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帝”于和伟:3岁丧父,被大姐拉扯长大,成名给8个哥姐买房

李思雨漫本人 2025-02-23 17:37:06

1974年的抚顺矿区,3岁的于和伟踮脚扒着土炕沿,看五姐把最后半碗糊糊喂进他嘴里。父亲猝然离世后,八个哥姐成了他生命里的“梯子”。

最穷时,全家分食一个烤土豆,大姐总把焦脆的皮留给他:“九啊,这是带响儿的零嘴。”初中班主任王丽华至今记得,那个总在煤堆旁背书的少年,棉袄肘部露出的旧毛衣是哥哥穿剩的。

1990年的抚顺话剧团后台,19岁的于和伟攥着扫帚发呆。他刚因口音问题被《俏媳妇》剧组退货,东北腔的“干啥玩意”成了噩梦。某个雪夜,他偷听到团长叹气:“这孩子灵气有余,底子太薄。”

这句话刺痛了他,从此新华字典成了枕边书,凌晨四点的剧团走廊回响着他跟新闻联播学普通话的声音。

1996年上海戏剧学院宿舍,25岁的于和伟盯着五姐寄来的汇款单红了眼眶。为凑学费,五姐卖掉了给儿子准备的钢琴。他兼职当人体模特,寒冬里赤膊摆姿势,挣来的钱却先给母亲买了治哮喘的喷剂。

最难的1999年,大姐病危时握着他的手说:“九啊,给老于家挣个影帝回来。”这句话像烙铁刻进他心里。

2010年《三国》片场,39岁的于和伟在刘备痛哭戏份中突然改词。原剧本的“汉室倾颓”被他换成“大哥对不住你们”,这句即兴发挥让导演高希希拍案叫绝。

鲜为人知的是,开拍前他翻烂了《三国志》,在刘备故里涿州住了半月,连睡觉都保持着双手交叠的古人睡姿。

2021年某短视频平台总部,运营总监看着“接着奏乐接着舞”的鬼畜视频数据目瞪口呆。于和伟却主动联系要求二创:“能让年轻人记住角色,是演员的福气。”

他甚至在生日直播时重现蹦迪名场面,笑称:“得对得起‘刘皇叔’这三个字的流量。”

如今在抚顺老城区,常能看见于和伟趿拉着布鞋帮三哥揉面。给五姐新开的小超市题字“平安喜乐”,被吐槽“还没我孙子写得好”。

每年清明,他总带着哥姐们爱吃的粘火勺去上坟,跟长眠的母亲和大姐念叨:“《觉醒年代》拿奖了,白玉兰的奖杯我放您照片前了。”

从《我是刑警》里执拗的新人警察,到现实中的金鸡影帝,于和伟用三十年完成了与自己的和解。

当他在新书《梯子》中写下“哥姐是我人生的垫脚石”时,抚顺某处老旧单元楼里,三哥正把报道弟弟的报纸仔细剪贴成册——那上面每个角色,都留着矿区少年的魂。

0 阅读:3

李思雨漫本人

简介:李思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