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春节刚过,相信大家家中的孩子手里一定有一些压岁钱吧,大家都怎么处理孩子的压岁钱的?
近日,江西的两个熊孩子就拿着过年刚拿到手的压岁钱开始了挥霍,两孩子瞒着爹妈私自跑去手机店里,一人买了一部新手机。
但纸包不住火,买新手机的事情终究是让他们爹妈知道了,父母带着他们来到手机店要求退货,谁知手机店却坚持不退,表示都拆封了,该怎么退?
理论无果后,家长被气的直接让孩子跪手机店门口,并强硬表示:跪好,跪到门都不能让他关。
手机店门口的罚跪风波
在很小的时候,对于压岁钱,小孩子是只有拥有权但没有使用权的,大人常说将钱拿去保管,防止孩子乱花。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确实对金钱没有什么概念,所以父母的这一行为其实也算是变相的保护。
只是现在随着孩子们的早熟,有些小孩就会抗拒将到手的压岁钱交给父母,这种时候家长可能也会拿这孩子没办法。
但是小孩终究是小孩,他们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认识价值认知体系,消费决策机制和责任风险的承担意识。
如此,他们就极其容易陷入盲目的消费当中,把压岁钱随意花在手机,游戏等这类超出自身合理需求的物品上。
说白了,不是不给孩子自主花钱的权力,只是他们的钱一多,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和大人一样金钱观念的他们就会随意挥霍,难以把控住消费的尺度。
不过随着孩子成长,他们的心智也会慢慢变得成熟,会慢慢有一定的理财意识和自控能力。
加上当他们有了自己的社交和学习资料等个人支出需求时,他们也需要一定的经济自主性,这时家长就可以选择尊重孩子对压岁钱的支配权,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所以说小时候孩子基本没有经济责任,家中开销都会由家长承担,将压岁钱收走一方面可以统筹安排家庭财务或为孩子存储,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小孩乱花。
但江西的这对父母显然没有没收这俩孩子的压岁钱,让俩孩子在没有对金钱进行价值衡量和物品价值判断的情况下买了两部手机。
从视频中看,俩孩子的年龄都不算大,一看就是未成年,而一部手机的价钱也并不便宜,少说一部一千多元钱,两部也都近三千。
这还是往一千多元的手机价格计算的,这放在哪家人身上,都算一笔不少钱,就这样被不懂事的孩子挥霍掉,搁谁谁不着急。
然而更让家长恼火的是,当他们带着孩子来到手机店,要求手机店老板退款时,老板却开始死活不认账。
他坚决表示,这俩孩子手机都买走了,包装也拆开了,使没使用过不知道,反正就是坚决不给孩子的家长退钱。
这让本就怒火中烧的家长更加气愤了,二人和老板大吵一架,怒吼着退款。
但老板估计也不是个吃素的,反正就是坚决不退款,拆封开机了的手机拿回来后,他又该怎么卖出去,卖二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毕竟二手可要便宜不少钱。
这里就有同样开手机店的网友站出来了,他说自己就是手机店店主,未成年人来找我买手机,他从来都不会卖的。
确实,其实按道理来讲,这俩小孩这么明显的一样未成年长相,那个店主为什么还要卖他们手机,但事情已经发生,见店主坚决不退家长直接恼火了起来。
他让两个孩子一个跪在店门右边一个跪在店门左边,生气的让连孩子不准动,一直跪到店主关门,就算是店主关门了,也不准让店主关。
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看的让有些网友非常不解,虽然说这俩孩子乱花钱买手机了,但是买了就买了吧,这样让孩子跪在人家的店门口,难道一点也不顾及孩子的颜面吗?
虽说孩子这样随意乱花钱是不对,但是家长这样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真的就没问题了?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和店主商量让店主将手机二手回收掉,这样也能要回来一部分的钱,店主也不会太过于亏损。
但这样态度强硬步步紧逼一定要求退款的方式,店家也不是傻的,毕竟手机已经开封开机过了,原价不动的退回只会亏本,都有一定价值衡量意识。
在双方利益起到冲突的时候,这位家长不选择很温和的解决方式,去和老板商量各退一步,而是直接选择了最难堪最粗暴的方式,搞得孩子,店家,自己都不好过。
虽说孩子还小,但是并不表示俩孩子没有尊严,这样跪在大街上任人围观,还被发到网上评判,相信这一跪一定会给俩孩子带去一定的阴影。
其实客观的来看待这件事情,手机店长为了谋利将手机卖给未成年,俩孩子没有金钱意识随意挥霍,孩子家长对其孩子的教育太过偏激,你说这事闹得。
不过根据我国的《民法典》,将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如果是这个年龄段花钱买手机,那么这一购买行为是无效的,也就是说就算买了也能直接追回。
但视频中的俩小孩显然满了八周岁,那他们就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购买手机的行为与其年龄智力不符,且没有在监护人的陪同下,那么交易也可以视为无效。
而手机的价格较高,对于大多数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来说,花费一笔较大的金钱去购买手机,超出了他们通常对金钱价值的理解和合理支配范围。
如果孩子购买的手机价格更高,还没有监护人陪同那就可以视为无效交易,还是有很大可能追回钱款的,不用搞得那么难堪。
结语
有时候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伴随一生的,毕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
发现不对可以指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过于激进的处理方法有时候还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商贩见未成年购买价值超出其年龄的物品时更应该和其家长取得联系,避免不必要的争吵,总之对于这场”大战“大家都怎么看。
信息来源:法治进行时 俩孩子瞒着父母用压岁钱各买一部手机,家长找店老板,老板娘不给退款,家长愤怒直接让孩子跪在店门口。202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