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诺,让人又爱又恨的葡萄品种。它是世界上最娇贵、最挑剔的葡萄品种之一。
但如果遇到适合的天、地、人,它就能成为这世上最令人趋之若鹜的葡萄酒。优雅、细腻、精致、复杂,让无数葡萄酒爱好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因为它,拥有独一无二表达风土的能力。
勃艮第,拥有着这世上最适合黑皮诺的风土,上千年的磨合,人们似乎终于找到了和它正确相处的方式。全世界葡萄酒爱好者的追捧,也让勃艮第黑皮诺的价格直冲云霄。
而在勃艮第之外的一些新世界产区,黑皮诺似乎也找到了归宿。优秀的品质、友善的价格,这些新世界黑皮诺是否可以取代勃艮第呢?

为了一探究竟,知味于4月25日,举办了一场新世界黑皮诺pk勃艮第黑皮诺的活动,共12位会员参加。
大多数出色的新世界黑皮诺,都是向“勃艮第”风格亦或是勃艮第理念看齐的,勃艮第作为全世界公认的黑皮诺最优产地,有着无法撼动的历史和地位。为了让二者能够更“公平”地竞争,我们只好人为地设定了一些规则:
作为葡萄酒消费者,我们最希望买到什么样的酒?我想大多数人都希望买到好喝又不贵的酒。
什么是好喝呢?我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消费者,对于葡萄酒的品鉴并不需要像专业人士那样按照一个个的标准来进行评判打分。只要喝起来对自己的胃口,能让你开心,那就是好喝的酒。
所以,参与这场pk活动的12位会员,每人手中都有一票投票权,在每轮的两两pk中,只需要选择自己心中认为好喝的酒即可。至于评判标准,那就是—从心。
不贵又如何定义呢?不贵,看似是个可以量化的标准。可真正到实际生活中,每个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理念又完全不同,所以,不贵这个概念其实是根据个人情况而变化的。
当然,为了让这场pk能具有一些可比性,我们假设了一个基准点:如果在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同为非常出色的酒款,到底是新世界黑皮诺更胜一筹?还是勃艮第黑皮诺更具“性价比“呢?

因此,我们设立了4组pk,每组两款酒,由一款新世界黑皮诺和一款勃艮第黑皮诺组成,而每组两款酒的市场价格相近。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每轮pk的结果吧,没有来现场喝的朋友,希望也可以通过这次分享获得想要的资讯~
*年份差距问题:因为一些条件限制加上疫情原因,选酒上我们无法达到年份完全一致。但品鉴开始之前,我们做了相应的醒酒处理,尽可能呈现出他们的最佳状态。
*这次pk没有选择售价在500元以下的黑皮诺,一场品鉴会的可选种类有限,我们最终选择了大家试错成本更高的酒款。
第一轮Bellhill Pinot Noir 2015
没有醒酒
VS
Domaine Thibault Liger-Belair Aloxe-Corton 1er Cru Toppe au Vert 2014
1/3 double decanter

同为生物动力法的两家酒庄,在香气表现上都非常干净。倒入酒杯后,Bellhill拥有非常浓郁、妖娆的花果香,有人甚至赞同酒评家James Suckling对它“神似Leroy”的评价。TLB的Aloxe-Corton在香气上没有Bellhill那么浓郁,但也展现出了优雅的果香。Bellhill入口非常轻盈、活泼,有一丝灵动;Aloxe-Corton也非常活泼,但更加优雅均衡,在集中度和长度上也更加出色。

3小时后,Bellhill出现了微微氧化的疲态,而Aloxe-Corton不仅没有衰退,反而表现的更加外放优雅。
胜出者Domaine Thibault Liger-Belair Aloxe-Corton 1er Cru Toppe au Vert 2014
第二轮Kistler Pinot Noir, Sonoma Coast 2016
没有醒酒
VS
G.Roumier Morey Saint Denis Clos de La Bussiere Monopole 1er Cru 2009
1/3 double decanter
看到酒单的时候,大家都认为这一轮应该是最没有悬念的。没想到在倒入酒杯后,Kistler的香气就像一个炸弹,喷的一下全部绽放,稍偏黑色水果的香气以及浓郁的奶油、香草的香气,十分甜美。对比之下,Roumier就显得太过”羞涩“,直到几分钟后随着温度的上升,才姗姗来迟,展现出悠悠的香气。

Kistler入口也是一如既往的奔放,充满整个口腔,非常甜美,酒体饱满。虽然Roumier的香气略显封闭,但入口之后完全展现出了勃艮第的优雅和细致,尤其是漂亮的酸度,优雅而细腻的单宁融化在口中,余味特别的长。
这两款酒完全展示了黑皮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尽管Kistler标榜为”勃艮第风格“,但它还是带有浓厚的”美国甜心“范,奔放热情,一股脑地全部呈现给观众,有一种“瞬间的美妙”。而Roumier是能够将优雅展现到极致的酒庄,即使是带有一些野性和厚重感的Morey一级园也能被他驯服的十分优雅细腻,在长度上也是Kistler无法企及的高度。

近3小时的品鉴快要结束之时,杯中的Roumier香气才打开一些,但始终没有出现如Kistler般的奔放。等到最后,大多数人还是认为Roumier的表现更值得回味,但”美国甜心谁又能拒绝呢”?
胜出者平局
第三轮Felton Road Block 5 2018
没有醒酒
VS
Lucien Le Moine Vosne Romanee 1er Cru Les Suchots 2012
1/2 double decanter

这一轮的两家酒庄都是“技术流”,而且同样拿酒评家的高分拿到手软。Lucien Le Moine是勃艮第最优质、精品的酒商之一,每年100桶左右的产量,几乎都是选取品质优秀的一级园或者特级园。而Felton Road从1991年建立到现在,不断地研究试验,从田块细分到酿酒改革,一直被认为是新西兰最好的黑皮诺之一。

尽管中奥塔哥的臭氧空洞,时常给这里的黑皮诺带来不低的酒精度,甚至一丝紫外线炙烤的焦灼感,但这些在Felton Road的酒中都察觉不到。大家一致认为,当晚所有新世界酒款中,Felton Road是最像勃艮第的黑皮诺,非常的细致优雅,同时有深度。不过,在集中度和长度上,Felton Road还是略逊色于Les Suchots这块Vosne-Romanée的一级名园。Block 5是中奥塔哥最好的黑皮诺葡萄园之一,但我们还是感受到了风土地块的差异。Vosne-Romanée村,不愧是王者之地。
胜出者Lucien Le Moine Vosne Romanee 1er Cru Les Suchots 2012
第四轮Bass Phillip, Reserve Pinot Noir 2016
没有醒酒
VS
Armand Rousseau Ruchottes Chambertin Grand Cru 2013
没有醒酒

这轮pk,澳洲黑皮诺之王Bass Phillip以压倒性的优势打败了香贝丹之王Armand Rousseau。本就产量稀少、又极受追捧的Bass Phillip,这款Reserve在市场上更是难寻。以极度浓缩著称(一株葡萄树的产量不到半瓶酒),Bass Phillip拥有非常出色的集中度和复杂度。而同样以浓郁度、集中度著称的Rousseau,遇到Bass Phillip这次似乎哑火了?

不论是在香气还是口感上,Bass Phillip的表现都更胜一筹。Bass Phillip表现出的平衡、活力和细腻,和大家平时喝的Premium完全不是一个等级。所有的元素—酸度、单宁、酒体都融合的非常好,入口特别愉悦。

Rousseau的这款特级独占园Clos des Ruchottes却在品鉴时意外进入了封闭状态,和刚打开时的状态判若两人。但入口还是可以感受到非常漂亮的酸度和矿物感,极其长的回味,只是表现力上没有Bass Phillip那么完美。
胜出者Armand Rousseau Ruchottes Chambertin Grand Cru 2013
尽管大家的即时投票还是给了状态完美的Bass Phillip,但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等待杯中的Rousseau慢慢打开。大约1小时过后,这杯Clos des Ruchottes方才如梦初醒,渐渐呈现出优雅的果香,入口也表现出了更多的层次和复杂度,余味的长度仿佛无穷无尽。

其中一位小伙伴更有耐心,他将杯中的Rousseau装入小样瓶带回家,直到第二天晚上打开来喝。“虽然香气上出现了微微氧化的迹象,但入口的结构感、层次、平衡以及复杂度,都无可挑剔!”
通过这次PK,我们也有一些启发分享给大家:
陈年潜力当晚所有新世界的黑皮诺都没有进行醒酒,而且每组新世界皮诺的年份都更新。即使是很新的年份,新世界黑皮诺都更容易打开,更奔放。而无一例外,新世界皮诺在杯中的持续能力都没有勃艮第好。所以,新世界的黑皮诺的陈年能力可能没有勃艮第更好,不过年轻时可能更加易饮。
风格差异虽然每组的品鉴是盲品,但大家基本还是一下就能鉴别哪款是勃艮第皮诺哪款是新世界皮诺。新世界的酒普遍比较奔放,酒入杯之后,就会呈现出比较丰富、浓郁的香气。而勃艮第的酒香气则相对内敛一些,会徐徐展开。入口之后,新世界的酒会更有瞬间的“冲击力”,仿佛孔雀开屏一般。而勃艮第的黑皮诺则是在口中静静诉说,回味无穷。
勃艮第可以被取代么?尽管每轮品鉴大家各有所好,但都会觉得勃艮第可能永远无法被取代,因为它拥有无法复制的风土。但其他产区的黑皮诺,也可以表现出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风土无法照搬,但风土拥有多样性,也正是这样的多样性,能够满足每个人的口味。
这场pk到底谁是赢家?其实我们没有答案,又或者说,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我们想把一些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今后的消费能够有所帮助或者启发。
喝酒本就没有什么高低贵贱,是非对错,只要你喜欢,就好。
文 | yunwei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知味葡萄酒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