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蒙卦》:用知识武装自己,用学习改变命运

儒释古道 2024-07-03 15:40:24

《蒙卦》里有句话,“蒙”的意思就是开蒙启智,这段话简直说透了“蒙”的真谛。还记得《蒙卦》初六那句“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吗?这段话深刻说明了启蒙的作用。而在《蒙卦》上九的“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里,更是指出了启蒙教育要早早实施,未雨绸缪。

讲到这里,不得不提培根那句“知识就是力量”,他老人家还说了,“如何应用这些学问乃是学问以外的、学问以上的一种智慧。”这话多有道理啊!有了知识,不代表就有了相应的能力,应用知识和知识之间还得有个转化过程,这就叫学以致用。

来看看深圳、台湾这些全球重要的电子工业制造基地吧,高级技工的身价一天比一天高,硕士、博士的薪水都快被赶超了。老观念里,深圳这种靠高科技起家的城市,本本学历是起码的敲门砖。但如今,光有学历没有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经验,那还真不如一个八级工的钳子和焊枪。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根据实际体验熟悉世故的人,和那些只从书本上获取知识、不谙世事的人相比,不但有根本上的差异,而且前者更优秀。那些不谙世事的学者,就像透过三棱镜看光线的牛顿,用颜色来分类人类。可经验丰富的染匠知道,颜色有明度、有彩度,虽看似一种颜色,其实是由各种颜色混合而成的。事实上,世上没有只用一种颜色构成的人,大家或多或少都混合了其他颜色。

不仅如此,就像丝在光线下变幻颜色那样,人也会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变换不同的“颜色”。这些,只要是略谙世事的人都能理解。但那些脱离社会、独自关在研究室里的学者就不知道了。因为这些事不是光用头脑就能明白的。

于是,这些学究尽管想将所学付诸实践,却发现两者无法协调。例如,没学过游泳的人,即使看了很多讲解游泳的书,了解游泳的原理和要点,也无法学会游泳!必须下水亲自试才能学会。这类人和那些用眼睛看、耳朵听、熟知世事的人截然不同。后一类人不仅知道“赞美”的威力,还懂得在何时、何处、如何使用这种武器最好,他们懂得对症下药。他们很少直接赞美,总是用委婉的、比喻或暗示的手法。

年轻人步入社会,应该把学到的知识和见闻归纳起来,再加上自己的判断,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行为模式、礼仪礼节。接下来,就是了解人情世故,多加磨炼。多看看社会学方面的书,把书上所写和现实生活比较。如果不亲身体验、仔细观察,无法活用辛苦得来的知识,甚至会误入歧途。生活是一部大课本,有志向的年轻人要善于读这本“无字书”,体悟成败之理。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是人要有较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利用知识处理各种事情。丰富的阅历是成大事者不可缺少的资本,特别是年轻人,阅历较少,就要注重书本知识和生活、社会中的知识积累。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学习获取知识诚然重要,但实践获真知也不可少。如果有很多知识但不知如何应用,那知识就是死的知识。

鲁迅说:“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倘只看书,就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那趣味其实是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死的知识对人无益,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可能有害。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学习知识时,不但要成为知识的仓库,还要成为知识的熔炉,把所学知识消化、吸收。

通过阅读“有字之书”,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避免走岔道、走弯路;通过读“无字之书”,了解现实,认识世界,从“创造历史”的人那里学到书本中没有的知识。要读好“无字之书”,就必须脚踏实地,有深入调查及求实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但可以纠正“有字之书”中的错误,掌握真正的知识,还能学到新的知识。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通过实地考察,纠正了李勃的说法,肯定了郦道元的观点。亚里斯多德认为物体降落速度依其轻重而定,这个理论被年仅25岁的伽利略通过试验推翻了。

读好“无字之书”,必须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红楼梦》第二回中,黛玉初到贾府,“唯恐被人耻笑”,便“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因此观察到贾府很多不同之处。读“有字之书”要进正规大学,而读“无字之书”则要进“社会大学”。正规大学是一片湖泊,“社会大学”是大海,永无毕业之时。

善读书,而不惟书,把“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都读透,才是获取更多精神财富、成就大事的准则。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