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相信大家也都了解其中的含义。像咱们平时阅读历史故事时听到的著名将领,他们确实是有很大战功的,但这些战功都是建立在士兵的牺牲上。
众所周知,在古代的时候,武器装备和现在相比,那简直都是不堪入目,所以说当时打仗其实就是拼的人数。
只要自己人数占绝对优势,那这场战争基本上就不会输,但胜利的代价就是士兵的减少。
很多时候,其实很多人也是比较好奇的,因为在当时打仗,站在最前面的士兵基本上都是必死无疑,但他们依旧无所畏惧的去冲锋陷阵,为什么不跑呢?
其实这个问题咱们仔细去分析一下就大概清楚是怎么回事了,如果换做咱们自己,咱们也会和他们一样拼命冲锋。
人类与战争的关联
自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战争就如影随形,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紧密相连。在原始社会时期,为了争夺猎物和生存资源,不同的氏族部落之间就常常发生冲突和斗殴。
进入农业社会后,土地成为人们最渴求的资源,不同部族为了占有肥沃的土地而互相征伐,动辄血酣战场。
在中国这片广阔的国土上,由于气候环境的差异,中原地区一直是人口最为稠密,土地最为肥沃的地方。自古以来,那里就如同一块香甜的大蛋糕,各地王侯将相无不虎视眈眈,视之为夺取天下的必争之地。
每一个新的王朝想要统一天下,都必须先取得中原的控制权。所以在这片热土之上,曾经上演过无数场残酷的战役。
中原之外,如江南、关中、陇右等地区,虽然也偶有大战,但总体上和中原相比都要小的多。因为那里人烟稀少,物产贫瘠,统一力量从来都是以中原为根本大本营,边远之地只是附庸。
古代名将与其背后的代价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孙武、伍子胥,到秦汉时期的白起、韩信,再到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司马懿,乃至唐代的李靖、秦琼等等,中原地带孕育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将。他们身怀过人的谋略和勇武,在这片沃野上书写了一个个令人震撼的战役。
但在这些光环耀眼的名将英名背后,却往往隐藏着一个残酷的事实:战争是需要用人命来铺路的,一将功成就必定是万骨枯荣。
从这点看来,那些靡靡之音、文人雅士在赞叹古人的战争英雄事迹时,其实并未触及重点。他们只看到了战争的英勇一面,看不到每一次胜利的背后都伴随着多少生命的流离。
古代战争的纪律与约束
古代是一个杀伤力有限的冷兵器时代,大规模步兵作战还是战争的主要形式。因此,整支军队的纪律是影响战斗力的关键所在。
这也是为什么每一位善于用兵的名将,都会把军纪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纪律不仅来自于将军本人的威严,朝廷也会派遣亲信监军,以戡狂扫暴,维持军心。
除了上述惩处外,朝廷也会以重赏鼓励勇将效力。在三国鼎立时期,每个王朝都大力提倡用重赏和爵位来嘉勉有功之臣,以确保军心稳固。
正因如此,古人的做法固然有些残酷,但也更直白、更精准地反映出战争环境的残酷本质。说到底,那个年代军纪森严,只不过是为了确保整支军队的生存而采取的无奈之举罢了。
冲锋的动机和代价
相比之下,让他们当先锋冲阵,或许死伤会更多一些,但只要撑住敌人一轮进攻,老兵们就可以趁机反扑,扭转战局。所以这种先锋排的编排,虽然残酷,但对于保全整只军队的战斗力而言,确有其战术考量。
一旦开战,前锋被歼,后方的老兵就可以立即反攻,所以这种以新兵保老兵的做法,其实也是出于对战斗力的最大化考虑。
结语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也都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了,无非就是惩罚太过严重,一退后就是军法伺候,与其被自己人砍头,倒不如冲锋趁早结束战争,给国人一个和平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