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战斗轰炸机准许出口,歼轰7亮相沙特,必要时或客串战轰

说武 2024-02-24 15:11:12

在最近的沙特“全球防务展”上,一个展区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中国区,这里展示的一架编号为“JH-7E”的飞豹战斗轰炸机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那个E就是出口的意思。

看来不是第一次让飞豹露脸了,以前它也用"FBC-1"这代号露过面,但似乎没太多人在意,这次它为啥就这么引人注目呢?得我告诉你,这跟现在的世界格局和军机市场的走向大有关系。

歼轰7飞机是中国开发的一种中重型战斗轰炸机,它填补了特定国家在某些特定需求下对战略轰炸机的空白。

对于那些并非世界大国却需要一定战略打击能力的国家而言,歼轰7可谓是理想之选,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能扮演战略轰炸机的角色。

其性能指标印证了这一点:歼轰7A型号的最大航程超过3500公里,其挂载能力也极为可观,最多可挂载7.5吨的弹药,即便是在满载状态下,它的作战半径也超过600公里,展现出了优秀的战场适应性。

随着中国在雷达技术、航空电子技术领域的快速进步,歼轰7虽然在体型上不及俄罗斯的苏34战机,但在打击效率和综合战斗能力方面,它已显示出较苏34更为出色的性能。这对于那些需要充实自身战略打击能力,但又不具备购买更先进或更大型战略轰炸机预算的国家来说,无疑提供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以巴基斯坦为例,该国与其主要对手印度之间,由于缺乏可靠的空中发射核武器平台,一直依赖老旧的幻影战机执行所谓的“战略轰炸”任务。歼轰7的出现,很明显是瞄准了这一需求空间,为此类国家提供了一种更新更强的选择。

相比之下,尽管现代多用途战斗机可能在性能上全面超越歼轰7,但在成本效益、打击效率等方面进行权衡时,歼轰7却显得更有优势。性能更优秀的战机代价高昂,而价格更低的战机在效率上又无法与歼轰7相比。

虽然歼轰7在空对空战斗能力上可能略显不足,但它毕竟不是为空战而生,其主要任务是执行战场轰炸,而所谓的“战斗”能力更多的是用于自我保护,因此绝大多数潜在用户国家都不会期望或者仅仅将歼轰7用于空战任务,这种定位使得歼轰7成为那些希望通过较低成本提升自身战略打击能力国家的理想选择。

歼轰7及其进化版,如歼轰7E,由于其出色的战斗轰炸两用能力,在国际上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尤其是在巴基斯坦、沙特和阿联酋这些国家。这些国家对此类机型的兴趣,不仅仅是因为其军事能力,更多是因为它们在面临美国军售时的政治考量和经济负担。

巴基斯坦的例子充分展示了歼轰7E对于某些国家的吸引力。巴基斯坦空军如果引进歼轰7E,其在战术核打击能力上将实现质的飞跃。

歼轰7E能够搭载“哈塔夫8”巡航导弹,每架飞机可携带四枚核弹头,这样一组四机就能对16个重要目标实施打击,这样的战术核打击能力在巴基斯坦空军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对于沙特和阿联酋这样的国家来说,虽然它们已经拥有了美制的先进战机,如F-15SA“攻击鹰”等,但这些国家同样对歼轰7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军售附带的政治条件以及高昂的运营与战损代价。

举例来说,沙特在派遣F-15SA执行对地支援任务时,由于飞机被击落导致运营成本上升,使得沙特不得不降低这些飞机的出动率。

而转而使用中国的彩虹系列察打无人机,是沙特试图通过这些成本较低、风险较小的装备来降低损失的做法。

歼轰7的引入可以视为填补了沙特和阿联酋察打无人机与有人驾驶战斗机之间的火力断档。无人机虽然风险较低,但其携带武器能力相对较弱,无法与专业的战斗轰炸机相媲美。对于这些国家来说,歼轰7不仅能够提供比无人机更强大的火力支援能力,还能因其是中型战机,享受更简便的后勤支持与弹药供应。

歼轰7及其衍生机型能够在特定情况下为用户国提供一个既经济又高效的战斗轰炸解决方案,特别是对于那些受限于政治条件和经济承受力的国家来说,歼轰7成为了他们多样化军力和实现战术目标的重要选择之一。

0 阅读:1

说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