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古时为海丰县南境滨海渔港。唐宋时,有旦民在此分屯生息。至明嘉靖年间,始有汕尾之名,其名由来按地方志记载,源自当地海滩的两条沙陇线(即海浪冲击海沙形成的沙坝),渔民们聚落于沙陇线尾部,而在方言中“线”、“沙”都谐音“汕”(汕字意为群鱼游水的样子,亦指代古代抄网类的捕鱼用具),结合渔民以方向指名之习惯,故名“汕尾”。
广东省地名志 汕尾镇(编此志时汕尾尚未设市)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因倭寇之乱明军千户陈聪于汕尾修筑坎下寨。
二战末美军航空测绘汕尾、捷胜周边地形
关于坎下一名由来,未能找到官方解释,这里笔者按自己理解提供两种可能。其一,坎下在民国及以前的书籍上均写作“下”,“”同“坎”,释义为低陷不平的地方,也可释义为自然形成或人工修筑的台阶状东西,如较高的田埂。岭南多梯田,坎下城北就是山区,故而当时坎下之名可能源于梯田。
清康熙分府图中的橄下城(坎下)
其二,清代康熙的分省分府图中,写作“橄下城”,广东多橄榄树,坎下城周边古时可能有一株极为标志性的橄榄树或一片橄榄林。
1932年国民政府陆军部测绘汕尾、坎下
崇祯九年(1636年),海丰乡贤工科都给事叶高标(今陆河县螺溪镇人)以海寇出入海丰、陆丰、潮汕一带沿海,奏请于汕尾港在旧寨的基础上营建坎下城。
50年代汕尾、坎下
次年城池竣工。城池一面倚山,三面环水,与捷胜所城遥相呼应。城墙为双层夹墙由灰沙夯筑,周长1157米,高5.6米,开城门四座,东门永安、南门鸿海、北门拱极,西门为水门,仅供船只出入。
坎下古城范围示意
清朝以碣石镇左营守备分守于此。乾隆十二年(1747年)汕尾港已初步形成,来往船只众多。到清末民初,汕尾港已有客轮和货轮定期航行于汕尾与香港、广州和汕头等口岸之间。
坎下永安门
随着港口开发,工商业蓬勃发展,人口增长市集繁荣。汕尾地区逐渐成为海丰县境内蔚然大镇。到1988年,国务院批复设立汕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