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如今俄乌战争已经持续了这么长的时间,周边的国家也渐渐地从其中看出了一些端倪。
对我国来说,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得到了必要的提醒:在国际上,没有哪个国家能成为我们绝对的“盟友”!
中国首位最重要、最忠诚的盟友,只能是自己的14亿人民!
为此也有人说:
“中国人的腰杆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但在它的背后,还站着14亿中国老百姓。
彼此之间忠贞不渝,始终跟随着党和政府的领导,这才能够坚不可摧,保家卫国。”
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态度让人民安心
自晚清起,我国在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和斡旋中,就已然掌握了应对各种国际危机的处事智慧。
从之前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后来周总理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独立自主”,无不彰显着中国人民的大智慧。
以至于直到现在,我国在国际关系中也一贯坚持着独立自主、和平共处。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不论何时,这一立场都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
首先,我国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这不仅是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的灵魂和旗帜,也是我国从自身国情出发,独立自主探索并形成的一种,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外交道路。
在我们看来,只有坚持把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放在以自身力量为核心的基点上,才能将中国未来发展的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所以,独立自主对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前途来说,至关重要!
纵观现在的乌克兰,正是因为在外交政策上过分听信欧美,没有自己坚定的主张。
才导致了如今自己逐渐沦为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亚洲煽风点火的工具,何其可悲?
而如今乌克兰在此方面的失败,也恰好验证了我们一贯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成功和正确。
除此之外,我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也坚持奉行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
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让世界都看到了中国的气量和胸襟,认识到一个大国所该有的处世智慧。
就像现在陷入俄乌战争而无法抽身的美国,正是因为认识不清自己在国际上该有的位置。
随意干涉别国的领土主权纠纷,这才让自己也陷入了战争的涡旋而无法自拔。
从表面上来看,在这场俄乌战争中,美国作为背后的操盘手,一时间风光无两。
但实际上,俄乌战争中的乌克兰能坚持到现在,无非就是美国在背后源源不断为其输送战争资源。
可美国的内里也因此而陷入了空虚,不仅国家经济的发展陷入滞缓,人民的正常福利待遇无法得到保障,内部矛盾频发。
还带来了严重的美国政府财政赤字,直接动摇了美元在全球经济领域的霸主地位。
如此看来,现在的美国已然岌岌可危,也似乎并未从这场俄乌战争中,获得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
而这些,也无不印证了我国在外交事业上,积极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必要性。
以此为基础,在具体地面对俄乌战争时,我国在其中的态度,也就显得至关重要。
不过从现在来看,在俄乌战争中,不管外面的形势如何变化,我国依旧能坚持保持中立。
并积极呼吁和平,不仅彰显了大国的外交智慧与责任担当,也让中国的14亿百姓都无比安心。
中国在俄乌战争中凸显大国智慧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我国在针对此事上,无不坚持着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
积极主张通过对话和谈判,和平地解决争端,反对国际上其他势力,以任何形式对此事进行干涉。
结果这一立场在俄乌战争爆发初期,不仅受到了不少的非议,甚至还被一些西方国家无端指责,说我们是隔岸观火、胆小怯懦。
然而,随着冲突的持续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意识到。
中国的选择并非缺乏决断,也不是胆小退避,而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大国智慧的体现。
纵观现在的俄乌战争,但凡牵扯其中的,又有哪个算得上是赢家?
不都是被战争裹挟着,不断消耗着自己本国的实力和资源,到底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
可不同于这些国家的是,我国的发展历史久远,能借鉴和参考的案例有很多,得到的经验和教训也有很多。
因此,在这个国际社会争端越发激烈的当下,我国因为深知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且其中任何一方的冲动行为,都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连锁反应。
进而对自身的发展造成拖累,也对整个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和稳定形成威胁。
所以,我国在此时选择保持冷静和克制,避免被卷入不必要的争端当中,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
最终,这种健康且稳健的战略定力,不仅为我国赢得了宝贵的和平发展环境,也为国际社会树立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良好形象,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同时,我们此举也不是只能自己获得利益而没有其他用处。
可以说,在如今的俄乌战争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时,我国在其中所保持的中立立场,以及积极呼吁和平的声音,就显得越发珍贵!
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说将来俄乌战争有停火的一天,俄罗斯和乌克兰想要重新恢复和平,那唯一的握手言和的机会。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台阶”,就只有一直都坚持呼吁和平的中国能给!
如此来看,我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大国智慧,就显得弥足珍贵。
为此,我国也积极参与了多次国际调解和斡旋。
虽然目前看起来收效甚微,但也无形中为推动俄乌双方恢复对话和谈判,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和努力。
同时,我国还多次为乌克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有效地缓解了乌克兰民众的生活困境。
至于俄罗斯方面,因为他们受到了西方国家在经济上的制裁,导致国内经济的发展陷入了停滞。
见状,我们不仅从俄罗斯引入了大量的能源资源,比如石油、天然气。
还输送了不少生活物资到俄罗斯境内,充实和丰富了他们的商超、农贸市场,为俄罗斯百姓提供了一些生活上的保障和便利。
这一桩桩一件件,又何尝没有体现着中国的大国胸襟和责任?
中国的硬气,离不开14亿中国人民
当然,我国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能力和定力,可以在国际社会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坚持自己的立场,也无不依赖着我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
而这一部分,又和14亿中国百姓的辛勤付出息息相关。
因此,说百姓是国家的基石和底气,这一点都没错。
以此为基础,如果说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那么能为国家输送源源不断的经济利益的14亿中国百姓,确实是祖国最强大且最忠贞的盟友!
更何况,中国人之爱国,有时候就是连自己的身体健康都能搭出去。
虽然这种说法更多倾向于一种笑谈,但也是来自中国社会内部,百姓们的一种呼声和表态。
比如,我国人民一贯相信,“真理永远只存在于大炮的射程之内”,便因此患上了一种名为“火力不足恐惧症”的“心病”。
为此,大家不是每天担心部队的人数不够,就是担心军队的军费预算不足。
或者担心坦克、导弹、战机、航母不够先进,总之是操碎了心。
而为了能解决这些担忧,大家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给了中国烟草。
甚至表示只要国家需要,自己完全可以每天多抽几根,为国防预算添砖加瓦。
如此“牺牲”,估计也只有中国人民能做到!
此时再来看“中国的第一盟友只能是14亿中国人民”这句话,只觉得说得简直不要太准确。
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地位,还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中国终将有一天能彻底取代美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参考资料:
1、中国青年网 《普京希望中国等国调停俄乌冲突?中方回应》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经验、时代意蕴与重要旨归——《当代世界》 2024年第10期26-31,共6页
3、北京日报 《张维为: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经得起历史考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们同外国相处必须长久坚持的基本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