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开学季来了。这段时间,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都发布了各种文件,对新学期的教育工作做出安排部署,其中北京市教委出台了新规,对义务教育学校的课间安排做出了整体统筹优化。
日前,北京市教委发布《优化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在校课间时间指导意见》,通知明确提到: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将对课间安排做出整体统筹优化,原则上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提供更加从容的课间时间,引导师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走进阳光,享受更加健康活力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根据此前北京市教委的规定,义务教育学校的课间分为小课间和大课间,其中小课间为10分钟、大课间30分。此次调整,小课间增加的时间主要是从大课间里优化调整出来,把原先大课间的时间均匀分给每一个小课间。
优化调整后,小学阶段上午到校、下午放学和午休午餐时间保持不变;初中阶段除下午放学时间稍延后5分钟外,上午到校时间、午餐午休时间整体上保持不变。
总体上,优化调整课间时间对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安排不造成影响,学生整体的上课时间也没有减少,这样的优化调整可谓相当亲民。
而随着课间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孩子们就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在课间上厕所,跟同学交流,提高社交能力,并且走出教室,到户外晒晒太阳,到操场舒展筋骨,呼吸新鲜空气,缓解上课的疲乏。这样的安排,无疑更有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孩子们自然也是举双手支持欢迎。
由于安全防护设施和人手有限,为了避免学生在课间因为磕碰发生意外事故,对学校和老师造成不必要的压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课间10分钟沦为摆设,很多学校都要求学生课间不得下楼、不得大声说话、跑掉,甚至最好不要走出教室,被抓到还会扣分。
“课间圈养”的结果,不仅导致孩子们的身体素质下降,心理也日趋脆弱,甚至还催生了“厕所社交”。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今年春节的“两会”期间,不少委员、代表都上交提案,呼吁恢复课间10分钟,甚至延长课间时间。
北京市委此举,无疑具有示范作用,可以促使其他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出台措施,将课间时间还给学生,甚至优化调整课间时间。但要让孩子们能够真正享受欢乐自由的课间,下面两个问题必须得到妥善的解决。
首先,中小学之所以限制学生课间活动,最主要的原因是担心有学生在课间发生了意外事故,学校和老师为此而担责。可大家都知道,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意外事故发生,更何况是小孩,玩耍时容易没轻没重且行动难以预测,学校哪怕再重视也不能完全杜绝。这个时候,主管部门如何界定事故的性质,如果当事家长来闹时,又如何秉持公道为学校和老师做主,而不是为了息事宁人而迁就家长,让学校和老师赔偿并背上处罚呢?如果不解决学校和老师的这个后顾之忧,是很难做到放心将课间还给学生的。
其次,老师拖堂,也是导致中小学生无法享受课间的主要原因之一。表面上,那些拖堂的老师是为了学生好,把知识点讲得更透,实际上反映了他们教学能力不足,以及学校对老师拖堂行为的默许。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让他们的课堂更加高效,同时还要加强对学校的监督和管理,严禁老师拖堂的情况。
总的来说,把课间时间还给学生已经是全民共识了,但如何才能让学校将课间时间还给学生,并处理好围绕课间所产生的纠纷和矛盾,是主管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哪怕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把课间时间还给学生规定,学校在执行时也会大打折扣。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