞。

这个消息无疑于在烈火堆上浇上汽油,长久以来就对图西族无比敌视的胡图族开始酝酿大规模报复行动。

包括胡图族平民参加的暴力活动逐渐演变成为对图西族的大屠杀,在一百多天时间里,一共有80万图西族人丧命,这个数量相当于卢旺达总人口的八分之一。

卡加梅所领导的爱国阵线组织就是图西族建立的,自然不可能看着同族人被屠杀,因此上最后加入内战,击败了胡图族武装,终结了大屠杀事件。

大屠杀结束后政府收缴砍刀

1994年7月,爱国阵线开始在卢旺达正式执政,卡加梅出任卢旺达的副总统兼国防部长,总统依旧是胡图族人。

当时大屠杀事件的余威还没有过去,原本国际社会都以为掌握军事优势的卡加梅会大肆惩戒这场屠杀活动中的胡图族人。

然而这位年仅37岁的国家领导人,却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智慧。

从推举胡图族人继续担任总统开始,卡加梅就在有意淡化两个民族之间的冲突。

在后续的追责过程中,卡加梅只是象征性的惩罚了三百多名有关人员,并且是将他们交给民众进行审判,避免矛盾激化。

手握兵权并且拥有政治胸襟的卡加梅很快就受到了民众爱戴,在46岁那年当选为卢旺达总统,正式成为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三 、向中国抄作业

上台后的卡加梅,首先就是废除种族身份证制度,往后没有图西族和胡图族人的区别,统一为卢旺达人。

这种加强内部团结的方法不只是写在卢旺达的国家法律中,从学校教育和社会宣传方面都有着具体引导,帮助卢旺达平民走出种族对立的阴影之中。

内部相对安定以后,卡加梅开始研究经济建设,他是一个十分善于学习的领导者,他在研究世界历史以后,认为自己治理下的卢旺达与建国前的中国十分相似。

因为大屠杀和内战影响,卢旺达内部的基础建设几乎都是停滞状态,想要搞活经济只能白手起家,一步步来。

为了学习建设经济的经验,卡加梅多次到访中国取经,根据卢旺达的实际状况,优先发展农业,先是搞土地改革,全部收归国有,再分配给农民耕种。

随后就是从中国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农具,以此提高粮食产收。

在这一时期,卢旺达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是中国农业援助人才,现代化的农机设备也帮助卢旺达农民提高了收入。

有了农业方面的建设经验以后,卡加梅继续和中国进行深度合作,邀请中国企业参与卢旺达的基础建设,其中包括道路、桥梁、电力通信等等。

这种“抄作业”一般的建设思路,让卡加梅带着卢旺达迅速崛起,其中最为典范的成绩,就是被一众网友戏称为“非洲解放军”的卢旺达军队。

卢旺达军队内部的指挥人才都是到过中国留学的,从踢正步到一系列作战动作,皆是“师承解放军”。

因此上在与刚果爆发战争以后,与刚果领土和人口相差悬殊的卢旺达,硬是打得对面丢盔弃甲。

军队无疑于是一个国家国力的最好证明,由此可见,卡加梅这位连任四届的卢旺达总统,在与中国的交流过程中,是真的学到东西了!

从非洲地狱到“天堂”的转变,卢旺达只用了短短三十多年时间,这种成功为非洲的其他国家做出了榜样,也为非洲的许多落后国家先前迈步提供了经验。

参考资料:

1.卢旺达总统卡加梅:“中国为我们加速现代化提供经验”——参考消息2024-09-07 11:19

2.有自媒体称卢旺达军队之所以战斗力强大是因为“师承解放军”等,国防部回应——环球网2025-02-27 20:47北京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