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出生的于荣光,自幼浸泡在北京京剧院的锣鼓声中。父亲于鸣魁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每天清晨五点便拎着戒尺监督儿子练功。10岁那年,于荣光因偷懒被父亲当众抽打后背,血痕透过汗衫渗出的画面,成了他刻骨铭心的童年记忆。
17岁登台演出《挑滑车》,他凭借扎实的武生功底崭露头角。1980年随团赴港演出时,高难度的旋子转体动作让香港导演徐小明眼前一亮。三年后,这个京剧武生穿着借来的西装,在香港永盛电影公司签下人生第一份片约,周薪300港币。
1985年的香港九龙城寨,于荣光在《木棉袈裟》片场被威亚吊到15米高空。为呈现真实打斗效果,他拒绝使用替身,连续七次摔在水泥地上,尾椎骨裂仍坚持完成拍摄。这种玩命精神让他在《给爸爸的信》《东方不败》等影片中稳坐“反派男一号”交椅,与李连杰对打时招招到肉的场面,被港媒称为“功夫片最后的实战派”。
1993年拍摄《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时,他创下连续工作58小时的纪录。收工后独自躲在更衣室注射封闭针的画面被狗仔偷拍,标题“大陆铁人”登遍港岛小报。正是这份狠劲,让他从每天吃剧组盒饭的龙套,逆袭成香港影坛片酬最高的内地演员。
1986年春节,刚在香港站稳脚跟的于荣光,经父母介绍与国企职员王玉苓闪婚。新婚第三天便返港拍戏的抉择,为这段婚姻埋下隐患。妻子临产时,他正在泰国拍摄《东方秃鹰》,接到电报后对着曼谷湾磕了三个响头,转身继续投入爆破戏拍摄。
儿子于子龙曾在采访中透露:“童年记忆里的父亲是电视机里的影像。”2005年家长会上,班主任误将接孩子的于荣光认作“孩子叔叔”的尴尬,让这位硬汉在停车场抽完半包烟。常年分居导致夫妻形同陌路,王玉苓手机里存着278条未拨出的通话记录,最新一条停留在2017年生日提醒。
2019年云南影视基地,于荣光执导《天龙八部》时突发心绞痛。病床前签署的遗嘱里,他将大部分财产留给妻儿,却换来妻子一句“我要的是活人,不是存折”。2020年疫情隔离期间,两人在150平米的房子里相对无言,创下连续23天零交流的纪录。
离婚调解书上,王玉苓的诉求格外简单:分割共同财产,解除婚姻关系。没有狗血剧情,没有财产纠纷,只有三十五年积攒的疲惫。当调解员询问离婚原因时,于荣光沉默良久:“我演好了所有角色,唯独没学会做丈夫。”
如今的于荣光定居昆明,在滇池边开了家武馆亲自授课。每周四上午的“亲子课”总能看到他手把手教孩子们扎马步,仿佛在弥补错过的父亲角色。前妻王玉苓则带着分得的资产周游世界,抖音账号最新动态是在冰岛看极光。
曾有记者追问是否后悔离婚,这位昔日的“亚洲史泰龙”望着武馆墙上的全家福旧照:“我们这代人习惯把苦往肚里咽,却忘了身边人也会疼。”从京剧舞台到香港片场,从婚姻围城到孤独转身,于荣光终于明白:真正的硬汉,不是能挨多少拳脚,而是敢直面生活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