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画卷中,刘备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麾下名将如云。然而,在正史中,真正让刘备欣赏有加的将领,其实只有四位。这四位将领各有其独特魅力和非凡才能,其余之人相比之下,真的不值一提。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揭开他们被刘备欣赏的神秘面纱。
一、赵云——刘备的得力亲信
赵云,这个名字在三国历史中熠熠生辉。在早期,刘备集团虽逐渐壮大,但实力仍需稳固。徐州的动荡局势,让刘备意识到身边需要得力的助手。此时,赵云便凭借其出色的忠诚和谨慎,逐渐走进了刘备的心中。
赵云长期跟随在刘备身边,行事低调,看似是保镖般的存在。然而,刘备对他的信任却远超常人的想象。在攻略荆南四郡时,赵云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兵才能,担任统兵大将,为刘备集团收复了重要地盘。后续攻打益州时,赵云再次领兵前行,攻略沿途郡县,为刘备平定益州立下了汗马功劳。
到了汉水之战,局势紧张万分。黄忠虽战功赫赫,可资历尚浅。在这关键的时刻,黄忠出兵前竟需向赵云请示,领取兵权。这一细节足以证明,在刘备眼中,赵云是绝对值得信赖之人。
而刘备攻下益州后,大肆赏赐功臣。赵云却在此时劝阻,这种“唱红脸”,实则是两人关系的微妙体现。刘备需要赵云来处理得罪人的事情,所以在升官方面有所考量。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将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等人并列,足见赵云的重要地位。
二、关羽——刘备最忠实的伙伴
关羽,那可是三国中赫赫有名的大将。在徐州时期,刘备集团的实力蒸蒸日上,单凭刘备一人难以应对繁杂的军务。于是,关羽便成为了刘备的得力助手。凡是刘备分兵出征,必然是自己与关羽各领一军。张飞虽勇猛,但在当时并未有如此殊荣。这一安排从徐州一路延续,甚至诸葛亮出现后也并未改变。
刘备出兵攻打益州时,将荆州的重任托付给了关羽。荆州乃战略要地,刘备竟放心地将后方交给这位异姓兄弟,这份信任令人惊叹。刘备受益州后,关羽的威势更盛,几乎与刘备地位相当。
关羽的能力也足够配得上刘备的赏识与器重。襄樊之战中,关羽水淹七军,曹操为之惊恐,这等壮举,足以证明关羽的军事才华。若非东吴背信弃义,关羽或将成就一番更为辉煌的事业。
三、魏延——刘备的军事奇才
魏延,其升迁之路堪称传奇。攻打益州时,他只是一名普通大头兵。但凭借自身的英勇和智谋,在汉中战役取得胜利后,魏延被破格提拔为汉中太守。这一任命,震惊了众人。一跃成为了与关羽地位并列的封疆大吏,这让张飞等一众名将都为之侧目。
在那个人才济济的三国乱世,如魏延这般英才辈出,但能如他这般迅速脱颖而出成为封疆大吏的,却寥寥无几。像黄忠,在荆州苦熬六年,也仅是中级军官。相比之下,刘备对魏延的欣赏与提拔,可谓独具慧眼。
四、李严——刘备临终前的托孤重臣之一
李严,其名字在刘备的临终安排中得以凸显。汉中之战时,刘备抽调益州精锐与曹操对战,后方顿时空虚,盗匪蜂起。在这危急时刻,李严挺身而出,率领郡兵一举击溃盗匪,解决了刘备的困扰。
章武二年,刘备伐吴失败后,在永安宫任命李严为尚书令。更为关键的是,刘备让李严和诸葛亮一同担任托孤大臣,诸葛亮负责朝政,李严负责军事。这与演义中只有诸葛亮一人成为托孤重臣大不相同。由此可见,刘备对李严的能力和忠诚是极为认可和欣赏的。
综上所述,在三国正史中,刘备真正欣赏的大将只有关羽、赵云、魏延和李严四位。他们或为主刘备冲锋陷阵,或为刘备坚守后方,或在关键时刻挽救危局,皆是刘备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而其余之人,在这四位的光芒之下,也确实难以吸引刘备的目光,难怪有人说,其余人等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