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这副对联来自杭州祭祀花神的庙宇,形似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同样是叠字取胜,却比李清照的这句温暖而深刻。
当花神莅临的时候,人间红妆绿意美不胜收。可是花神又匆匆离去,去若春梦了无痕,带走了人间的美景,令我们怅然若失。
好在,我们仍然可以满怀期待,因为秋风、冬雨、春寒过后,花神会再一次莅临人间,携着春风,为漫山遍野铺满锦绣。

【二】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副对联来自济南大明湖沧浪亭,作者是清代的刘凤诰。刘凤诰对济南及大明湖的美丽赞不绝口,溢美之词充斥在字里联间。
恰如北宋词人柳永眼中的杭州:“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皆是繁荣盛世当中的风和日丽、岁月静好。
倚靠在沧浪亭中远眺,但见湖光山色目不暇接。湖中,有不计其数的荷花点缀;岸边,有数不过来的杨柳扶风。
半亭清风花与柳,十里山色映湖中。济南城被群山环绕,连绵的山色又倒映在湖中,仿佛整座城都掩映在大明湖中,随着湖波若隐若现、闪闪发光。

【三】
树和暖煦轻笼牖,花与香风并入帘。
这副对联悬挂在故宫御花园东南的“绛雪轩”中,作者是它昔日的主人——爱新觉罗·弘历。
据说,绛雪轩殿前曾种有五株古海棠。当海棠花飘落时,红色的花瓣犹如落雪点点飘下,十分美观。因此,这处殿宇被叫做“绛雪轩”。“绛”本身有赤色、红色之意。
“牖”,指窗户。和风习习,暖阳参差,斑驳的树影落在窗户上,静谧而祥和。应该是一个宝帘闲挂、画屏流彩的午后,房间里的人注意到室内光影的变幻,不觉间沉醉在春和景明的视觉享受中。
这时,忽如一阵香风来,透过帘子,漫延到整个房间。霎那间,所有的感官都沐浴在香风中。此刻,若拿起一本书,或端起一杯茶,就是一幅慢生活的悠闲画卷。

【四】
花初经雨红犹浅,树欲成荫绿渐稠。
这副对联来自“绛雪轩”的内室,同样是爱新觉罗·弘历的诗句。
宋代的宋祁写过一句:“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脂透。”这里的海棠早已经历过多次春雨的洗礼,因为每经过一次春雨,它都要红艳上几分。
但初次被雨淋湿后,一定是浅浅的红色。细节观察得非常到位,说明爱新觉罗·弘历是一个细节控,能够捕捉到海棠花的每一个瞬间。
“树欲成荫绿渐稠”也非常好理解。树是一点一点变绿的,从小块的绿蔓延为大片的绿,从浅淡的绿过渡到浓烈的绿。可见不只是花,作者对自然界植物的变化也丝毫不曾错过。

这四副对联都非名家手笔,却恰到好处地描绘了山水花柳、楼阁帘栊的经典瞬间,柔风细语中带给我们一份舒适的感官体验。虽然是默默无闻的四副景点对联,但是只要你看到过,就一定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