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一块银元能买多少东西?不说你都不一定知道,让人意外

万物知识局 2024-10-16 08:54:22

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中国近代史上,民国时期是一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时代,而银元作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流通货币,不仅承载了经济的流转,更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今天我们将就来讨论讨论那时候的一枚银元,究竟有着多大的“威力”。

银元,其实也叫做“银圆”,银元这种东西最开始源于西方,是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

大约在明万历年间,资本主义开始在中国萌芽,银元开始流入中国,到了清朝乾隆五十八年,清政府首次在西藏铸行“乾隆宝藏”银币。

从这之后的道光年间台湾福建等地也曾仿制银元,不过被叫做“银饼”,光绪十六年,清廷开始正式铸造银元“光绪元宝”,各省纷纷效仿。

正儿八经地把银元流行起来,那还是在民国时期,随着西方银本位制的引入,民国政府着手改革货币体系,力求统一和简化流通货币。

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了《国币条例》,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并铸造了袁世凯头像的银元,标志着银元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的新阶段,这种银元的面值以“圆”计,被民间称为“大洋”。

说到“一块大洋”,这种术语我们好像常常在电视剧里面听到过,在谍战片里面,人物动辄就是“几块大洋”的支出,那么,一块大洋在民国时期究竟能买到那些东西呢?

就不说别的,用我们最熟悉也最不能缺少的大米作为参照物,据人民政协网记载,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上海市场的米价每斤2.2分钱,一块银元可以购买约44斤大米。

一块,和44斤摆在一起,那么这个现实就很清晰可见了,虽然后面大米价格有所上涨,但是在 1926年至1936年期间,一块大洋依旧能买到16斤大米。

再举个例子,肉,在现代社会肉是家家户户餐桌上少不了的佳肴,但是在一百年前,肉可绝对算得上奢侈品中的奢侈品。

在1911年至1920年间,上海地区一块大洋就可以买8斤猪肉,按照今天的物价,八斤猪肉怎么也要买个一百来块钱吧,更不用说,那时候的猪肉比今天的猪肉稀罕多了。

随着时间推移,猪肉价格也有所上涨,但在1920年至1925年期间,一块大洋还是可以购买到7斤猪肉,只是在后面的十年,金融市场出现大的波动,一块大洋能购买的猪肉量减少到4到5斤。

尽管如此,一块大洋所能购买的猪肉数量在当时仍然是相当可观的,除了大米和猪肉外,一块大洋能够购买到的其他食品,如白糖、植物油、食盐等,都可以换来相当大的分量。

在1920年至1925年期间,白糖每斤1角钱,植物油每斤1角5分钱,食盐每斤2到3分钱,如此换算一下就能够知道,一块大洋能买来多少袋。

可能有人会疑问,也许只是民国时期的物价真的很低呢,是这么简单吗?那我们来看看民国的非生存资料消费的情况吧。

民国时期的大城市如上海、北平等地,一块大洋可以在上海可以请两客精致的西菜套餐;请来一顿丰盛的“涮羊肉”。

是不是很直观,今天我们也吃西餐,也吃涮羊肉,回想一下,这些东西吃下来,一顿是不是也得花个三四百。

除了吃喝,还有玩乐呢,例如,要逛公园的话,一块银元可以买20张门票;要看一部电影的的话,一块银元可以买10张入场券。

吃喝玩乐满足了,还想充盈一下精神世界的话,成本似乎也不高,一份报纸零售3分,一块银元可以订阅整月的报纸,一部鲁迅写的《呐喊》售价7角,一块银元可以买一本比较厚的书,或者两本比较薄的书。

不仅如此,我们来看看当时那些文人的生活,比如我们熟悉的迅哥儿,我们先来看看他老人家的工作情况,鲁迅在中华民国教育部任职初期,月薪为60块大洋。

60块大洋,听起来也不多,不过后来经过数次加薪后,鲁迅的月薪稳定在360块大洋的水平,一下子翻了六倍。

期间可能由于民国政府财政紧缩,经常拖欠工资,这样算来,鲁迅每个月拿到手的也有至少200大洋,200大洋,甚至可以买一千多斤的肉了。

这还没完呢,迅哥儿除了除了教育部的工资外,他还搞副业呀 ,比如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高校兼职授课,这些额外的职务为他带来了稳定的课时费。

还有小说、杂文等作品频繁发表在各大报刊杂志上, 参与了多个重要文学刊物的编辑工作,这些工作都进一步增加了他的经济收入。

这么算下来,他一个月怎么也有五六百大洋了,所以,对于鲁迅来说,在京城买上个两套房子,养活一大家子就简直不是问题。

不仅是鲁迅,所有的文人收入都很不错,当初陆小曼每月的开销足足有600银元之多,而徐志摩为了负担起这么大的支出,同时兼任着三所大学的教授,也竟然能维持的了。

这样看来,民国的生活还不错的吗,挣得多,花的少,岂不美哉?可事实哪有想象的那么美好,所谓的风花雪月、酒足饭饱,那都只存在于少部分人身上,没错,就是上述的这些高知、高官们。

一个月几百大洋,听起来轻轻松松,可是你们知道民国的老百姓一个月有多少钱可以拿吗?

以警察和教师为例,警察的收入在民国时期被认为是比较低的,一个普通警察的月薪可能有2块钱左右,而小学教师的月薪则普遍较高,一般可达三四十块左右,这还是稍微有点社会地位的。

再看看普通工人,在纺织业,工人的日工资大约在0.45至0.72元之间,算下来一个月就是十多块,这么看,至少要比警察好一点,不过,老百姓赚了钱还要被军阀各种剥削割韭菜,日子也不可能好过到哪去。

百姓的工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就难以维持一个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许多工人不得不依靠长时间的工作和低廉的工资来维持生计,那时候可没有八小时工作制,一天劳动每个十四小时根本很难下场。

同时,由于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稳定,老百姓的工资水平也经常受到波动和不确定性的影响,所以,在文人笔下风花雪月的民国,对于老百姓来说处处是饥寒交迫的风险与动荡。

不过,从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情况来看,也能知道那个时候一块银元的购买力是真的强,钱也是真的值钱。

为啥银元的购买力这么强呢?一方面,战乱和动荡使得纸币等货币形式频繁贬值,民众对纸币的信心下降。

从纸币的视角来看,民国时期物价上涨的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粮食、衣物等商品的价格在短短几年间上涨了数万倍甚至数十万倍,人们的购买力急剧下降,生活变得异常艰难。

货为了应对通货膨胀,政府不得不不断增大纸币的面额,结果造成的情况就是,这些措施不仅并没有解决通货膨胀的根本问题,反而加剧了纸币的贬值。

在民国时期后期,甚至出现了面额高达数百万、数千万的纸币,对于老百姓来说,纸币完全不可信了。

相比之下,银元以其稳定的购买力成为了民众心中的“定海神针,银元作为民国时期的主要货币单位,其实际购买力随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始终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商业活动的增多,银元作为流通货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当然,和我们今天民众喜欢屯黄金这一举动来看,中国人民对“保值”是吸烟刻肺的,银元不仅是经济的载体,更是历史的见证,说不定后来就成了古董级别的存在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以民国初年的“袁大头”为例,这款银元正面刻有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袁世凯的侧面肖像,背面则是嘉禾图和“壹圆”字样,到了今天,要是能搞来一枚真的“袁大头”,那也能小赚一笔了。

除了“袁大头”还有其他的银元货币,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流通的“孙中山开国纪念银元”,国民政府为了提振民族士气和凝聚民心发行的一套银元,放在今天的收藏界一定价值不菲。

虽然如今银元已经退出了流通领域,但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却历久弥新,对于钱币收藏家而言,一块保存完好的民国银元所带来的稀缺性和历史纪念意义,它的市场价格可能会远远超过它在民国时期的实际购买力。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了解银元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更能让我们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历史厚重感。

参考资料:

人民政协网——过去一块银元究竟能买到什么东西 鲁迅是真土豪呀 2016-03-029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