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都位置不仅会影响国家运势,更会影响以后的国家发展。
那么新中国的选址到底是如何定下来的呢?
国家选址“你说我们未来的首都该定在何处啊?”毛主席侧着身子抽着旱烟问道。
早在5分钟之前,王稼祥推开毛主席的办公室,然后向毛主席示意自己要进屋。
沉浸在工作之中的毛主席,这才看见王稼祥的到来,连忙让他坐到火炉旁。
并亲切地拿起自己兜里的烟递给王稼祥,让其用自己的烟头点燃。
然后就开始询问王稼祥关于国家选举定都的事情。
“从历史上看,历朝历代的首都不是在西安就是在洛阳,或者是北平,又或者是南京,那么我们国家未来的首都应该定在哪儿?”毛主席亲切地询问。
“就选在北平。”稍作思考一番的王稼祥非常坚定的言语说道。
毛主席听后点了点头,示意王稼祥继续说下去。
“北平距离苏联和内蒙都比较接近,方便统领全国,同时也没有战争干扰。”
“南京的位置太靠东南,不利于中央管辖;西安的位置有些偏西,从地理位置来讲,并不是一个定国的好地方。”
国家首都的选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期间需要考虑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位置以及人文等多个方面。
此时,新中国正在成立之初,国家选举决策显得尤为重要,毕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毛泽东之所以选择王稼祥询问这样一个艰难的问题,也从侧方面突出他对王稼祥的信任。
而王稼祥也确实给出了一个最好的答案,南京和西安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相比之下与北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南京自从古代开始就是历史悠久的都城,地理位置非常险要,但是靠近东南沿海。
当时的国际形势并不安稳,如果定都在这里可能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反观西安,虽然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也曾经是十三朝历史古都。
但是位置相对于整个国家版图来说位置太靠西,与国家中心距离相对较远。
如果将国家地址选在这,可能不利于国家的整体发展与中央等地关联尚浅,未来工作可能不方便。
多方考虑之下王稼祥认为将新中国的选址定在北平是最正确的。
经过和党内人士共同思考和商讨决定后,大家一致决定将中国的首都定在北平。
在众人决定迁都的前一天晚上,毛主席和西柏坡的所有警务人员都没有睡好觉。
毛主席看着大家正在忙碌,他也默默地收起自己的全部书籍和相关文件。
然后拿着一把凳子坐在院子里,这一坐就从黑天坐到了天亮。
他看着太阳从远方升起,心里有不舍,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但是同时心中也充满着担忧。
正在一旁的王稼祥看出了毛主席的心情,于是在旁边安慰毛主席。
“我们一定是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新中国首都建在北平之后,新中国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我信你,更加信任中国共产党。”毛主席点点头,起身并收起旱烟。
毛主席为何如此信任王稼祥,他们两个人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多年挚友毛主席和王稼祥不仅仅是多年志同道合的好友。
从某种关系来讲,他们更像是亲兄弟一般,他们之间的革命友谊早就已经超越过了亲情。
王稼祥同样出生在农村家庭,从小就非常勤奋好学。
在接受了马克思理论主义培养后,便立志要将所学到的理论应用在中国革命当中。
而在苦苦寻求革命道路期间遇到了毛泽东,他的想法与毛泽东思想产生了深刻共鸣。
毛泽东作为中国的革命领袖,他的思想和战争策略在中国革命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思想一开始并不被世人所看好,甚至在战争初期有一些人反对毛泽东思想,但是王稼祥却始终支持毛泽东思想。
并开始加入毛泽东思想的队伍中,在他真正接触到毛泽东思想和战略之后。
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碰撞,于是逐渐在政治和军事观念上倾向于毛泽东。
在王稼祥不断演讲和解说之下,有很多人也开始加入毛泽东思想。
虽然在战争期间毛泽东因为坚持正确的革命道路而受到其他人的排挤。
但是在这期间王稼祥毅然决然地选择站在毛泽东这一边。
与他在长征的艰苦征程中互相扶持交换思想,并且为中国革命的未来共同出谋划策。
在关键的革命时刻,王稼祥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例如遵义会议。
他就曾多次发言为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辩护,并且对军队提出战略性的相关建议。
“王稼祥是最早支持我的,如果遵义会议上没有他,长征恐怕难以进行。”
这是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后经常对大家说的一句话,他明白王稼祥一直支持着自己。
当时的国家如果没有毛泽东这样有实际经验的中国革命家来领导,恐怕中国难以取得胜利,新中国也难以顺利解放。
随着革命的进行,两个人奔赴在不同的战场为各自所负责的革命事业而努力奋斗。
有的时候几年也不能见到一面,但是两个人之间的深厚革命情谊却一直存在。
这种深厚的友谊使得王稼祥,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坚定地选择毛泽东。
而毛主席在面对一些决策困难的时候也会虚心向王稼祥请教。
革命就是需要共同领导和共同协作,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毛泽东和王稼祥都是我国杰出的领导人物。
在很多问题中,他们始终保持着一样的步伐,向着革命胜利的道路顺利推进。
两个人之间深厚的革命情谊早就已经超越了亲情和友情,这是一种关系更为密切的革命关系。
中国红色革命的传奇人物和事件还有很多,他们的行事和作风值得我们新一代年轻人去学习。