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谔的华为

科技数不简单 2024-08-31 08:22:34

华为最近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财报,再次震惊了整个科技界。销售收入高达4175亿元,同比增长34.3%,净利润率更是达到13.2%。这些数字无疑令人眼前一亮,甚至可以说,在当前全球经济波动的背景下,华为依然能够交出如此亮眼的成绩单,实属不易。

然而,任何辉煌的背后,总有不为人知的隐忧。

在这份令人艳羡的财报背后,华为实际上正处在一个巨大的战略困境中。表面上,华为像一个无所不能的科技巨头,既能直面终端消费者,推出高端智能手机,又能深耕产业链后端,提供核心技术和产品。然而,这种“双面人生”却暗藏着巨大的冲突——华为在前端和后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之间,陷入了“人格分裂”的尴尬局面。

华为到底是要继续在前端市场与苹果、三星等巨头一争高下,还是应该聚焦于后端,成为像英伟达那样的行业支柱?这是一个华为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科技巨头的“二律背反”,为何双线作战注定走不通?

在科技行业,巨头们的成功往往依赖于清晰的战略定位,特别是在前端和后端之间的选择上。苹果与英伟达正是两个典型的案例,它们代表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也诠释了“二律背反”的必然性。

苹果的成功堪称前端市场的典范。它从硬件到软件,再到服务,几乎无所不包,打造了一个封闭且高度整合的生态系统。通过控制每一个细节,苹果确保了用户体验的一致性和优越性。iPhone的芯片、iOS系统,乃至于AppStore的服务,无一不经过苹果的精心打磨。结果是,苹果在终端市场上构建了一道坚固的“护城河”,将竞争对手拒之门外。这种高度整合的模式,让苹果成为终端市场的无冕之王。

然而,苹果的成功也有其代价。为了维持其封闭生态的优势,苹果不可能将其核心技术,如A系列芯片或iOS系统,开放给其他厂商。这样做虽然巩固了它的市场地位,但也注定了它必须在前端独立作战,无法从后端业务中获益。这种战略的排他性,让苹果只能选择在前端市场一条路走到黑。

与苹果的前端策略不同,英伟达则选择了另一条路径——后端的专注。作为全球领先的GPU供应商,英伟达通过不断推动图形处理器技术的创新,成为了AI和数据中心市场的核心供应商。它不需要自己去卖终端产品,而是通过与谷歌云、亚马逊AWS等巨头合作,向全世界的科技公司提供核心计算能力。

这种专注使得英伟达能够将所有资源投入到GPU的研发和优化上,构筑起了极高的技术壁垒。正是这种专注,使得英伟达在后端市场上取得了无可比拟的优势,甚至被认为是未来AI时代的基石之一。

但英伟达的成功,也意味着它必须小心避开与客户的直接竞争。为了确保自己的技术能够被广泛采纳,英伟达从不涉足终端产品市场。与苹果不同,它选择了彻底的后端定位,并通过专注的策略,在自己的领域里独占鳌头。

苹果和英伟达的成功,恰恰证明了一个道理:科技巨头必须在前端和后端之间做出选择。这不仅是战略定位的问题,更是客户信任和市场拓展的基础。

当你选择了前端,就意味着你要与终端用户直接互动,并且通过控制每一个细节来打败竞争对手。反之,当你选择了后端,你就必须放弃前端市场,避免与客户产生直接的竞争。这种选择,不仅仅关乎市场的布局,更关系到你在整个产业链中的角色和位置。如果企图在前端和后端都占据一席之地,最终可能会导致两头不讨好,甚至丧失核心竞争力。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三星与特斯拉的纠结。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三星曾试图通过同时掌控前端的终端产品和后端的核心零部件供应,来实现双线作战。三星不仅自己生产智能手机,还供应其他手机厂商关键组件,如显示屏和存储芯片。然而,这种策略在长期实践中暴露出明显的问题。

当三星同时在前端市场与其他手机厂商竞争时,它的后端客户难免感到不安。与一个可能在终端市场上直接对抗的供应商合作,显然让人心生戒备。最终,这种双重角色导致了三星在某些市场上的竞争力削弱,特别是在与苹果和中国厂商的竞争中,三星的前后端角色冲突暴露无遗,导致了产业链布局的反噬。

一旦中国厂商能在存储、屏幕上作出可替代的产品,小米、OPPO、华为、VIVO,会有很大的动力来避免对三星的依赖,因为在终端市场上他们是直接对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任何一个手机厂商,都不会长期容忍自己的核心零部件来自于自己的竞争对手的。

再来看看特斯拉的例子。

特斯拉作为电动车领域的领军企业,同样遭遇了双线作战的困境。特斯拉不仅试图控制电动车的整车制造,还试图自研电池和自动驾驶芯片。这种“全包式”策略在初期为特斯拉带来了不少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也逐渐显现。

首先是研发压力。自研电池和芯片需要巨大的投入,而这又与整车制造的资源分配产生冲突。其次,与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关系也因此变得紧张。特斯拉的策略让供应商感觉到竞争压力,合作的信任度下降,反而削弱了特斯拉在供应链中的影响力。

通过三星和特斯拉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双线作战的风险在于内部资源的分散与外部市场的冲突。当一个企业试图同时掌控前端和后端时,它不仅需要在技术上做到完美无缺,还要在市场上赢得各方的信任和合作。

这种要求近乎苛刻,因此鲜有公司能够成功。更多时候,双线作战只会导致两面作战的压力。

华为的纠结,手机与汽车业务上的截然不同选择

对于华为来说,这个问题尤为紧迫。它不仅面临前后端角色冲突的挑战,还要面对国际市场的复杂局势。

不管是华为主动的战略选择,还是客观环境导致的无奈之举。华为目前的确存在这样的一个“角色”冲突,具体表现就是,在不同的业务上,华为扮演了截然不同的角色。

消费电子业务:华为为何选择苹果模式,背后的利弊如何?

华为在消费电子业务上选择了一条充满野心的道路,那就是复制苹果的全产业链控制模式。表面上看,这一策略让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占据了更有利的位置,但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在手机业务上,华为坚定地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从麒麟芯片到HarmonyOS操作系统,再到全栈硬件设计,华为试图通过控制每一个关键环节来打造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这一战略的初衷很明确:华为希望通过掌控核心技术,摆脱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尤其是在面临国际市场封锁和技术制裁的情况下,确保自身的技术独立性和持续创新能力。

华为的这一策略确实带来了显著的优势。首先,华为通过掌控核心技术,成功塑造了一个独立的品牌形象,尤其是在高端市场中,华为的产品不再仅仅依赖于外部供应商,而是能够提供独特的用户体验。这种独特性,类似于苹果的高溢价策略,不仅提高了产品竞争力,也增强了用户忠诚度。

然而,这条看似光明的道路,却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华为选择了封闭的技术生态,这就意味着它的芯片和操作系统不可能向其他竞争对手,如小米、VIVO、OPPO、三星等厂商开放。毕竟,没有哪个厂商愿意使用一个潜在对手的核心技术,尤其是在终端市场上。

华为鸿蒙系统很厉害,现在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更是直追苹果的IOS。但是,这也到头了。鸿蒙不可能达到安卓这样的市场占有率,因为小米、Vivo、Oppo不会选择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此外,华为的生态系统还面临着巨大压力。与苹果成熟的生态相比,华为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生态显得相对稚嫩。由于缺乏广泛的市场应用和第三方开发者的支持,华为的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的吸引力受到限制。这不仅影响了用户体验,也可能成为华为在国际市场拓展中的一大障碍。

汽车业务:从造车梦到核心供应商,华为为何选择“后退一步”?

在汽车业务上,华为的策略与手机业务形成了鲜明对比。最初,华为在这一领域雄心勃勃,甚至传出过造车的消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华为逐渐意识到自己在这一领域的局限,最终选择退居幕后,专注于核心技术供应。

华为最初尝试通过与多家汽车厂商合作,进军整车制造领域,意图在智能汽车市场分一杯羹。然而,整车制造的复杂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让华为逐渐意识到,这条道路远比想象中艰难。造车不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还要面对供应链、制造工艺和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的挑战,这些都超出了华为的传统优势领域。

最终,华为做出了一个战略性选择:放弃造车梦,转而定位为智能汽车领域的核心技术供应商。这一策略包括提供汽车芯片、智能驾驶系统、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而不是直接参与整车的制造与销售。

这种转变背后的逻辑非常清晰:华为深知,如果继续推进造车业务,势必会与当前合作的汽车厂商形成直接竞争,这不仅会瓦解现有的市场合作关系,还可能削弱华为在智能汽车核心技术上的市场地位。

因此,华为选择了后退一步,集中精力在自己擅长的技术领域,避免与整车厂商的利益冲突。这种“后退”实际上是为了最大化技术优势,同时确保与合作伙伴的良好关系。

GPU与云,你选一个吧

其实,消费电子和汽车业务,华为算是已经做出了选择,角色定位基本比较稳定了。接下来,就是拿到该拿到的,放弃该放弃的。对于华为而言,这两项业务截然不同的角色定位,是有点分裂,但该业务自身算是“自洽”了。

然而,有一项业务,将华为的纠结体现的淋漓尽致,而且业务自身都还没能自洽。那就是GPU和云业务。

在全球科技版图中,英伟达的崛起是一个经典范例。它靠着专注于GPU技术,避开了与大客户的正面冲突,成为AI领域的王者。

英伟达从不尝试跨越这条“楚河汉界”,它深知,一旦染指前端市场,将面临来自客户的强烈反弹。正是这种战略上的专注,使英伟达坐稳了AI市场的头把交椅,市值一路飙升至万亿美元。

华为的处境则要复杂得多。它既想通过昇腾芯片在AI计算领域挑战英伟达,又不愿放弃在云计算市场的野心。然而,问题在于,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华为云的直接竞争对手,正是那些本应是昇腾芯片大客户的云计算巨头——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

这种角色的双重性,让华为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尴尬境地。一方面,华为需要通过昇腾芯片来在中国市场击败英伟达,另一方面却又在云计算市场与自己的潜在客户展开激烈竞争。这种自我冲突,不仅让华为难以获得云计算厂商的信任,也限制了昇腾芯片的市场渗透率。换句话说,华为在试图同时打赢两场战争。

我们不妨大胆一点,假设华为在这其中二选一。那我觉得,选择GPU业务,比云业务,无论是对华为还是整个市场而言,都更好一些。

如果华为选择像英伟达一样,专注于昇腾芯片业务,前景将是极其光明的。市场分析预测,2024年华为昇腾芯片的营收可能突破千亿人民币,而且增速很快。而反观华为云,虽然已经冲到中国市场第二了,但这是发展很多年的结果,而且目前营收都没破亿。

从另一个维度看,其实GPU是比云更“性感”的业务。专注GPU的英伟达市值已经直逼3万亿美元了,整个亚马逊的市值才1.8万亿美元。如果单论AWS的价值,应该在1万亿美元左右。从这个角度看,发展GPU也比云计算更有“钱途”。

如果能够集中资源和技术优势,昇腾芯片完全有可能成为全球AI计算市场的重要玩家。即使在全球市场不能挑战英伟达,但做成一个中国市场的“小英伟达”,是可能的。

此外,从整个中国市场的需求来看,我们不缺一个云厂商,而是缺一个国产版的英伟达。

当前的中国云计算市场,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格局。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以及华为云,四大巨头瓜分了主要市场份额。尽管竞争激烈,但这块蛋糕并没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而在高端芯片领域,中国却严重依赖进口,特别是在GPU和AI芯片方面,国内市场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替代英伟达的本土供应商。

对于中国科技行业而言,更重要的不是再多一家云服务提供商,而是一个能够在高端计算领域拥有自主权的GPU供应商。华为的昇腾芯片,显然有潜力承担这一重任,成为中国的“国产英伟达”。

以上分析的这些问题,只是我们的一些观察和思考。华为当然是中国科技产业的一面旗帜,而且华为重回增长轨道,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但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的,我们在看到希望的同时,也要关注潜在的风险。

希望华为能早日解决这些“左右手”互搏的问题,跟整个中国科技产业链形成更紧密的协同关系,得到更多友商的支持。与其相互厮杀,其实我们更希望看到,他们各自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华为跟小米、比亚迪、阿里云、腾讯云等厂商协同配合,不仅在能在国内市场构建一个强大的产业链,还能在全球市场上紧密配合,真正跟英伟达、谷歌、微软、AWS、特斯拉等厂商比划比划。

《念奴娇·华为》

天光初晓,看岔路前程,烟波浩渺。

一片迷云锁心路,几许荣光难料。

智能星河,云端宝殿,谁解其中奥?

前端虽盛,背后暗藏多少?

曾踏风雷九州,纵横捭阖,名扬四海。

今朝行至,天命两分,何去何在?

前端虽耀,后端坚固,未见成败。

忍抛光华梦,独守沉稳,与君长在?

前路彷徨,心头重重,华为几番抉择。

智能映月,芯片藏星,两端争辉难得。

一念之间,千钧重担,选择中兴衰荣。

叹风流处,终究难逃天命。

风起云涌前路险,独立天涯,心自坚。

前端后端何须辨?

长谋远虑,得失间。

但将初心守,山河万里,只待他年笑看。

0 阅读:0

科技数不简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