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对是震古烁今的绝唱,如此丰功伟绩必将载入史册!
在疫情肆虐之际,三万名顶尖人才齐心协力,仅用十二天便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建筑奇迹——雷神山。
如此旷世惊人的佳作,让全世界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建筑狂魔中国速度”。
它的出现不但完美解决了疫情隔离,同时还挽救了千万个家庭。
可随着疫情结束患者清零,这座雷神山医院仅运行68天就进入了“休舱”状态。
那么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如今停用5年的雷神山又落得怎样的处置?
军令如山创造奇迹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众志成城共创美好家园。
古往今来,我国的凝聚力与号召力,几乎都是世界上的翘楚。
也正因如此,在疫情期间我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2020年1月20日,新冠疫情在武汉大规模爆发。
由于新型病毒感染率高,传播速度极快,人们对病毒并不了解。
最为重要的是,病毒一旦感染了身体素质堪忧的老者,会出现一定的致死率。
为了有效制止病毒不对外传播,无奈之下只能让这座城市按下了暂停键。
一时间整座城市的街道陷入了沉寂,因为感染病毒的患者,早已在各大医院里比肩接踵。
眼看事态发展的如此严重,国家便紧急下令。
要求在半个月内建造一个规模最大,设施最为完善的隔离方舱医院。
寒冬腊月天气恶劣,场地复杂环境不佳。
致命的是,封城之后让这里的物资变得非常紧缺。
如此苛刻的条件,想要在半个月内完成,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然而军令如山,即便是飞蛾扑火,无论如何也要将其完成。
为了让不可能变成可能,国家连夜派遣了二十多名顶尖建筑设计师。
以及数万名人民子弟兵,来担任这次的施工人群,并且招揽社会上的有志之士协同作战。
双方以分钟为单位,同步开展施工计划。
二十多名顶尖设计师仅用一个小时,就在武汉找到了最适合的建筑地点。
并迅速完成了地形勘测,以及医院内外部所有结构设计的方案图纸。
从接到任务到设计多套方案,整个设计团队仅用了十六个小时。
要知道雷神山的建设,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规模。
哪怕是昔日的北京小汤山医院,也无法与之相比。
因为它既要满足隔离需求避免交叉感染,又要节约空间保证施工便捷。
可就在这时,国家考虑到患病人群较多,于是就将医院扩展到原来的几倍规模。
隔离床位、配电室、空调管道以及各种医疗设备,都要呈几何增长。
最为关键的是,各省的交通封锁,让施工机器很难在短时间内调配过来。
尽管任何条件都极为苛刻,可国家仍旧要求半个月内完成所有工程。
毕竟工程早结束一天,或许就将无数人从鬼门关当中拉出来。
与此同时三万多名人民子弟兵以及各个中建局的人才,以及社会上的有志之士。
全面投入到了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开始和死神赛跑。
为了能够增加默契,他们几人一组不分昼夜轮番工作。
累了喝水饿了吃饭,机器坏了当兵的往上顶。
除非实在困得不行,几乎没人愿意放下手中的工作。
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屈的意志,让“建筑狂魔”再一次创造了奇迹。
半个月的旷世工程,他们仅用了十二天就让一座现代化隔离医院拔地而起。
从建筑物资的供应,到医疗设施的安装,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守施工要求。
而“雷神山”医院的故事,也在此刻彻底打响。
众志成城共同抗疫雷神山医院的建立,让许多心如死灰的患病重新看到了光明。
为了缓解武汉医护人员的压力,各省连夜派出三千多名顶尖医护人员前去支援。
而且许多曾经参加过小汤山抗击非典的专家,也同时来到了武汉进行驰援。
2020年2月8日,中安医院正式接管雷神山,并收治了第一批患者。
由于当时的患者都是因新冠病毒引起的,于是医院就结合抗非的经验。
只设住院不设门诊,从病人进门到完全康复,全程要首诊医师以及医护小队全权负责。
不仅如此,所有医护人员必须保证寸步不离岗,24小时轮流值守,确保病人不会出现突发状况。
而且为了能够满足新冠肺炎患者辅助诊断的要求,以及有效的治疗重症患者。
医院还配备了最先进的心电诊断、超声影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有创无创呼吸机等高端仪器。
尤其是高科技医疗设备的协同下,还能实现远程CT、心电的诊断传输。
而那些白衣天使,不顾自身安危夜以继日的奋斗在一线。
整日的高强度工作,让她们身心俱疲。
可即使是这样,他们却一直在疏导患者的心理,让其敞开心扉面对困境。
虽说他们都身穿防护服,可各个大白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让患者记住了自己的名字。
他们在通道中留下了满墙的涂鸦,在防护服上画了自己的符号。
也就是从此刻开始,他们从医患关系变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在这68天当中,雷神山医院共收治了两千多名患者。
其中重症患者接近千人,危重患者更是高达百例。
虽说这里危机四伏,可医院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环境零污染。
随着最后一批患者的出院,这座雷神山医院也迎来了休舱。
那些曾在这里抛头颅洒热的医护人员,依依不舍的告别了这个地方。
武汉市所有市民几乎无一例外,全都对这些人表达了最真挚的感谢。
当休舱仪式结束之后,有关部门迅速接管了收尾工作。
目光所及之处,全部都要细致入微的进行消杀处理。
每一个病房、每一个医疗设备都严格验收,确保突发事件再次发生以备不时之需。
休舱后的雷神山医院虽说雷神山已经进入了休舱,可它并没有被拆除。
反而被当做了备用医院来看待。
毕竟这里的设施都是当时世界上最顶级的,而且这里代表着那些曾为其奋斗人的点点滴滴。
而且有关部门也在一直在探讨,雷神山医院休舱后的处理。
比如将这里当成医护人员的培训基地,亦或者是将这里改造成科研基地。
最终在多方面的建议下,他们还是保留了医院的部分床位,用来当做亚定医院。
结语: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疫情无情人间有情,大家众志成城抵抗疫情,我国很快就完成了疫情清零的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