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十九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安顺镇宁篇:诗意山水竞芬芳文化旅游绽新颜——镇宁自治县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天眼新闻 2025-04-10 00:11:28

春天的镇宁,宛如被大自然精心装扮的画卷,美得动人心弦。城区湖光山色相互映衬,乡野间桃花李花相继盛开,茶山云雾缭绕,茶树生机勃勃。凭借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镇宁在旅游产业发展的道路上稳健前行,书写着文旅融合的动人篇章,绘就一幅绚丽多彩的旅游新画卷。

近年来,镇宁自治县紧扣“打造成黔中重要旅游城市和贵州西线旅游服务中心”的发展定位,全力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擦亮“甜蜜镇宁”旅游IP。2024年,镇宁自治县共接待游客510.84万人次,同比增长23.88%,旅游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21.34%,过夜游客133.17万人次,同比增长47.44%,各项数据彰显出镇宁旅游发展的强劲活力。

农旅融合谱新篇

春日的乡村,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斑斓长卷。在镇宁,五彩斑斓的花朵把乡村装扮得如梦似幻。游客徜徉其中,就像置身于一幅花海与村庄交相辉映的田园画卷之中,沉浸式体验欧阳修笔下“野芳发而幽香”的独特意境。

在镇宁自治县丁旗街道桃源村,千亩桃花迎着春光竞相绽放。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桃花如朝霞般灿烂,如诗如画的美景吸引了一拨又一拨游客前来赏花踏青。

游客杨倩穿梭在桃林里,兴奋地说:“平时我就很喜欢吃桃子,但今天还是第一次走进桃花园,这里的桃花太漂亮了,特别适合拍照打卡,过几天我还要带家人一起来。”

据了解,从2013年开始,桃树种植就成了桃源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如今桃园规模已达2600多亩,每年收入颇为可观。近年来,桃源村充分发挥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计划开展赏花游、采摘游等体验式乡村游,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在镇宁自治县马厂镇茂良村,6000余亩樱桃花相继绽放,仿佛一夜之间,整个村庄被披上了洁白如雪的盛装。花朵缀满枝头,层层叠叠的白色花浪将村庄装点得如梦如幻。

近年来,茂良村立足樱桃种植优势,持续围绕樱桃产业做文章。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推广科学种植管护技术,完善交通、灌溉等基础配套设施,樱桃的品质和产量不断提升。村支书卢声祥介绍道:“这几年,在政府支持下,村里在樱桃林里修了机耕道,装了路灯和休闲座椅,既方便农户管护樱桃,又让游客来赏花拍照游玩有更好的体验。”如今,随着网络发展,村民们化身“乡村主播”,通过拍摄视频、开直播等方式宣传镇宁樱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赏花。

镇宁樱桃主产地永和村,2000余亩樱桃花同样开得壮观。赏花完毕后,游客还能在山顶露营烧烤,或是前往县城周边景点,体验镇宁的民族文化和小城生活。

如今,镇宁春季赏花乡村游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机会,也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致富。未来,镇宁将继续深挖赏花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为游客带来更多优质的赏花乡村游体验,书写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篇章。

民族风情促发展

在镇宁自治县宁西街道,隐匿着一座千年布依古寨——高荡村。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散发着古朴而迷人的气息。近年来,高荡村凭借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风光,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大步迈进,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一颗璀璨新星。

踏入高荡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恢宏的石牌坊,“千年布依古寨”几个大字苍劲有力。沿着石板小径前行,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历史的画卷。古寨内,石木结构的杆栏式石板房错落有致,这些房屋多为“一正两厢、四面开窗”的格局,具有“人栖其上、牛马羊豚畜其下”的特点。窗户以花格木制图案为饰,涂以土红颜色,古色古香。

高荡村是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布依族传统村落,这里完好地保存了传统风貌、民风民俗,2013年,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的入选,成为高荡千年沧桑的最好见证。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荡村迎来了新的机遇。宁西街道依托贵州千年布依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对景区进行专业化管理运营,推动高荡村走上文旅融合的发展道路。

如今的高荡村,旅游项目丰富多彩。在寨门口,身着布依服饰的村民端着米酒,唱着悠扬的布依祝酒歌,欢迎远道而来的游客。古寨广场上,布依婚嫁习俗表演吸引着游客驻足观赏,独具特色的表演让人大饱眼福。欢快的韵律中,竹竿舞互动环节让游客们沉浸其中,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寨。

一位高荡村村民感慨道:“现在村里变化太大了,交通方便,环境漂亮,游客越来越多。不少村民办起了农家乐和民宿,收入增加了,生活越来越舒心。”

蜡染是布依族的传统手工技艺,在高荡村代代相传。伍文芬自小学习蜡染,如今在村中开设了蜡染工坊。走进她的工坊,一幅幅精美的蜡染作品、设计新颖的背包和蜡染服饰琳琅满目。伍文芬不仅自己创作,还教女儿传承这门手艺。游客来到工坊,也能亲手体验蜡染制作,感受这门古老技艺的独特魅力。

“我们趁暑假带孩子自驾来贵州避暑,高荡村山美水美,原生态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让我们流连忘返。”来自广州的刘先生一家三口,在高荡村住了两天后,由衷赞叹。如今,越来越多像刘先生这样的游客,选择来到高荡村,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这里的宁静与美好。

为进一步提升景区品质,高荡村积极推进各项建设项目。2023年,镇宁自治县宁西街道高荡村民族特色村寨文旅融合发展建设项目启动,对民宿、房屋、道路等进行改造提升,同时完善消防安全设施。

高荡村,这个千年布依古寨,正以崭新的姿态,书写着文旅融合的精彩篇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它的独特魅力 。

聚焦服务,丰富旅游业态,打造特色民族风情景区。高荡景区在原有布依拦门酒、情定翁座情景剧、篝火狂欢等常态活动基础上,增加“萌宠乐园”、研学体验等业态,举办非遗过大年、有氧音乐节、“六月六”风情戏水节等,推动“流量”向“留量”转换,“参观”向“体验”转变。

特色民宿引客来

开门见绿、出门入园、移步见景、花草为伴…诗意的生活是在镇宁旅游最特别的感受,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吸引了不少喜爱户外、民宿的游客。

在镇宁自治县双龙山街道大寨村,有一处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天印山。近年来,依托这里独特的自然风貌,天印山民宿旅游蓬勃兴起,吸引着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开启一场场与自然相拥的梦幻之旅。

天印山,因山谷中一块如天外飞印的巨石而得名。这里自然资源丰富,风景如画,连绵的群山、翠绿的草坪、澄澈的溪流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凭借这份大自然的馈赠,当地积极打造了集民宿与露营为一体的旅游项目,一经推出,便备受游客青睐。

踏入天印山景区,一顶顶白色帐篷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如茵的草地上,仿佛繁星洒落人间。一旁的“屿山牧龙”民宿依山而建,古朴典雅的风格与周边自然环境完美融合,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民宿仅有7个房间,却一房难求。房间内,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大大的落地窗将窗外的山林美景引入室内,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与大自然亲密对话。

“我们是在小红书上看到这个地方的,第一眼就被这里深深吸引了,这里风景美不胜收,就像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来自武汉的游客王文乐介绍。在天印山旅游的三天时光里,他们白天漫步在山间小道,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宁静;夜晚则在民宿里畅聊人生,享受温馨的时光。

天印山民宿旅游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机会,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贵州天印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介黑阿体介绍,自民宿和露营基地运营以来,最多一天接待游客达4000多人。

村民伍强文感慨道:“以前这片林地基本没什么收入,我们守着绿水青山,却不知道如何将其变成金山银山。现在好了,我在养殖基地当管理人员,一年能有两三万元收入,日子越过越好。”

为了给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天印山景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旅游项目。景区内设有户外泳池、水果采摘园、手作体验区等,还会举办山谷篝火晚会,让游客尽情享受欢乐时光。此外,景区还积极与周边旅游景点联动,推出多条精品旅游路线。天印山距离龙宫风景区仅需11分钟车程,到黄果树瀑布也只需30分钟,方便游客一站式领略周边美景。

如今的天印山,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未来,景区将继续扩大民宿和露营基地规模,推出更多特色旅游项目,让天印山成为游客心中向往的旅游胜地,持续书写镇宁旅游发展的精彩篇章 。

“甜蜜镇宁”旅游IP持续擦亮

聚焦资源,强化项目谋划,提升旅游基础配套。2024年,镇宁自治县积极谋划旅游产业化项目共67个,总投资152.72亿元;纳入《安顺市建设一流旅游城市2024年工作计划》重点项目共7个,总投资21.49亿元;建成静山石居、浙商大酒店(都市花园酒店)等酒店民宿并对外营业;成功申报旅游厕所改建项目3个,启动高荡生态餐厅项目建设,全县新增旅行社1家、旅行社网点2家,新增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旅游基础配套更加完善。

聚焦客源,强化宣传推广,提升“甜蜜镇宁”品牌。持续强化旅游推介,2024年,镇宁开展文旅活动直播37场次,发布吃在镇宁、游在镇宁、民族风情等各类资讯256条;积极争取媒体资源,强化新媒体建设,联动镇宁文旅推荐官、新媒体联盟、网红达人等,形成全媒体宣传矩阵;深化东西部协作,与广州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多彩贵州 甜蜜镇宁”粤黔协作广之旅体验中心合作框架协议,通过推广平台搭建、展销渠道拓展、景区运营管理、优势资源赋能等,推动镇宁旅游产业加速提质。

聚焦服务,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旅游产品供给。以高荡、夜郎洞景区为重点,持续提升景区业态,完善景区配套服务,推动“流量”向“留量”转换,“参观”向“体验”转变;做好老粮仓、安庄卫、钟鼓楼、双明洞等古迹文物保护利用,推出一批文物活化亮点;围绕打帮河、王二河、董菁水库、蜜蜂水库等山水资源,推出一批自然风光亮点;以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天瀑步行街为平台,接续开展看烟花、听音乐、尝美食等活动,激活城区夜经济;成功举办第19届贵州·镇宁黄果树半程马拉松、浪漫奔跑·蜂糖李之夜音乐会、“四月八”“六月六”等农文体旅活动31场次,完成镇宁全域旅游资源智慧导览建设,以丰富旅游供给吸引更多游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彪

编辑 沈长志

二审 范力

三审 聂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