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这个年纪,放到现在刚好大学毕业,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可有的人却在22岁的年纪面临死亡。
他是秋收起义的总指挥,是毛主席革命早期的第一个搭档,可他却在秋收起义开始不久后就死于敌人的枪下。
毛主席在收到他死亡消息的时候,不禁大声痛哭,并且喊道:“还我总指挥!”
在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依然没有忘记这位最初的革命同伴,更是经常说起他在革命初期的贡献。
那么这个能让毛主席痛哭和难以忘怀的总指挥究竟是何方人士?在他短短的一生当中又为革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呢?
其实,在参加秋收起义之前,卢德铭就小有成就了,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这个时候的卢德铭已经是北伐军队中的一名连长。
在北伐战争的路上,卢德铭率领的连队还曾经和叶挺的独立团并肩作战,在这一战中卢德铭的连队守住阵地誓死不退。
这一仗打得特别顽强,在打退敌人后卢德铭带着部队乘胜追击,取得了不小的战绩。在这一战结束后,作为团长的叶挺却亲口夸赞卢德铭的英勇,甚至还告诉其他人这一战其实是卢德铭在指挥。
紧接着卢德铭等人的队伍继续北上,在武昌一战中,卢德铭更是展现出了他出色的军事头脑,面对强大的敌人依然取得了胜利。
由于卢德铭在这一战中的指挥相当出色,因此战争刚结束就被升为了营长,在这之后不久叶挺成为师长,而卢德铭也再次升为团参谋。
卢德铭虽然年轻,但是却有着临危不惧和出色的军事才能,多次带领队伍取得了胜利,在第一次北伐成功后,卢德铭也成为了一位出色的团长,并且进驻武汉。
在这期间,卢德铭在自己的队伍中大力地发展共产党员,引起了张发奎的不满,在1927年汪伪政府叛变革命。
而这个时候卢德铭的领导张发奎就是汪精卫的追随者,于是他强行要求部队投靠汪精卫,面对这样的局面,卢德铭会怎样做呢?
卢德铭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他表面上还是听张发奎的指挥,可背地里早就联系上了党组织找后路。
不仅如此,卢德铭还想将部队中的大部分人都带走,因为他不想像汪精卫一样卖国求荣,他想找寻自己的革命出路。
到了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卢德铭带领的警卫团却同时接到了两封电报,一封是来自张发奎的,让他带领警卫团前往九江支援,一封是来自党组织的,让他带领着警卫团赶紧脱离张发奎。
在接到这两封电报之后,卢德铭立马做出了反应,在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后,卢德铭果断地无视了张发奎的命令,带着队伍前往南昌参加起义。
在8月4日卢德铭已经带领队伍从武汉走水路南下,参加周恩来等人发起的南昌起义,然而没想到的是在走了两天以后卢德铭却发现水路有着张发奎的布防,于是又紧急决定改走陆路。
卢德铭没想到的是,自己还没有到达南昌便再次听说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南昌已经被张发奎等人占领了。
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卢德铭没有惊慌,而是联系了党组织商量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前的去向。
等到再次和湖南省委联系上的时候,卢德铭已经成为了一名师长,原来在这期间卢德铭遇到了一些和自己一样的队伍并且进行了整合,最终才当上了这个师长。
卢德铭等人到了湖南以后,接到了新的任务,组织上认为卢德铭等三人拥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应该前往需要的地方指挥战斗。
这就意味着卢德铭要离开自己亲手组建的这支队伍,内心还是非常的不舍,但最终他还是遵守了组织上的决定。
在离开湖南之前,卢德铭将队伍集合到一起,并且叮嘱他们一定要听从党的指挥,跟紧党的脚步。
在卢德铭等三人辗转找到党组织的时候,他们却认为队伍是卢德铭三人带出来的,应该还是由他们带领着参加秋收起义。
为此,卢德铭三人非常高兴,当即决定返回队伍中,组织上给了他们经费后便按照安排好的路线返回。
为了确保三人都能够返回,在回去的路上他们分开走的,没想到的是另外两个人却在这个途中被抓捕。
卢德铭在得知同伴被抓走后立马选择了另外的小道,那么卢德铭此行是否能够安全返回呢?
卢德铭在经过重重险阻后,终于返回到了队伍中,开始准备参加秋收起义。
在“八七会议”中,毛主席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到江西主持召开了军事会议,在此次会议上对秋收起义进行了具体部署。
在这次会议上成立了以毛主席为书记的委员会,而卢德铭则担任这次起义的总指挥,向着长沙发起进攻。
在秋收起义开始后卢德铭带领着队伍一路向着长沙进攻,在这期间有顾胜利,也遭到了队友的背叛导致腹背受敌。
但是卢德铭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而是一次又一次地调整战略和行进方向,不断保存着革命队伍的实力,确保最后一击胜利。
在秋收起义中卢德铭是总指挥,但是实力比较强大的还有余洒度等人,他们完全不听从毛主席的战略主张,三番五次地带领队伍陷入了不必要的麻烦当中。
还好卢德铭作为总指挥头脑非常清醒,对于毛主席的战略指挥更是百般支持,这对于这场战争来说至关重要。
卢德铭是总指挥,在军中有着极高的威望,因此他的每个决定都代表着部队的生死存亡,年仅22岁的他每次都能够带着部队转危为安。
到了9月20日起义部队开始向着井冈山进发,这个决策一做出后卢德铭立马响应,这些转变在历史上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然而当部队走到芦溪镇的时候,却突然遭到了军阀朱培德的袭击,导致队伍陷入了困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霎时间,队伍陷入了一片混乱,好像顷刻间就要瓦解。在这个关键时刻,作为总指挥的卢德铭挺身而出,他带上一个连队绕到敌人的背后阻击敌人。
当敌人发现了卢德铭后,便组织了队伍向他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火力不断地向着卢德铭的山头扫射。
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地倒下,而卢德铭却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因为他知道这一仗非常的关键。
敌人的炮火不断地向着卢德铭所在的山头发起进攻,很快卢德铭就中弹不幸身亡,这个时候的他才22岁。
毛主席在听到卢德铭牺牲的消息后,激动得捶胸顿足,大声喊道:“还我总指挥,还我卢德铭。”
此时的卢德铭和毛主席认识不过仅仅一个月而已,可是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两人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卢德铭的人生很短,只有22年,但是在他的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为革命在奉献,甚至为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本以为这个英雄的逝去会就此结束,在过了很多年以后不会有人记得他的名字,不会有人记得他的牺牲。
可能其他人不会记得,但是毛主席却经常念叨这位年纪轻轻就牺牲的英雄,记得他是秋收起义的总指挥,记得他的牺牲。
在卢德铭牺牲以后,一直没有找到他的遗体,只知道当时牺牲在芦溪镇并且被当地的村民就地掩埋。
1977年,组织上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查组,走访了当时战争发生的地方芦溪镇,收集关于卢德铭的消息和资料。
在调查中对卢德铭进行了一个清晰的了解,卢德铭出生于四川自贡市,在中学期间就开始接触新思想,并且成功地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看到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卢德铭决定学习军事,成为一名军人用武力将这些敌人赶出中国,将那些欺压百姓的军阀打倒。
1924年卢德铭从一份报纸上看到了黄埔军校的招生,早就有此想法的他赶紧回家向父亲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可是这个时候的卢德铭小小年纪,而且又是家中的老幺,父亲怎么可能同意他有这样的想法呢?
按照卢德铭父亲对他的规划,他的成绩优异应该有着更好的前途,而不是上战场随时准备牺牲。
可是做好了准备的卢德铭也没有轻易放弃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他每天在家给父亲做思想工作,告诉父亲为什么自己要去参军。
可父亲却对他说:“你这么好的成绩,怎么总是想着那些打打杀杀的事情,你应该好好念书,哪怕以后回来当一个教书先生也行。”
对于父亲的顽固,卢德铭还是没有妥协,卢德铭告诉父亲现在国家处于一个极其危难的时刻,作为一名中国青年应该有着拯救家国的信念,更何况在战乱之中寻求安稳本来就是一种不靠谱的想法。
最终卢德铭的父亲也被他的这种壮志给感动到了,便同意了他报考黄埔军校的想法,然而这个时候黄埔军校的招生已经结束。
为了能够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卢德铭找到了自己在同盟会的成员,恳求他为自己向孙中山先生写一封举荐信。
当时的卢德铭就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很多人都被卢德铭的这种执着给感动到了,并且都为他到处奔走。
终于举荐信有了结果,卢德铭如愿地见到了孙中山先生,在看到眼前这群年轻人的时候孙中山先生都为他的这种执着而动容。
卢德铭见到孙中山先生后,也是将自己的一腔豪情壮志和理想告诉了孙中山先生,并且还得到了他的赞赏。
于是,在1924年的时候卢德铭考入了黄埔军校进行学习,也是在这一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党员。
在进入黄埔军校后,卢德铭学习非常的刻苦,甚至连蒋介石都对他赞不绝口,何应钦也说:“这个卢德铭文武兼备,将来会是一个将才。”
卢德铭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门门学科都名列前茅,甚至在毕业的时候孙中山先生都说:“全校学生都要以卢德铭为楷模。”
由此可见,卢德铭真的是一名很优秀的军事人才,不久后卢德铭就从黄埔军校毕业,并且跟着叶挺北上参加北伐作战。
在这之后,就是不断地带着队伍前进,成为了军中赫赫有名的人物,只可惜天妒英才,卢德铭在秋收起义中壮烈牺牲。
卢德铭的牺牲是为了掩护战友撤退,是为了革命,是为了战争能够取得胜利。
他是黄埔军校中走出来的党员,是从家乡走出来的革命者,是为了革命牺牲自己的烈士,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英雄。
在调查组找到卢德铭当年被掩埋的地方后,当即就在当地建了卢德铭同志的墓碑,如今他牺牲的地方有了他的烈士陵园,每当重要的节日还是会有人前去纪念他。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少有的天才将领,是将拯救国家和民族放在心上,将人民的安稳生活当作奋斗目标的青年人,他永远是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的楷模。
卢德铭牺牲在了革命的初期,虽然他牺牲的时候年仅22岁,但是他无论是在北伐战争中还是在秋收起义中都是有着巨大贡献的。
如今,我们过着和平幸福的生活,但是不应该遗忘那些革命先辈们,应该记住他们的付出,并且尽其力量守护好我们的祖国。
卢德铭的人生只有短短二十年,但是他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铭记历史,记住革命先辈们的牺牲。
在那个年代中,和卢德铭一样的英雄烈士还有很多,他们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英雄,是拯救国家的功臣,人民会永远缅怀他们!
来自:[1] 不可多得的军事将才卢德铭 郭连元 党史文苑 2006年17期
[2] 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的革命人生 孟昭庚 王礼生 党史纵览 2022年03期
[3] 卢德铭烈士遗骸是怎样找到的 黄洋 党史文苑 2018年01期
[4] 英勇奋战屡建战功 卢德铭 《人民日报》 2011年03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