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佳 | 张广天导演作品
改编自张广天长篇小说《来日可追》
导演&编剧
张广天
演员
王雅婷 安崇羽 罗甜甜
演出时间:2025.04.11-04.24
演出地点:广州市 南湖南·艺术家夏宫 乐剧场
门票包含 游园 观演及餐饮
入园时间 18:00
夜饭时间 18:00-19:15
演出时间 19:30-21:00
美饮时间 21:00-22:00
张广天导演作品《尤佳》剧照
1、服装设计师 钟女士
我嗅到了装扮的气息,那些精致的一对对鞋子真让人想搬回家中珍藏。现场忽然就变成了尤佳的个人时装秀,是剧场还是秀场?是舞台还是T台?我已分不清楚,只好任由视线被台上发生的一切牵动。
2、自媒体博主 bluemomo
距离上次来夏宫这座艺术宫殿已经有些日子了。这次的叙事与之前相比全然不同,少了些破碎感,多了些流畅性。没有了油烟木屑漂浮于空气之中的烟火气,也没有玫瑰的迷人香味,代替嘶吼与强烈感官刺激的,是无声的叹息。不同于外界纷扰带来的慌乱,而是在内心深处撕裂了一道口子,慢慢感受到阵阵痛觉。像是剧中落入水中的一切,扑通一声,泛起涟漪却久未散去。所以长大以后,所有的美好都会被撕碎吗?还是投入火焰之中,变成了没有那么美丽惊艳但更坚实透亮的玻璃?我不知道。
张广天导演作品《尤佳》剧照
《尤佳》置景风格独特。未曾想过剧场能还原江南的自然淳朴,瞬间又幻化成上海的精致优雅,通过场景和台词表演造成特殊的时空体验。
这次的视觉焦点落在了右侧,字幕也变换方向,采用梯形的设计,灯光通过明暗形成视觉引导,推动着剧情发展。格外喜欢尤佳在窗边时打上的一抹绯红,有午后的慵懒浪漫,又藏着些活力与美好。镜子的折射将光的效果拓宽,于是能看见背影,窥见观剧者的状态,看见不同色彩汇聚在上面形成特别的效果。
夏宫的剧选曲品位值得信赖,带点年代感又带着青春气息的音乐很贴合剧情走向,演员的歌声加上垫念白在同一时间拓宽了叙事维度。努力听清词的我像在挣扎着抓住握不住的青春,但最后只剩下零零碎碎的信息漂浮脑海。碰杯的声音清脆,没猜错的话音响在两边,能感到一些不均衡感,仿佛在一个失衡的空间做一场梦。
破坏掉美好,只需要嫉妒,小小的误会,就能剪碎一切的美好。爱情的先来后到也显得可笑,遗憾大概是某天的不期而遇,远远望着她的背影,追随却再没有理由靠近。尤佳还是那样的美好而有生命力,但她不再是我的,你看。
所有误会都指向悲剧的结局吗?今日入园也发生了一些小插曲,好在有大家的帮助、包容与善意,才让本可能破碎的美好得以延续。幸运而珍贵,喜欢这里坚持表达着自己创作戏剧的人们,也感谢因为戏剧而相聚于此付出努力给予帮助的所有朋友。
守护着这一份《尤佳》的观剧体验。
3、中山大学 任同学
人是追寻意义的动物,大部分人无法接受意义为伪的事物。在阅览文艺作品时,真的有人能够止步于其表象而不向下深挖吗?一个瓷器之所以为瓷器,就必然地包含了不止瓷器的那些东西。读者在阅读作品时,除了作品本身,还要理解其与自身的关系。但在《尤佳》里,无论你在挣扎还是在纠结,你都能在其中自洽,这正是这部剧的神奇之处。
张广天导演作品《尤佳》剧照
4、软件技术专业 容同学
开场的时候,王雅婷她唱《我要飞》,就跟之前《光芒|唱&演现场》一样,感觉很抓耳。一开始我是没有看懂剧在说什么。因为一开始先介绍了尤佳,后面又出现了菱儿跟叶栩生。之后我才看懂,原来这是一个三角恋,就是他描写得还是很含蓄的。他们初尝禁果那一段是用窗外的雨声,就是初夜淅淅沥沥这种感觉,这个描写我觉得蛮细腻的。更让我很惊喜的就是,三位演员看着年纪都不大,但是台词功底、演技都很好。
5、文艺工作者 江先生
台词间常常夹杂着大量隐喻和象征,要表达的真正内容非常隐晦。我猜测,在意象交错之间,有些标志物,也许不在于表达一种确定性、名词性的意涵,而是一种寓于往返的、动词性的过程或机制。就像是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旋转,她的脸上却表现出忧伤;人们并没有顺遂地到达幸福的彼岸,唯一能确定的只有,我们正在这个去的过程。
张广天导演作品《尤佳》剧照
6、暨南大学 李老师
尤佳是她妈妈一针一线缝的。在《尤佳》这部剧里,她妈妈却始终没有出场。妈妈是一条吊带低胸小短裙;是考究的面料与针脚;是把所有的不善都演绎一遍的大街小巷。最终被一把剪子,由尤佳亲手剪碎了。
尤佳谈起衣服的时候,实际上谈的是情欲,《尤佳》里充满了湿漉漉的情绪,却因综合了小说戏剧诗歌,或者说叙述展示抒情的方式,没那么滞重。你就在我面前啊,但你我的故事,你说,我说。演给观众看就只有一个版本的呀,我先用尤佳的方式把《尤佳》讲一遍,过两天出个视频用我的方式再把它讲一遍。
张广天导演作品《尤佳》剧照
7、戏剧爱好者 Easy倩
舞美设置:把滑梯、泳池、喷泉都搬上舞台了,活脱脱一个小型游乐场。还有阳台、服装店、试衣镜、餐桌、窗台、下雨等的设置和换景,非常契合主角们的生活日常,在这么小的剧场里真是元素满满了。
剧本结构:可以说是既抓马又平淡的一部话剧,抓马在讲的是一段三角恋,平淡在矛盾冲突点大部分是用了演员自述的模式(类似于角色的内心os台词)去过渡,不同于我此前看过的话剧,在这种模式下《尤佳》的剧情显得并不连贯,但叙事却是顺畅的,观众可以很容易看懂这个故事,只不过要随着角色间的对话或自述切换自己的沉浸或抽离的观演情绪,很神奇也很新颖的体验。
表演形式:第一次见把剧目的所有台词都打在字幕上的剧,也第一次见演员们不戴麦直接全场裸嗓演出的剧。台词很多,应该也有不少原小说里的文字,有些台词比较拗口,但演员们口条很清晰,音量也适中,在背诵过万台词的同时还要在对话或自述中来回切换表演状态,三位演员真的很厉害。(p.s:又听到了王雅婷在《光芒》里唱过的歌,还是这么好听)
《尤佳》是一部很特别的作品,它或许不会是很符合大众审美的话剧,但这就是艺术的美妙之处,可以不合常规、可以不走套路、可以创新自由。
8、文艺工作者 应女士
首演结束看着观众坐在位置上都不愿离去,内心真的很感动,每个人内心都有独属自己的新的认识和体验,一个全新的观剧时代开始了!
张广天导演作品《尤佳》剧照
9、自媒体博主 Durer
关于故事:由原作家导演的舞台剧,极大保留了书中的精华,把握了作品的本来立意,城市与乡村的碰撞,新风与守旧的交结,规矩与突破的拉扯,尤佳的懂经之爱与菱儿的传统之爱……一切都在故事中被娓娓道来。故事剧情设置合理,叙述性和流畅性强,故事最后三位演员的总结部分非常有趣。
关于舞美及服化道:舞台大致呈一个反凹字形面向观众,景深错落,立体感强。泳池、喷泉、滑梯、天台、步梯、服装店、餐厅等场景都被搬上舞台,每一幕间的换景也流畅自然。最喜欢的是舞台两侧镜子的设置,右侧镜子是尤佳的全身镜,几次照镜体现尤佳不同心境,尤佳背对观众,观众从镜子中看到尤佳。左侧镜子是可旋转的多面镜,镜子旋转时光影交错,角色内心情感也一同碰撞、纠结,尤佳从镜边探出身来舞蹈这段就在镜子旋转时展开…非常美。尤佳和妈妈在餐厅吃饭这段也很萌,一眼就看到了桌上的小蛋糕,看起来很美味。
关于演员及台词:三位演员没有使用麦克风,直接讲出台词,口条清晰,情绪得当,观众直接听到原声,拉近了与故事间的距离感。过万的台词和紧凑的剧情,非常考验演员的功底。尤佳两次歌唱的设置非常好,开头的“我要飞”直接铺垫的尤佳的性格底色。菱儿来城中寻栩生的这段给我看难受了,错乱的脚步,带哭腔的台词,眼底的泪痕……
关于其他体验:夏宫选址闹中取静,内部景色怡然。演出开场前有一个多小时的用餐时间,餐食固定,可以选择饮品,菜品有笋焖五花肉、炒青瓜、番茄汤,饮品有橙汁、苏打水、啤酒等可以选择,分量较小,但味道很好。演出为通票设置,入场后可自己选择座位,7:10开始检票入场,我到得稍晚,入场时前几排已经坐满了,想坐前排的观众可以稍早抵达。剧场座席坡度设置合理,不会出现直接被头挡住的情况,中后排体验也不错。
张广天导演作品《尤佳》剧照
10、戏剧爱好者 蓝先生
尤佳,一针一线缝出来的,被倾注了太多心血和爱滋养长大的女孩儿,美得不可方物。这里的美并非完美,而是拥有那种令人向往的生命力和带点稚气又清醒独立的自我。勇敢热烈,时髦鲜活,是就算身陷火焰,也经得起淬炼的玻璃。
菱儿,散发着自然气息的姑娘,映射着江南乡间的质朴与千年文脉里错综复杂的一切,灵动却也受束缚。一半是深陷泥泞的纠结,一半是浮出水面清丽,在漫漫的时光里渴望一生一世的忠贞。直率、倾其所有、令人动容。
叶栩生,世间苍生。前两个人物的戏剧色彩浓烈,叶栩生则更真实可爱,对美的追寻、对爱的彷徨、对命运的无奈。他是故事的纽带,也是多年之后回过头来回望命运的玩笑。翻看记忆的影片,只敢跟在背后凝望的少年,从一个故事的书写者,变为一个讲述者。
张广天导演作品《尤佳》剧照
11、艺术学专业 若同学
真的很震撼,演员们的台词功底都很棒,故事一开始确实都认为是爱情剧,后来看下去其实并不然,里面涵盖了很多细节。最喜欢菱儿不停在滑梯上玩的那个部分,情绪递进得太绝了,演员很厉害演得太好了。还有叶栩生与尤佳初尝禁果的雨天也描写得很隐晦但是很好,淅淅沥沥的雨声与淅淅沥沥的心情等等。最后尤佳没考上大学到玻璃厂做工我感受到尤佳就是尤佳,就算没有按部就班继续上学也依旧是尤佳,不会因为挫折就陨落。《尤佳》是隔离与世间浮躁的存在,真的很美好。
张广天导演作品《尤佳》剧照
12、文艺工作者 燕儿
尤佳,是她妈妈一针一线缝出来。尤佳的美,是精心雕琢过的。
菱儿,郊县的女孩,断然是比不过尤佳的。
可最后,竟然是菱儿得到了叶栩生。就在刚刚刷到旧友发文,感叹“回头望,做错了很多选择”。哪有什么对与错,又不是数理化考试,四选一,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剧中说:“人有自作聪明的,也有自作漂亮的,市里的女孩就是这样的。她们不漂亮,她们有一万个办法演漂亮,做出一副漂亮的样子。”可,这样动人这样美丽的尤佳,最后都没有得到想要的爱情,那你我又有何办法可与命运作斗争呢?
张广天导演作品《尤佳》剧照
13、话剧爱好者 白鹅鹅鹅
根据《来日可追》改编的话剧《尤佳》,来之前特意把这一章翻了出来看,但只看完了对三位主角介绍的章节,后续故事的发展选择留在了剧里再揭秘。看完剧后在回家的路上把剩下的章节也一口气看完了,大部分都是书中的台词与情节,但当他们被搬到舞台上后又有一种不同的感觉,好像三个角色都活了,他们就站在我们面前。
全剧没有使用麦克风,纯靠演员的肉嗓来传到剧场里的每个角落,在舞台侧面也会有字幕,但三位演员的台词功底都很扎实,不用靠字幕也可以清晰听到台词的内容。
当尤佳站在台上那一刻,我就相信了她就是尤佳,尤佳是一件尤物,上海人的那种精致小资在尤佳的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我相信无论尤佳去到哪,她都依旧是那个富有魅力的尤佳。而菱儿,有着的却是小镇里的淳朴热情,对男女之间的关系有着好奇,同时也有着自己的观念,“树上的果子,吃了一口,就不能让它继续挂在树枝上了,你得把它摘下来”。而叶栩生,也许从始至终都是以自己为主导吧,选择尤佳是因为他需要一件好看的“衣服”,好让他走在外面时有面子,而选择菱儿,是因为新鲜感与好奇,她与平时接触的女生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尝一口,便够了。
舞台的设置像极了游乐场,青春也许也是一个盛大的游乐场吧,所有人都知道这张门票会过期,可仍然愿意用一颗心去换一场盛大的梦。
张广天导演作品《尤佳》剧照
14、自媒体博主 小川小川
《尤佳》改编自张广天长篇小说《来日可追》中的第一辑第二章,扎实的文本支撑起大段大段的人物独白,三个人物的多面性情。
剧中大部分叙事由人物的独白推进和补齐,独白又穿插大篇幅带隐喻的观点,台词充盈着澎湃的激情和持续涌动的节奏,加上歌曲、装置艺术、避免对悲欢离合的渲染,赋予了整部剧隽永的美感。
两个女角色尤佳和菱儿,一个来自城市一个来自山涧,一个精致时髦,一个不加修饰,她们截然不同,又是一把剪刀的两瓣,眼里都有一股子“劲”。
舞台中央的水池既是菱儿和叶栩生相遇的池塘,又是尤佳和叶栩生谈情的喷泉,前者是自然造就的生命温床,后者是现代文明的精致造物,尤佳和菱儿身后是两种生活态度,衣食住行,为人处世,这也是临了尤佳所说的“懂经”。
尤佳的衣服要是得当的,“一切都不能是崭新的,也不能是暗旧的,必须是一种熟润,暗示别人是一种常态——这么穿漂亮,却是习以为常。”
尤佳对爱情的态度也是如此,爱情是实践她“懂经”的一部分,显然爱情并不是故事真正的主题,但单论《尤佳》本身又不足以成为一个切口去诠释所谓命运,乡土与城市,旧规则与新伦理,或去承载更多深的命题。
《尤佳》更像是呼出了一口虚的“气”,观众在剧场触到这“气”,在一个半小时内陷入一种纯粹的审美体验,而并不需要落到某种实处。两位女演员好灵,一切都很自然流畅,浑然天成。
15、观众 有雲
《尤佳》这部改编自导演张广天的小说《来日可追》,戏剧表面上是讲爱情,但实际上探讨了偏见、命运、人性和社会规则这些复杂的东西。尤佳的悲剧不仅是个人命运的错位,更是时代性别权力结构的缩影——当女性的主体性被凝视、被消费、被霸凌时,所谓“爱情”便成了最温柔的暴力。
先说说舞台设计,剧场不允许拍照,但毫无疑问,灯光、音效、道具等都恰到好处。旋转镜子、水池、喷泉、高跟鞋、滑梯、窗户、桌子。每一个进入剧场感到疑惑的道具在剧情中出现显得格外相得益彰——每一个道具都有其象征意义。身为观众的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着角色的痛苦与挣扎。
校园霸凌场景是全剧最震撼的视觉隐喻。校园霸凌的雨幕场景撕开了伪善的面纱。那些向尤佳泼水的手,既属于同龄人的恶意,也属于整个时代对女性主体性的系统性抹杀。
真正令人战栗的是,尤佳的“风情”从未属于她自己。真正的责任不在某个角色,而在凝视的结构本身——当观众意识到自己也在消费尤佳的“太阳花意象”时,戏剧的拷问才真正开始。那些被命运齿轮碾碎的,从来不是个体,而是我们共同默许的凝视法则。
看完戏剧,看到夏宫转角处随处可见的玫瑰在夜风中摇曳,你分不清自己刚经历的是戏剧还是不同人的真实人生。这种模糊感,正是《尤佳》最锋利的美学刀刃。
夏宫让我得以在这片艺术的天地,感受一场如此特别的体验。期待下一部来自夏宫的大作!每一个灵魂的震颤,都是改变的开始。
(王蕾 爱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