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射雕英雄传》的出现,奠定了金庸武林盟主的地位?

学社书香 2025-02-12 16:57:52

《射雕英雄传》的出现,奠定了金庸武林盟主的地位。在金庸所有的作品中,说《射雕英雄传》是影响最大、读者们最喜欢的一部,估计是没有什么异议的。硬要抬杠的话,就加个之一吧!毕竟金庸后期的作品也足够优秀。《射雕英雄传》之所以影响那么大,是因为它是一部真正的爱国武侠小说。

而主人公郭靖,是一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真正的大侠。不仅如此,《射雕英雄传》主题明确、形象鲜明、气势恢宏、境界高远。《射雕英雄传》的出现,不但丰富了武侠小说的类型,还提高了武侠小说的档次。在金庸写出《射雕英雄传》之前,市面上的武侠小说也只是武侠小说,读者只是把武侠小说当做消遣,并没有把它当做文学作品来看待。

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当时大部分的武侠小说水平都很一般,内容结构也写的非常松散,甚至根本就没有什么结构。而且很多文字写得很拙劣。而《射雕英雄传》不同,它既有东方古韵的诗意盎然,又有西方小说的严谨结构。东方古韵体现在哪呢?比如: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他们的名字,就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五行。而黄蓉陪着郭靖一路镇守南宋襄阳。

之所以能成功,很大一部分的功劳,是靠黄蓉一肚子的国学诗词修养。说金庸有西方小说的写法,是为什么呢?比如:在第24回密室疗伤中,郭靖受了重,黄蓉带着郭靖躲进了牛家村酒馆的密室待了七天七夜。这期间,看着各种江湖人物在酒馆轮番上演,这种写法并不是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写法。甚至不是小说的写法,这完全是金庸借鉴了西方戏剧的写法。

曾几何时,关于武侠、关于江湖、更多的是打打杀杀人情世故。但在《射雕英雄传》中,武侠世界不再是简单的江湖恩怨,而是融入了家国情怀,人性善恶的深刻探讨。我们很难想象,如果郭靖只是在江湖上打打杀杀,他不去镇守襄阳!那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句话还怎么成立呢?郭靖虽然在蒙古草原大漠长大,但深受中原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

儒家教导的是:修身齐家忠君爱国平天下。如果说乔峰是天下第一英雄,那郭靖就是天下第一大侠。英雄是一种本身的真实性格,它是一种个性化的审美形象。大侠是一种理想化的产物,它是一种类型化的道德楷模。加上郭靖在蒙古大漠,见证了也参与了成吉思汗发起的南征北战,他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深刻的感受。

所以,郭靖身上的仁爱之心就更重了。小时候是真不懂,觉得郭靖带着黄蓉在桃花岛待一辈子,不是很好吗?就像张无忌和赵敏、令狐冲和任盈盈、退出江湖归隐山林,做对神仙眷侣不好吗?现在明白了,有一句话叫做: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郭靖拿到了岳飞的《武穆遗书》,在某种程度上讲这就是一种继承,一种爱国主义的继承。在郭靖看来,他为了大宋守护襄阳,就是在追逐岳飞的脚步。也就是说:郭靖死守襄阳,直到殉国是必然的历史结果,这就是郭靖的宿命。何为侠之大者?只有为国为民,才能成为侠之大者。

所以,可以这么说《射雕英雄传》的出现,不仅是对传统武侠的一次革命,更是对文学创作的一次探索。他证明了武侠小说并非只是简单的消遣读物,它同样可以成为爱国经典文学。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