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珠海航展的读者都会记得,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早在2018年,就曾首次展出过LW-30战术激光武器系统,这是国内最早公开亮相的激光武器系统之一。本次珠海航展,航天科工集团带来了新一代战术激光武器系统LW-60,命名规则与LW-30一脉相承。武器型号中的30变成了60,表明其核心性能数据——激光最大发射功率从30千瓦变成60千瓦,功率翻倍,性能也有了大幅的飞跃。
LW-60激光武器系统
根据展板介绍,LW-60激光武器系统主要用于要地、军营和行军防空,可对无人机进行硬毁伤,对光电设备干扰/致盲。LW-60具有的优点有:
1,打击精度高、响应速度快、使用成本低、弹药不限量、软硬灵活杀伤。LW-60对无人机类目标的硬杀伤距离远界为不小于6千米,对光电设备致盲.干扰距离不小于10千米。
2,实战性能优、产品高可靠。机动能力强、防御范围广、操作自动化。其单目标硬杀伤照射时间为5~10秒。
LW-60属于近程精确拦截武器,可对光电制导设备、无人机、航模等进行打击和杀伤,具有机动性强,杀伤精度高,低附带损伤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低空防空武器。它每次射击成本低,对陆地,空中和海洋都有效。这种基于卡车的系统目前可以通过高达30千瓦的能量射线摧毁距离最远25千米的目标。将来进一步提高发射功率,还能打击拦截巡航导弹、炮弹等目标。
LW-60激光武器系统发射和瞄准系统特写
从外形来看,LW-60战术激光武器系统采用6×6轮式装甲车底盘装载,与LW-30在参数上似乎没有什么不一样,但此6×5非彼6×6,笔者一站到LW-60发射车的旁边,就感到个头比LW-30大一圈,同样是采用类似防空导弹武器的装甲发射车,LW-60的车长比LW-30长不少,使得第一对轮与后两对轮之间的轴距大大拉开。由于激光发射装置则位于厢体顶部,厢体内集成有庞大的激光器装置和电源,这表明为了将发射功率提高一倍,确实需要提高整个激光系统的尺寸,但从另一个侧面也表明,航天科工集团的科研人员在技术领域的进步.
因为为了提高功率(也是从30千瓦到60千瓦),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把车载战术激光武器载车平台从6×6换成8×8的HEMTT陆军重型战术卡车,而航天科工集团的LW-60比LW-30功率大一倍,仅仅是将原有6×6装甲发射车底盘拉长,并没有增加一个轴,由此可见航天科工集团在激光器小型化技术领域的功力之深厚。从技术角度讲,LW-60激光武器系统的载车平台,在载荷能力和空间尺寸上肯定小于洛马公司陆军战术激光武器的HEMTT陆军重型战术卡车8×8底盘。在激光器领域,同样的发射功率,谁把激光器和电源系统做的更小,谁的技术水平显然更为领先。
侧面看,LW-60的6×6装甲底盘相比LW-30是明显有所拉长的
据估计,两种战术激光武器预计应该都是采用光纤激光器,对于速度较慢的无人机而言,60千瓦级别的这种战术激光武器的功率应该已经足够大了,需要对目标比如无人机定向照射烧蚀数秒钟时间就能将其击落或破坏。但如果要进一步提升武器性能,让它能够拦截破坏类似巡航导弹、炮弹一类的更高速目标,还必须进一步提升功率,至少得达到100千瓦的发射功率才能做到。我们期待中国的激光器技术研究人员们再接再厉,在激光武器这一先进前沿技术领域,争取压倒最主要的竞争对手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