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最成功的香港导演,如今却委身拍网剧,陈可辛到底遭遇了啥?

盼烟谈娱乐 2025-03-29 09:43:18

在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陈可辛的名字与《甜蜜蜜》《中国合伙人》等经典作品紧密相连。他曾是“北上导演”中最成功的代表,将香港电影的人文内核与内地市场的时代脉搏完美融合。

但这位捧出过10位影帝影后、横扫三地电影节大奖的“得奖圣手”,如今却转身扎进网剧赛道,甚至将筹备多年的电影项目改为流媒体剧集。从叱咤影坛的“北上一哥”到拥抱流媒体的“网剧导演”,陈可辛的转型背后,藏着华语电影人二十年来的挣扎与突围。

1962年出生于香港电影世家的陈可辛,从4岁起就跟着编剧父亲陈铜民混迹邵氏片场。12岁因父亲事业受挫举家迁居泰国,他却执着地在每个假期飞回香港,见证《英雄本色》《倩女幽魂》如何点燃亚洲影坛。

1983年,还是洛杉矶大学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他,趁着假期给吴宇森当泰语翻译,片场灯光亮起的瞬间,他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这个本该接手五星级酒店的年轻人,决定留在香港追逐电影梦。

1991年,29岁的陈可辛与曾志伟创立UFO电影公司,在周星驰无厘头喜剧和成龙功夫片统治的市场里,他剑走偏锋拍起文艺爱情片。《双城故事》让喜剧演员曾志伟首夺金像影帝,《甜蜜蜜》更以9项大奖刷新金像奖历史。

当所有人以为他会坚守文艺片阵地时,他却突然闯进内地市场——2005年的《如果·爱》用歌舞片外壳包裹残酷爱情,助周迅登顶金像奖;2013年的《中国合伙人》精准踩中时代情绪,甚至让香港导演破天荒拿下金鸡奖。

陈可辛的“精明”在业内闻名,拍《投名状》时,他让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三大巨星同台飙戏,尽管票房未达预期,却横扫金像金马最佳导演;拍《亲爱的》瞄准打拐社会议题,用张译、黄渤的演技撬动全民泪点;《夺冠》顶着压力呈现女排三代人的挣扎,最终删改11版才得以公映。

但这份游走于艺术与商业的平衡术,在2019年遭遇重击——聚焦李娜传奇人生的电影拍竣四年仍无法上映,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58岁的陈可辛宣布成立泛亚洲制片公司,将电影《酱园弄杀夫案》改为8集网剧时,舆论哗然。有人嘲讽“电影咖沦落拍网剧”,却忽视他早在《十月围城》就尝试监制跨地域制作,更没看懂他的野心:借助奈飞、迪士尼等全球流媒体,既能规避传统审核机制,又能用4小时篇幅深度刻画民国奇案。

从汤唯凭韩国电影《分手的决心》横扫影坛,到台湾剧集《人选之人》引发社会讨论,陈可辛显然嗅到了华语创作者的新出路——在流媒体战场,讲中文的故事可以直接对话世界。

这位总是率先嗅到风向的导演,其转型恰是华语影视困局的缩影:当电影银幕越来越难容下复杂叙事,当创作自由需要“曲线救国”,或许流媒体时代的陈可辛,正在为后来者探路。他不再是传统意义的“电影导演”,但谁又能断言,这不是另一种破茧重生?

0 阅读:210

盼烟谈娱乐

简介:速递明星动态,解析圈内热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