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罕见当众发火,俄罗斯暗藏的内患,真让特朗普给说中了?

仍需向钱看 2025-01-26 18:03:49

闭门会议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当众拍了桌子,直斥高层经济官员,言辞犀利、火药味十足。原因很简单:高利率压得俄罗斯经济艰难喘息,私人投资大幅下滑。

很多人感到意外——普京,这位看起来一贯冷静的领导人,竟然罕见地在众人面前失控发火。可事实是,这一“意外”实际上早有征兆,只不过现在矛盾积到了顶点。

其实,如果我们稍微回顾一下普京的从政历史就会发现,这不是他第一次“对人吹胡子瞪眼”。

早在2018年,他就在一次全俄地方治理大会上公开批评地方官员的低效。当时的背景是俄罗斯推行一项养老改革政策,可地方官员一拖再拖,不仅没有执好政,反而引发了群众不满。

普京忍无可忍,当着全国的面直接点名批评,“国家政策落实不了,你们不知道百姓怎么想的吗?”一席话戳穿了俄罗斯官僚系统“站着茅坑不拉屎”的老毛病。

而这一次的发火,更像是上次的“续集”。

只不过,这一次的矛头对准了经济团队,高利率让私人企业喘不过气,加上制裁的冲击,俄罗斯经济的内循环仿佛泄了气的皮球,越踩越瘪。

一面是增长乏力,一面是战时开支的“无底洞”,普京的“火”能指望这次把问题烧光吗?估计很悬。

时光倒退到几年前,乌克兰战争爆发,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接踵而至:金融隔离、技术禁运、限制出口……这一场接一场的“经济制空战”让俄罗斯国际市场基本处于半瘫痪状态。

贸易大门被关上后,俄罗斯只能回到“内循环”的老路。偏偏普京选择了一条更难走的“战时经济”模式,军事化生产导向成了优先级,结果却让民企更举步维艰,普通百姓的可支配收入更是肉眼可见地缩水。

比如,一个从前靠进口零件维持生计的小型制造业企业,现在不仅零件贵得吓人,还得面对不断攀升的贷款利息。

想扩展业务?简直是白日做梦。战争像一个榨干活力的机器,把本来就没跑得多快的俄罗斯经济卡得死死的。

而谈到俄罗斯的经济问题,总有一个人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蹭热度——特朗普。他最近又出来点评,说俄罗斯的经济根本问题在能源,这场战争让普京资源错配,一口气摁死了民用经济的活力。

他随即抛出了一个看似天才的想法:“降低国际油价,把油价压到40美元,俄罗斯就扛不住了!”

乍一听,是不是挺有道理?可细想又让人不寒而栗。如果油价真掉到40美元,对俄罗斯而言,那岂不是血上加霜?

能源收入占俄罗斯财政的半壁江山,一旦油价崩盘,那基本就是人没了。特朗普这个思路看似劝和,其实更像是一剂猛药——虽然有可能让俄罗斯退缩,但对俄能源依赖的国家呢?

经济连锁反应是可怕的,对世界格局的震动更是未知。而与特朗普“指点江山”不同,普京在一片“战争优先”的政治压力下,只能咬着牙往前推,似乎顾不上经济太多。

仿佛更糟的故事还没结束,俄央行行长纳比乌琳娜最近也频频处在舆论的漩涡中。作为俄罗斯经济的“守门人”,她曾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展现过自己的“神

奇操作”——通过汇率贬值稳住了出口,控制住了通胀,让俄罗斯总算没有彻底崩盘。

可如今,面对全球经济整体承压、高利率和高通胀的双重难题,她却显得有些束手无策。

俄央行的高利率政策,本意是为了稳定卢布和控制通胀,防止货币市场再出乱子,但这么一搞,企业发展没了空间,私人投资也只能望而却步。前脚刚稳住汇率,后脚经济活力直接被掐得一点脉搏都摸不到。

普京怒火冲天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也源头在这里:高利率的“稳健政策”其实成了经济复苏的绊脚石。

记得2014年时,原油价格暴跌,曾让俄罗斯的财政捉襟见肘。当时,普京选择了靠货币贬值稳住出口,让卢布大幅贬值,从而保住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底线。

这步棋虽然很冒险,但的确让俄罗斯硬生生熬过了那段至暗时刻。可眼下,情况比2014年还复杂,“旧药方”到底有没有用,现在没人能打包票。

国际油价这次很可能在特朗普“施压”下再次下跌,如果真如特朗普喊话说的那样,压到40美元以下,那不仅是财政,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也可能受到进一步打击。

面对这样的内外交困,普京目前并未给出明确的应对策略——发火归发火,但解决问题的信号似乎还没出现。

把这一系列问题汇总起来,其实不难发现,俄罗斯经济早已满是“积木式”的矛盾——一环卡一环,修一块塌一块。

战争拖垮了经济活力,高利率扼杀了市场信心,边上还有特朗普这样的“挑事者”加着外压。普京这次随手扔下了一枚政治催化弹,但能否真正触底反弹?恐怕没人敢下结论。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破船还有三千钉。”俄罗斯的船漂向哪里,得看风,兴许,也得靠浪推一把。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

仍需向钱看

简介:喜欢曲艺的混子,不站队,不造谣,不诋毁,不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